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的栽培技术要点
一园址选择
无公害桃园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不受污染源影响的地块,其空气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桃树适应性强,在南方、北方、平地、山地、坡地、河滩地都可以栽植。但桃树是喜光、耐旱、怕涝、速生、丰产果树。土壤应选择通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或黄绵土等建园,ph值的适宜范围为6~8.2。
二栽植
桃树的株行距由栽培习惯、管理水平和树形来定。自然开心形树的株行距一般为3~4米,每亩地55棵,栽植的桃树品种有的需要配置授粉树,可按10%~20%的比例,将授粉树栽植在主栽品种的行内;整地挖穴时必须按行向、行距定线、定点设计,作到行向一致,株行距大小相同。
挖穴时将表土、底土分开堆放。填土时先将表土和农家肥混匀。栽时先放水,再填土,之后放入树苗,深度以原苗圃中起苗时土边为宜,不可过深或过浅,填平后铺地膜,最后进行定干50cm高。
三 肥水管理
桃树对肥料较敏感,生长期对氮肥吸收率较高,常引起枝条徒长、加重生理落果,所以最好使用中性肥料或一种化肥少量多施为宜。施肥量以不刺激幼树徒长为宜,最好是氮肥在萌芽前适量施用,后期结合钾、磷肥施入;早熟品种可适当少施氮,而且大部分宜在基肥或早春施用;加工品种结果量大需要氮肥较多;直立品种易上强下弱,需要少施氮肥;衰弱树及弱树适宜多施氮。
于开花前、果实硬核前、果实第二次生长高峰时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氮、磷、钾配合施用,结合喷药根外追肥。8~9月份施基肥。采果后株施有机肥25kg,花前花后每株追施尿素1kg,硬核期追施尿素0.5kg、草木灰1kg,可以参考一下。
桃树花前不灌水或巧灌小水,这有利于提高春季地温。桃果硬核期适当灌水;初着色期到成熟期树盘灌水;落叶前后10月份灌一次封冻水,其他可适旱情和结合追肥进行。
四 花果管理
1疏花疏果
目的是为了保花保果,保住当年产量,提高当年产量,提高果实品质;为保枝保树,稳定树体结构,保证连年丰产,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疏花时间从花蕾露红开始,直到盛花期为止。疏掉小蕾、小花、留大蕾、大花,疏掉后开的花,留下先开的花疏掉畸形花丛蕾、丛花。疏果时间在幼果直径长到1cm时进行。疏掉三果双果留单果,疏掉小果、圆形果、病虫果,留大果、长形果、好果。各种枝的留果量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确定。
2 果实套袋
结合疏果,随定果随套袋,直到幼果硬核期(即生理落果后)进行结束。中晚熟品种套袋,极早熟品种和早熟品种不套袋。购置果袋时要根据果个大小,购买不同的型号,可选择山东青岛佳田纸业有限公司产品。把影响套袋的叶子全部摘除,不要把叶子套入袋内;套袋前全园打一次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并做好疏花疏果工作。解袋可在成熟前7~10天进行,双层袋先解外层袋在去内层袋,单层袋将袋撕成条状,上色均匀后去掉。
五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种类有桃穿孔病、桃缩叶病、桃褐腐病、桃炭疽病、桃树腐烂病、桃树流胶病、蚜虫类、桃蛀螟、桃红颈天牛、介壳类等
主要防治方法:萌芽前喷5石硫合剂防治穿孔病/炭疽病红蜘蛛等病虫害。安装并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害虫成虫;开花前喷菊脂类农药一次;花期喷2~3%的硫酸锌防治小叶病;新稍速长期,用0.2%龙胆紫药水刮粗皮后涂抹;雨季喷施杀虫杀菌剂,防治病虫蔓延;;
六 整形修剪
1夏季修剪 春季萌芽后,当新稍长到5~15cm时,采用疏除措施,调整新稍密度,部位和方向均衡树势。对生长势较强枝采用连续摘心技术;修剪方法以疏枝和长放为主;修剪时结合施用多效唑与水肥管理控制其长势。
2冬季修剪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桃树冬剪宜早不宜晚。应从桃树落叶开始,到12月底结束为宜。早剪可提高桃树的抗寒性。
一般采用开心形。幼树修剪主要任务是培养树形结果后要维持树体结构。修剪时采用短截、疏枝、长放相结合的修剪措施。有空间地方可采用短截,占满空间,更新枝或留预备枝时也用短截;调节枝条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时采用疏枝方法;缓和树体长势时采用长放技术,培养大型结果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