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的病虫害防治

2010/12/15 20:08:40

君子兰的病虫害防治
病害;疫腐病叶斑病白绢病细菌性软腐病烂根病
虫害:
疫腐病
[症  状]
 在连续高湿条件下,叶片和花产生水渍状褐色大片腐烂,病部覆盖有不易查觉的白霉层;干燥时病部呈灰褐色。花梗和叶柄也连带受害。
[发病条件]
 当空气湿度高,气温又在20℃左右时,最有利于发病。冬季温室保暖保湿以及春季随着气温的增高,不断浇水发病重。
[病  原]
 由疫霉菌Phytophthorasp.侵染所致。
[防治方法]
 施行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逆性。
 晴天浇水,温室浇水后适时放风排湿。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以下施药方法可供选择:常用喷雾药剂有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温室、大棚栽培时,可试用烟雾剂。
叶斑病
[症  状]
 叶上初为褪绿黄斑,扩大后呈大型不规则形,边缘褐色稍隆起,中央灰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颗粒状物。
[病  原]
 为茎点属真菌Macrophomsp.。
[传染途径]
 病菌存活于寄生植物病叶上,多从伤口侵染危害。植株生长衰弱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及时剪除病叶部分。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白绢病
[症  状]
 近地面根茎呈现水渍状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叶片很易拉离,病部生有明显白色菌丝层和油菜籽状的菌核,植株萎蔫枯死。
[发病条件]
 带菌土壤栽植的植株,在高温多雨潮湿的夏季易发生。在温室湿热的条件下可提早发病。
[病  原]
 SclerotiumrolfsiiSacc.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目,小核菌属,齐整小核。菌丝白色,有绢丝状光泽,在基物上呈羽毛辐射状扩展,有隔膜,菌核球形、椭圆形,直径0.5-1.0毫米,大的3毫米,平滑有光泽,初白色,后变棕褐色。
[传染途径]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存活。菌核直接产生菌丝沿土隙裂缝蔓延为害。
  防治方法可参考“菊花白绢病“
细菌性软腐病
[症  状]
 为害叶、茎。从叶茎部开始,沿叶脉发展,呈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整个叶片软腐脱帮。
[发病条件]
阴雨天或露水未落干时整理,或虫伤多发病重。
[病  原]
 Erwininacarotovora(Jones)Holland欧氏杆菌属,胡萝卜欧氏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周生2-8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生长发育适温25-30℃,最高40℃,最低2℃,50℃经10分钟致死。
[传染途径]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病菌侵入后分泌果胶酶溶解中胶层,导致细胞分崩离析,致细胞内水分外溢,引起腐烂。
[防治方法]
 及时拔除病株,用石灰等消毒。移栽时防止折碰造成伤口。
 必要时喷洒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00-4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烂根病
君子兰烂根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夏季发病居多,主要是高温高湿的特定环境和蔚养人缺乏养护知识造成的。如有的人为了美观,将君子兰养在瓷盆、塑料盆或紫砂盆这些透气透水性差的盆里。夏季浇水后,由于盆的渗透性差,空气流通困难,根的呼吸受阻,造成烂根;有的虽将君子兰栽于泥盆,但唯恐夏季缺水、缺肥,见盆表土干就浇,并常施浓肥。在根呼吸窒息、浓肥烧根,再加上夏季某些有害细菌繁殖快的情况下,便造成烂根。
君子兰无论是营养生长阶段还是生殖生长阶段,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5—25,c。一般家庭莳养君子兰因缺少必要的设备条件,就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除采取遮荫、通风、降温等措施外,应从控制其生长的角度出发,在夏季加强根的养护。其方法:一是养君子兰要用泥盆,二是夏季不施肥或少施谈薄液肥,三是夏季控制浇水,坚持不干透绝不浇水。为防止夏季水大闷根,可用大木箱盛湿锯末将花盆埋入,之后经常检查,见锯末干补充喷水。
万一不慎发生烂根,要迅速抢教。即先把烂根君子兰从盆内磕出、去土,把生根剪掉,用清水洗根后,再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涂抹烂根处,然后用白纸包裹全部叶片,露出根部,根部向阳,在阳光下晒半小时,利用紫外线杀死病菌。经过以上方法处理,如病株只有少数根烂掉,可直接栽到经过消毒的营养土中,头半月少浇水,一个半月可恢复生长;若病株半数以上的根烂掉或全部烂掉,则应将其栽在盛细沙的盆中,置于荫凉处萌生新根,约两个月新根长出,更换营养土后,即可进行正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