第十二届花卉博览会

2010/11/27 8:48:27

  闽南的初冬,是个充满魅力的季节。它既有秋的端庄成熟,又有冬的内敛豁达,为明年的春天蓄积着力量。为期五天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就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在闽南漳州粲然绽放。本届展会紧紧围绕“花开两岸,合作双赢”的主题,紧紧围绕打造成中国南方最大农业展会的目标,更加突出“两岸合作、南方特色、大农业概念、现代农业”四大特色,规格更高,规模更大,内涵更广,效果更实,有力推动了两岸农业和经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漳州乃至福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大展出:精彩纷呈的现代农业大观园

  农博会、花博会是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示的大舞台。从农特产品到各色花卉,从农业“五新”到产业化龙头企业展示,展馆内两岸农业合作成果精品荟萃、令人目不暇接,俨然一个精彩纷呈的现代农业大观园。

  本届博览会更加突出大农业概念,设3万平方米的室内展馆和2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区,共展示一万多种涉农产品,参展品种之多、数量之多,为历届之最。据初步统计,参展企业达1206家,除福建省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外,还有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并邀请港、澳地区和国内外相关企业参展。

  本届博览会着力创新办展形式,突出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农业“五新”和花卉笋竹、果蔬、水产、食用菌、畜禽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品牌农业、对台农业等,专业化水平更高。与此同时,注重提升参展产品的档次和科技含量,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知名科研院所和研究型高校,展示最新和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

  博览会着力凸显办会实效,邀请了1217家国内外采购团、大商家、大卖场前来洽谈订货。据初步统计,整个博览会期间展会现场销售额超5000万元,达成订货协议金额超过25亿元。展会还积极引导项目对接,全市共有737个项目奠基、剪彩,总投资731.3亿元,其中上亿元项目达160个。博览会首日还举行了项目现场签约仪式,30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参加省级签约仪式,总投资达19亿元;另有30个项目参加市级签约,其中合同项目25个,总投资4.63亿美元,注册外资1.5亿美元。

  大合作:两岸农业走向深度对接与融合

  今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闽视察,首站即到漳州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看望台商,并作出重要指示:“两岸农业合作有很多优势,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好。我们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农博会、花博会的主要特色就在于“两岸合作”和“现代农业”。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办好农博会 花博会,促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另一方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于今年9月中旬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向正常化、制度化方向又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更加有利于发挥农博会 花博会这一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平台的功能,推动两岸全方位、深层次的贸易合作。

  在这样的特殊背景和历史机遇下,本届博览会着力突出对台农业,做精做靓台湾农产品展区,邀请台湾涉农企业和相关团体参展,展示台湾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台湾首屈一指的农学院中兴大学、开发了百余种盐类生机产品的台盐公司等,都首次来漳参展。展会还在台湾展区显要位置设立了“ECFA主题展区”,展示展销ECFA早期收获清单中的农产品。同时,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展区,邀请各地台湾农民创业园组织企业参展,全面展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推动两岸农业向深度对接。

  首届海峡两岸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展览会是本届农博会 花博会的突出亮点之一。展会共设7000多平方米的展厅,云集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厂商110多家农机企业,其中台湾企业17家。展览会展示的农机具涵盖大陆和台湾地区丘陵山区使用的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农业装备机械等11大类中小型农业机械,近400种产品,有力促进了两岸农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本网记者 黄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