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烟育苗管理技术

2010/12/15 20:08:40

育苗是香料烟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大田能否适时移栽的重要保证,更是移栽后还苗成活、早生快发、田间烟株生长一致的基础。香料烟育苗的原则是“苗足、苗壮、苗齐”,可以说培育充足、整齐、健壮的烟苗是香料烟获得优质适产的重要前提条件。香料烟苗期管理主要包括水、温、肥调控、间苗、定苗、炼苗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
1.苗床水分管理
播种后至成苗要经常检查苗床表层土壤含水量,根据烟苗的苗龄及生长情况,对墒土水分进行调节。从出苗到生长出第五片真叶,即大十字期,苗床表土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即手握苗床土成团,丢地能散为准。此期既要防止苗床表层土壤过干,又要防止过湿。如果苗床表层土壤过干,就要用喷壶洒水保湿;如果苗床表层土壤过湿,就要揭开苗床覆盖物通风晒苗床,促进土壤水分蒸发。
烟苗长出第五片真叶后,生长速度加快,耗水量增大,可用小水浇灌苗床。但苗床浇水一定要在晴天的早晚进行,切忌在气温高的中午前后进行,以防高温水气伤苗和病害发生。大十字期至成苗期,苗床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
2.苗肥管理
一般情况下,香料烟育苗期间不用追施额外的肥料。因为,苗床地多选在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上,加之在制作苗床时大多施了足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个别情况下,如是有机肥施用量少的苗床,烟苗生长到大十字期后,就会出现烟苗发黄现象。此时,每10个平方米的苗床可用50~100克复合肥溶化后兑水100公斤进行浇施。
3.除草及间苗、定苗
烟苗长至大十字期,要及时拔出墒内的杂草。同时,将苗床上烟苗过密处间稀,5~7天后再进行第二次间苗,拔出过大过小的烟苗及病弱苗。烟苗长至猫耳期进行定苗,每苗相距3~5cm,每平方米留苗750株左右即可。
4.病虫防治
香料烟育苗期间的主要虫害是地老虎和蝼蛄,防治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在播种前和出苗后用麦肤炒香拌上2~3克呋喃丹一类的杀虫剂制成毒饵撒地苗床地周围诱杀此类地下害虫。
播种出苗后,从小十字期到猫耳期是香料烟苗床期病害防治的重点时期。此期容易发生炭疽病、猝倒病等病害,稍不注意,苗床上就会发生大面积死苗,严重时还会导致移栽时缺苗。防治方法是,从小十字期起,每隔5~7天用1:1:150倍的波尔多液,或者50%代森锌500倍液进行防治,直到猫耳期烟苗素质较强时为止。
5.炼苗
炼苗是烟草育苗期间普遍采用的一种培育壮苗的手段,其方法是适当抑制烟苗地上部分生长,相应地促进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烟苗素质。炼苗的主要作用一是调整烟苗生长速度,使其与预定的移栽期相适应;二是增强烟苗素质,提高烟苗移栽时的成活率。
炼苗措施主要有控水炼苗、剪叶炼苗和激素炼苗几种。
控水炼苗 就是在烟苗长到猫耳期时,适当控制苗床供水量,对烟苗造成一定的干旱胁迫作用,以此达到抑制烟苗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根系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烟苗素质、培育壮苗的目的。
剪叶炼苗 就是在烟苗快成苗之际,将中小烟苗下部的黄叶及部分生长旺盛的大苗的部分叶片剪去,以改善苗床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地温,抑制烟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系的生长,调节大小苗生长,从而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
激素炼苗 就是在烟苗长到猫耳期时,在叶面喷施矮壮素或多效唑一类激素,抑制烟苗顶端生长和细胞生长,促进根系的生长,使叶片变大增厚,增强抗旱能力,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