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沟眶象虫害防治
2010/12/26 17:29:26
臭椿沟眶象属鞘翅目、象甲科,学名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Olivier),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均有分布,是专门危害臭椿、千头椿的一种蛀干害虫。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3.5-18mm,胸部背面,前翅基部及端部首1/3处密被白色鳞片,并杂有红黄色鳞片,前翅基部外侧特别向外突出,中部花纹似龟纹,鞘翅上刻点粗
(2)幼虫和蛹:乳白色,圆形,体长30mm
发生规律
沟眶象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在根部或树干周围2至20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冬。以幼虫越冬的,次年5月化蛹,7月为羽化盛期;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的,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为第一次成虫盛发期,7月底至8月中旬为第二次盛发期。成虫有假死性,产卵前取食嫩梢、叶片补充营养,为害1个月左右,便开始产卵,卵期8天左右。初孵化幼虫先咬食皮层,稍长大后即钻入木质部为害,老熟后在坑道内化蛹,蛹期12天左右。
防治方法
严格检疫 不栽植带虫苗木,一旦发现受害严重即将枯死的苗木要及时伐除焚烧,避免蔓延。
人工捕捉 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清晨在被害树干上敲打,震落成虫,人工捕捉。此方法对于降低初孵幼虫的虫口密度,减轻危害很有效。
在幼虫危害期,用铁丝等工具从排粪口或树皮发黄且用手一按松软的部位钩出幼虫杀死。
化学防治 幼龄幼虫期,在树木周围须根最多处埋施呋喃丹颗粒剂,埋后及时覆土浇水以利吸收。
在幼虫孵化初期,利用幼龄虫咬食皮层的特性,在被害处涂煤油、溴氢菊酯混合液(煤油和2.5%溴氢菊酯各1份)。
在幼虫危害初期,可浇灌10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或1000倍50%辛硫磷乳油,以浇透根部为宜。在幼虫危害期,从排出新粪的虫孔用高压注射器往里注射5至10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10%吡虫啉,并用湿泥将排粪口封死。也可采用打孔注射以上两种药物法进行防治,注射完毕用塑料薄膜包裹树干。成虫期可喷洒绿色威雷250倍防治,每隔20天喷一次。
成虫盛发期,在距树干基部30厘米处缠绕塑料布,使其上边呈伞形下垂,塑料布上涂黄油,阻止成虫上树取食和产卵为害。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成虫及假死性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虫害危害臭椿树干形成的孔洞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