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柏木(Cup TeSSUS thengiana S. Y.Hu)是柏科柏木届的一种,俗称香柏、油 柏、术香树。1964年由美籍华人胡秀英从干 香柏(C、duelouxiana Hieke1)中分出 而建立的新种, 因其系岷江河谷特有的树种 而命名 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
常绿乔术,高达30~4Om ,胸径可达 2m; 树冠尖塔形,老树常呈不规则的球 形。1--3年生枝条颤色由黄绿色逐渐变为红 褐色或紫褐色,被有鳞叶.斜向开展,不排成 平面,亦不下垂,无蜡粉;幼苗具二型叶, 在l一2年生时全为刺叶,长4—6m m,基部 无关节,轮生。3—4年生茁开始出现鳞叶,5年生苗刺叶一般脱落 鳞叶斜方形,长约 1 mm,交叉对生,排成四列,无蜡粉,叶背 拱圆, 中部有腺点。球果近球形或长球形, 成熟时红褐色或揭色, 径1—2(2.5)cm ,种鳞盾形, 多皱, 中央具有短尖突起,顶端 一对常呈不规则的扁四边形, , 其余各对为 五边形。种子多数, 扁圆形或倒卵状圆形, 长3~5mm, 宽3~ 4m m, 两侧有窄翅, 宽约1m
根系发达,1年生幼苗主根长可达苗高五倍以上。大树的根系能深入岩缝中, 固定功能很强, 能在悬崖峭壁上生长 在成、过熟期,小枝先端常呈簇状,下部 枝条多弯曲或呈平展状,其上方着生由不定 芽形成的簇状短枝 树皮呈片状纵向剥落, 常在树干基部形成数列横向褶皱。树干常有 类似瘸状物, 因雨铪名又称疙瘩柏(南坪)、 坨坨柏(理县)。
结实年龄最早为l3年,2O年以后大量结 实。茂汶县前锋乡水西村有棵千年以上大树,仍连年结实。壮龄期球果直径多为2cm或稍大,进入老年期果径为1cm。球果着生小枝顶端, 当年授粉,次年9-11月成熟。种子千粒重4—5克,每公斤约有20—25万粒。
能扦插繁殖,采伐后可由伐桩上的不定芽萌蘖形成次生林。
材质良好, 结构细密, 纹理通直而清晰,质地坚硬,具有芳香味,心材褐色,不翘不裂,是上等建筑及器具用材。
尚未发现有严重的病虫害。有部份幼树 在六、七月份枝尖枯黄,长5一6 Cm。一些幼树有少量蚧类害虫, 并引起幼枝及二、三 年生枝叶呈煤粉状。
作者:白昆声 吴中北 梅炯杰 李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