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爱花轶事

2010/12/15 20:08:40

梁实秋,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在台湾文坛上被誉为继胡适、林
语堂之后的又一位文学大师。梁实秋雅趣甚多,爱花就是其中之一。
梁实秋爱花有其家庭渊源。他的祖、父辈都喜爱养花,梁家在北京的旧
居内务部街20号院内,除了有天棚、鱼池、假山等景物,最吸引人的就是
数十种花团锦簇,四季不辍的花卉:丁香、菊花、月季、腊梅、芍药、牡丹、
紫荆、石榴、兰花、玫瑰、荷花等。果实秋的父亲对花卉很有研究,每种花
卉他都能如数家珍般讲解一通,高兴时还会当场吟诵几首古人的赞花诗以助
兴。家庭的熏陶给少年时代的梁实秋以很深的影响,从此终生喜爱上花。
1930年春,梁实秋到青岛大学执教。这个美丽的滨海城市,“夏天的凉
风习习,秋季的天高气爽,都是令人喜爱,而春季的百花齐放,更是美不胜
收。”春暖花开之际,梁实秋携夫人双双到风景名胜地踏青
赏花。青岛第一公园内“那一大片娇艳欲滴的西府海棠”,和上清宫那“高
与檐齐”天生丽质的山野牡丹,更使梁实秋夫妇迷恋,盘桓终日流连忘返。
四年之后,梁实秋回到北平。因梁实秋夫妇在青岛时最喜海棠,梁夫人
特地到隆福寺街花店选购了4株西府海棠种在院内,又买了4株紫丁香种在
西院梁实秋的书房与卧室之间。西府海棠“翌年即繁花如簇,如火如数,春
光满院,生气盎然。”而紫丁香长得更好,花开时“香气
四溢,招得蜂蝶攘攘不休。”置身于鸟语花香的氛围之中,梁实秋的心中就
别提有多高兴了。
当时,梁实秋的书斋中还摆放了一盆小巧玲珑,幽雅宜人的文竹。这盆
文竹曾伴随梁实秋父亲三十多年,后移到梁实秋的书斋,他格外喜爱。平素
浇水施肥,移盆、修剪枝叶、翻换肥土都是他亲自动手。这盆文竹,“在凭
几写作之时,为我增加情趣不少。”。抗战爆发后,梁实秋到
了重庆,那盆文竹因乏人照料,枯萎而亡。40多年后,梁实秋对那盆叶嫩枝,
而不失其挺然高举之致的”的文竹记忆犹新,而对于连文竹这样的花草都不
能幸免于战争而“心中至今戚戚。”
1966年夏,梁实秋从台湾省立师范大学退休后,有了更多的闲暇。他和
夫人在宅院内搭起一个8尺见方的竹棚,养了几十盆洋兰和素心、兰,院内
还栽种了含笑、夹竹桃、茉莉、玫瑰等花卉。写作译著之余,梁实秋最喜欢
到花丛中散步赏花。朋友们知他夫妇俩爱花,不时给他送来一些珍贵花种,
特别是那些从大陆故土辗转而来的花种更使梁实秋惊喜万分,视为瑰宝。在
他晚年时,每当他漫步于家中的小花园,看到来自故乡北京的月季,菊花时,
常抚花沉思,久久不忍离去,在梁实秋的心中,又涌起那浓浓的乡思,深情
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