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繁殖特性

2010/11/25 10:02:51

芦荟的繁殖特性

芦荟在通常情况下不是靠种子繁殖的,它的延续多是利用其本身的芽来实现的,从目前原产和引种的芦荟看,它的芽体有顶芽、吸芽、块茎芽三种类型。

1.顶芽

顶芽着生在地上茎的顶部,是植株地上部生长发育的重要芽体,芦荟地上部的生长主要取决于顶芽的活跃程度。库拉索芦荟顶芽叶原基的分化发育往往大于顶芽的轴向生长,所以在生长期,营养和水分的重心以及植物新陈代谢活跃区都集中在叶的分化和生长,结果叶大、肉质丰富而茎短缩;低龄叶期,整个生长点由叶鞘紧密包裹,几乎看不到茎;广西小叶中国芦荟其营养和代谢具有分散性,一边长茎,一边长叶,一边长芽,往往生育期不到半年,地上茎就显著生长,块茎芽大量发生,接着就倒伏。

芦荟的顶芽与其他植物一样,都有顶端优势,对下部芽的发育有抑制作用,甚至对地下芽的萌发也有抑制作用。不过芦荟顶端的优势强弱也因品种而异,库拉索芦荟的顶端优势强,一般就没有吸芽发生,也没有分枝芽萌发,地下芽的发育迟,要在2~3年后才大量发生;木立芦荟顶端优势较弱,分枝芽多,可以基部或茎上形成多分枝“树形”故名木立;元江芦荟虽然长势旺,但也常有吸芽发生。生产上为了加速繁殖,常对成熟植株地上部进行顶芽刈割或对生长点穿刺,促进下部芽萌发。

2.吸芽

吸芽着生在地上部的叶腋中,由腋芽发育而成。除一些具有木质秆特性的种类外,多数品种的腋芽都对光敏感而成为潜伏芽,多年不萌发,一旦埋入土中,则很容易萌发成块茎芽。生长点受到抑制后,腋芽受到来自体内的刺激也会萌发吸芽。木立芦荟的吸芽容易萌发,具多分枝的特点;中国芦荟的腋芽在遮阳条件下也易萌发。生产上对库拉索芦荟培土,就可以刺激原地上茎的腋芽萌发。所以通过人为处理后,芦荟的腋芽也是可以利用于繁殖的。

3.块茎芽

块茎芽是在地下茎发生的芽,数量多,普遍发生,是芦荟自身繁殖更新的最重要的芽,也是芦荟常规种苗的主要来源。按其发生部位来分,又有地表芽和地下芽之分。木立芦荟和广西小叶中国芦荟的地表芽非常丰富,使植株看上去有分枝丛生的特征。地下芽分生部位较低,在块茎深部发生,发育较缓慢,受母株抑制程度深,数量偏少。如库拉索芦荟基本上都是自深层的地下茎长芽繁殖的,而且要在2~3年后才能大量分生地下芽,是我国目前栽培中繁殖系数最低的品种,栽培上要注意及时培土,才能促其快速发生地下芽。

4.茎

芦荟的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都具茎的基本组织结构。地上茎着生有叶片和各类芽体,而且还分布有许多根原组织。种植上培土或繁殖上扦插,把地上茎埋入土中,在土壤环境的刺激下,15天左右就可以长出根,渐渐演变成地下茎。在遮阳和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有些倒伏的地上茎也很容易形成根下扎入土,如广西小叶中国芦荟。

茎对芦荟自身繁殖的作用也非常大,除发生吸芽、顶芽、块茎芽外,无论是地下茎还是地上茎,都有丰富的潜伏芽,在适宜条件的刺激下,都能萌发成芽,是目前快速育苗和组织培养育苗中不可忽略的繁殖材料。生产上刈割地上茎或生长点,可促进潜伏芽萌发,组织培养上也成功地利用茎移穗繁殖试管苗。

5.根

芦荟的根属于纤维状的须根,细长,有分枝,有吸收养分的根毛,这种根适宜疏松肥沃的土壤,土壤板结粘重,会显著抑制根系的发生和生长。

芦荟定植后,地下茎与地上茎茎部都会长出须根,伸入土中,随着植株长大和地上茎伸长并培土,根点相继萌发,形成良好的根系,逐步具有完善的吸收、合成和运转功能,从而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对自身繁殖影响很大。

块茎芽、吸芽和顶芽都能长根,块茎芽发根最快,吸芽发根稍慢,顶芽发根最慢。利用常顶芽的茎移扦插繁殖,其根系分布较浅,但横向生长快,伸展幅度大;用块茎芽繁殖的根系生长较深,但伸展幅度小。这种差异随植株长大就逐渐消失了。

6.叶

芦荟的叶片密生于地上茎,多呈莲座状,其大小、长短与品种有关。叶是药用芦荟的主要收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