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篦齿苏铁-云南苏铁-云南苏铁-苏铁

2010/12/23 11:20:01


银杏
(白果树、公孙树)
Ginkgo biloba .
植物学特性:
落叶大乔木,高达40厘米,干直径达3m以上;树冠广卵形,青壮年期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深纵裂。主枝斜出,近轮生,枝有长枝、短枝之分。一种子9~10月成熟。浙江天目山有野生银杏,沈阳以南、广州以北各地均有栽培,而以江南一带较多。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之分。作食品的栽品种很多,一般有佛手银杏、马铃银杏、梅核银杏三种。阳性树,喜适当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深厚砂质壤土,以中性或微酸性土最适宜;不耐积水之地,较耐旱,但在过于干燥处及多石山坡或低湿之地生长不良。耐寒性颇强,能适应高温多雨气候。对风土之适应性很强,在华北、华中、华东及西南海拔1000m以下(云南地区约1500~2000m)地区均生长良好。为深根性树种,寿命极长,可达千年以上。银杏发育较慢。
观赏及价值:
银杏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寿命既长,又少病虫害,最适宜作庭荫树、行道树或独赏树。此种近千年的古木是中国的国宝,应特别注意保护。银杏材质坚密细致、富弹性,易加工,边材心材的区分不明显,不易反翘或开裂,纹理直,有光泽,是供作家具、雕刻、绘图板、建筑、室内装修用的优良木材。种子可供食用,含有丰富营养,但亦因含有氢氰酸不可多食,以免中毒。种仁又可入药,有止咳化痰、补肺、通经、利尿之效;捣烂涂于手脚上有治皮肤皴裂之效。外种皮及叶有毒,有杀虫之效;花有蜜,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繁殖与栽培:
可用播种、杄插、分蘖各嫁接等法繁殖,但以用播种及嫁接法最多。实生繁殖法的种子以采用80~90年生的母树最好;分蘖繁殖法可提早结实,约经10年左右即可开花结实,而且成活率极高。为了提高结实和繁殖优良品种,可行嫁接。一般均用枝接法,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接、切接、短枝嵌接及劈接等。银杏的杄插,一般认为较难成活。银杏的病虫害很少,但在南方夏季高温干旱的年份,当年生苗的茎基部易受灼伤从而病菌侵入,在雨后易发生腐烂病。防治的方法是在夏季设荫棚。

 

篦齿苏铁
Cycas pectimata Griff.
植物学特性:
干茎粗大,高可达3m,叶长大,可达1.5~2.2m,羽片厚革质,长达成15~25cm,宽0.6~0.8cm,边缘平,两面光亮无毛,叶脉两面隆起,且叶表叶脉中央有1凹槽;羽片基部下延;叶柄短,有疏刺。产于尼泊尔、印度;我国云南、四川、广州有栽。

 

云南苏铁
Cycas siamensis Miq.
植物学特性:
植株较矮小,干茎粗大。羽片薄革质而较宽,宽1.5~2.2cm,边缘平,基部不下延。产于我国广西、云南;缅甸、越南、泰国也有分布。

华南苏铁
(刺叶苏铁)
Cycas rumohii Miq.
植物学特性:
高4~15cm,分枝或不分枝。叶丛呈较直上生长状,羽状叶长1~2m;羽片宽条形,长15~38cm,宽0.5~1.5cm,叶缘扁平或微反卷,叶上部之羽片渐短,近顶端处者长仅数毫米,叶柄有刺。春夏开花,大孢子叶边缘细裂而短如刺齿。种子卵形或近球形。产印尼、澳大利亚北部、马来西亚至非洲马达加斯加等地;广州、南京、上海有盆栽。

 

苏铁
(凤尾蕉、凤尾松、避火蕉、铁树)
Cycas revolute Thunb.
植物学特性:
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茎高达5m。叶羽状,长达0.5~2.4米,厚革质而坚硬,羽片条形,长达18cm,边缘显著反卷;种子10月成熟,熟时红色;原产中国南部,在福建、台湾、广东各省均有。日本、印尼及菲律宾亦有分布。喜暖热湿润气候,不耐寒,在温度低于0℃时即易受害。生长速度缓慢,寿命可达200余年。俗传“铁树60年开一次花”,实则十余年以上的植株在南方每年均可开花。
观赏及价值:
苏铁体型优美,有反映热带风光的观赏效果,常布置于花坛的中心或盆栽布置于大型会场内供装饰用。苏铁可入药,据传其叶煎水可治咳嗽;种子微有毒,亦可入药,有通经止咳、疗痢之效,又可食;茎内淀粉可以加工食作(称“西米”)。
繁殖与栽培:
可用播种、分蘖、埋插等法繁殖。播种法为在秋末采种贮藏,于春季稀疏点播。在高温处颇易发芽。培养2~3年后可行移殖。分蘖法为自根际割下小蘖芽培养。埋插法为将苏铁茎干切厚约10~15cm的厚片,埋于砂壤中,待四周发生新芽,即另行分栽。用此法时就注意勿浇大水,否则易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