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土壤的积盐识别与改造

2010/12/15 20:08:40

大棚花卉连续多年种植,土壤不能休生养息,长期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农药,肥料利用率显著下降,土壤积盐严重,造成大棚内土壤问题日益加剧。下面介绍如何观察判断积盐程度及对花卉造成的危害和改造。
  一、积盐土壤判别。
  一是从土壤渗水的快慢判别,没有发生积盐的土壤渗水较快;发生积盐后,水下渗困难。二是从土壤颜色上判别。三是腾出的地稍一待闲,地面就出现白色结晶,表明积盐已相当高,至少说明前茬花卉种植期间土壤溶液出现5000毫克/公斤以上的高浓度。四是土壤表面发生青霉时,表明此处盐分浓度已经很高。
  二、从花卉生长观察判别。
  一是棚内花卉植株生长矮小,叶片缺乏活力,表面似有腊质,叶片翻卷。严重时中午呈现萎蔫,晚上又恢复,这是根系吸水受阻的结果。二是叶色变得异常浓,且呈现闪闪发光状。三是果实膨大不良,果皮发亮,着色不良,红绿界线明显。四是根变褐色,根尖齐钝。五是茎变细,花卉植株变形。叶片常出现黄色,叶缘下垂。
  三、盐害的改造方法。
  1.排水除盐。生长期在大棚周围及大棚内部,要采取完善的排水措施,每个大棚的周围要有深度为30至40厘米的围沟,有条件的应埋设暗管。
  2.以水洗盐。在夏季休闲期,采用淹水高湿处理,既有消除盐害的作用,又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灌水排盐,即对棚内土壤灌水5至7厘米深,浸泡几天后排除,可反复进行2至3次;二是在下雨时撤除棚膜,借雨水淋洗,也有良好的除盐效果。
  3.种植农作物。夏季种植玉米,吸收土壤中过量的速效氮,再适时压青,利用株体分解过程中大量滋生的生物来进一步消耗棚内土壤中的速效氮。
  4.科学施肥。防止一次施肥过多,注意施肥种类。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化肥致盐能力强,应少用或不用,应选用残留离子少的化肥品种如尿素和复混肥等。施有机肥料既能阻断上升的毛细管水,又能分解消耗表土中的氮源,有利于控制盐害的发生。
  5.深翻客土。棚室土壤盐渍化不太重时,可在休闲期把富含盐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层。当渍盐化太严重时,最好客土更换棚室土壤,可以全换耕作层0至25厘米土壤。为了减少客土用工增加成本,也可以换表层0至13厘米土壤,这样再种植花卉,可以大大减轻盐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