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榆树 >> 详情显示

榆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0/12/26 17:29:11

榆蓝叶甲   学名 Pyrrhalta aenescens Fairmaire 鞘翅目,叶甲科。  别名 榆绿叶甲、榆兰金花虫。  分布 河南省各地均有发生。  寄主 榆树。成虫、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把叶片啃光,提早落叶,影响当年木材生长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mm左右,宽4mm,长椭圆形,体黄褐色,鞘翅兰绿色,有金属光泽。头小,头顶有一钝三角形黑纹,前胸背板宽度为其长度的1 倍,中央有1 倒葫芦形黑纹,两侧凹陷部外方各有1 椭圆形黑纹。小盾片黑色,基部宽阔,后端稍圆,鞘翅宽于前胸背板,后半部稍膨大。两翅鞘各有明显的隆起两条。腿节较粗。雄虫腹面末端中央呈半圆形凹入;雌虫腹面末端中央呈马蹄形凹入。幼虫:老龄幼虫体长11~14mm,虫体长形微扁平,深黄色,中、后胸及腹部第1~8节背面漆黑色。头部、胸足以及胸部所有的毛瘤均呈漆黑色。头部较小,表面疏生白色长毛。前胸背板近中央有1 个近四方形的黑斑。中、后胸背面各分前后两小节,每节背面有4个毛瘤,两侧各有2个毛瘤,腹部背面1~8节也分两小节,前小节有4个毛瘤,后小节有6个毛瘤,两侧各有3个毛瘤。臀板深黄色,上面疏生刚毛。  生物学特性 在河南省 1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屋檐、墙缝、土内、砖石缝、杂草间等处越冬。越冬成虫在翌年5月中旬开始出现,相继交配、产卵,卵期5~8天。于5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发生期可延长到8月下旬。7月上旬出现第l代成虫,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9月上旬为羽化末期。成虫取食时,一般在叶背剥食叶肉,残留表皮,以后常造成穿孔。经补充营养后,于7月中旬开始产卵,8月中旬产卵结束。卵产于叶背,成块,每块1~38粒不等。每只雌虫产卵平均800~900粒。完成1个世代的时间约40多天。第2代 (越冬代)幼虫7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期22~30天。8月中旬开始下树化蛹,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发生期,早期羽化的成虫于9月下旬,风和日暖的中午群飞寻找场所越冬。越冬成虫死亡率很高,所以第1代危害不严重。在有些地区,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上树危害,至4月中旬交尾产卵,4月下旬孵化 为第1代幼虫。蛹期10~15天。于6月中旬,成虫在树上交尾产卵, 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到7月中旬羽化为第2代成虫,8月开始蛰伏,准备进入越冬期。  防治措施 1、人工捕杀 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杀灭。成虫群飞寻找越冬场所时,网捕处死。 2、冬季结合修剪 收集枯枝落叶,深翻土地,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源。 3、药剂防治 发生严重时,在卵孵化盛期喷2000一3000倍的20%速灭杀丁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8000倍液,或20%菊杀乳油,或1000倍的90%敌百虫等。或于幼虫危害期,在树干的两侧交错位置上,各轻轻刮去死表皮l5cm长l段成半圆环,涂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或喷洒80%敌敌畏1000一15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一1500倍液,对幼虫和成虫都很有效。或早春及解除夏眠前及时喷、涂毒环阻杀上树成虫。方法:2.5%敌杀死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剂1份加柴油25份,在干基10~15cm以上涂宽10~15cm宽毒环。 4、幼虫和蛹期,可喷洒白僵菌毒杀。 5、保护、利用天敌 如卵期的赤眼蜂、跳小蜂,幼虫期的寄生蝇,成虫期的蟾蜍、鸟以及蜀蝽等。   榆毒蛾   学名 Ivela ochropoda Eversmann 鳞翅目,毒蛾科。  别名 榆黄足毒蛾。  分布 河南省各地均有发生。  寄主 榆。  形态特征:成虫 全身素白色。触角黑色,栉齿状,前足腿节端半部、胫节和附节鲜黄色,中足和后足胫节端半部和附节鲜黄色。幼虫体长30mm左右,淡黄色,背线黄色,腹部各节具毛瘤,1~2腹节毛瘤最大,呈黑色,其余均为白色,但毛瘤基部为黑色。翻缩腺黑褐色。腹部8~9节背面红橙色。幼虫 老熟后体长30mm左右。体灰黄色。背线黑色,亚背线黄色;亚背线及气门线间各节具白色毛瘤,毛瘤基部黑色,以腹部第1、2节及第7~8节上更为显著。气门线灰黄色,气门下线灰黑色。腹部第6、7节背面中央各有1个黑褐色翻缩腺。虫体毛束灰褐色。腹足灰褐色,外侧有褐色斑。蛹体长15mm左右,淡绿色,复眼红褐色,腹部背面有的黑褐色毛束1对,体表有淡色稀疏长毛。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越冬。来年4~5月间,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6月中旬化蛹,7月初羽化。成虫有趋光性,产卵于枝条或叶片背面,卵相连成串。幼虫孵化后,啃食叶肉,残留叶脉,形成孔洞。3龄以后的幼虫,由边缘蚕食成缺刻或把整个叶片吃光。老熟幼虫在叶背或灌木杂草上吐少量丝连缀化蛹。9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这代幼虫危害至10月底,然后,潜伏于树皮缝内过冬。  防治措施 1、结合抚育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的幼虫。 2、喷施生物制剂,应用每g或每ml含孢子100×108以上的青虫菌制剂500~1000倍液。 3、喷施化学药剂,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8000倍液,或25%灭幼脲Ⅲ号1000倍液喷雾。 4、在树干较高、虫口密度较大时,可用触杀性强的药物,如毒笔、合成除虫 菊酯等涂刷树干,还可束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处死。   榆叶蜂   学名 Arge captiva Smith 膜翅目,三节叶蜂科。  分布 开封、尉氏、息县等县市。  寄主 榆树。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9~12mm,翅展17~25mm。雄虫略小。体蓝黑色,有光泽。头部黑色,触角黑色,3节。雌虫触角端部一节膨大,呈棍棒状,光滑无细毛。雄虫触角端部一节略膨大,着生细短毛。胸部橙黄色,前后翅膜质透明,翅脉黑色。腹部黑蓝色。雌蜂腹末具有纵形锯状产卵器。幼虫黄绿色,头部黑褐色。具胸足3对,腹足7对。腹部各节具有3排横列的褐色肉瘤,腹部2~8节两侧近基部各有1个大的褐色肉瘤。生物学特性雄 河南省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丝质茧发育为预蛹过冬。翌年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有上旬开始羽化,产卵。6月下旬幼虫孵化后,危害至8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  成虫每天多在6~8时羽化。羽化后成虫飞翔能力弱,从早晨至傍晚不停地相互追逐交尾。雌蜂一生只交尾1次,交尾后即在榆树中、下部较嫩的叶片上产卵。产卵时成虫用胸足紧抱叶片,腹部紧贴叶缘,随即用产卵器从叶缘缺刻的顶部,在叶的上、下表皮之间锯开一裂缝,产卵于其中。每产1粒卵,略向前移动,再产卵。每片叶的边缘大部分依次产完,再选择一片叶继续产卵,1个叶片上少至几十粒,产卵处叶片逐渐膨大。每头雌蜂一生产卵35~60粒。成虫有假死性。成虫寿命6~8天。卵经7~9天孵化为幼虫。初孵化幼虫取食嫩叶,虫龄增大后,老、嫩叶皆取食,昼夜危害,先下部危害,后转至中、上部危害,其中以早晨和傍晚危害最烈。一般苗圃和幼龄林发生较重,短短几天可把叶子食光,似火烧状。幼虫具假死性,受惊扰蜷身落地。一生脱皮4次,历期15~17天。第一代老熟幼虫,爬至林地土缝或枯枝落叶层下1~2cm深处,吐丝粘结土粒作茧化蛹,约经6~7天羽化为成虫。越冬代幼虫钻入土缝5~6cm深处,吐丝结茧进入越冬期。  防治措施 1、结合林木抚育,冬季翻耕,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基数。或于秋季榆树开始落叶时,随时扫除落叶并处理,消灭茧内幼虫。 2、在林木护养管理中,及时剪除产卵的枝梢和初龄幼虫群集危害的枝叶。 3、幼虫发生期喷施每ml含孢量100×108以上的苏云金杆菌制剂(青虫菌、灭蛾灵等)400倍液。 4、幼虫发生盛期,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 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5、大树或难于防治的树可于4月下旬至7月中旬,用高压注射器在周围根上或树干基部注射40%氧化乐果乳油。每孔用药1~2ml。打孔数:一般干径15cm以下的树打2孔,干径每增加7~12cm增打1孔。打孔位置要分布均匀,并尽量对着树冠上的大主枝。打孔深度,因树大小不同,一般3cm左右。往里注药时,使药液缓慢进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