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果树的繁殖技术

2010/12/15 20:08:40

学名 Nyssa sinensis
英名 Chinese Tupelo
别名 紫树
科名 蓝果树科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成薄片状剥落;小枝紫褐色,有明显皮孔。叶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全缘或微波状,表面暗绿色,背面脉上有柔毛。聚伞总状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花期4月-5月,核果矩圆形,蓝黑色。果期8月-9月。

  蓝果树为蓝果树科蓝果树属落叶乔木,因其核果成熟时果皮呈深蓝色而得名。它的树干通直,枝叶茂密,叶片宽大,在我国东南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适应性较强,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迅速。蓝果树在新叶萌发及深秋落叶时树叶均呈红色,是季节性彩叶植物,其果实成熟时呈现深蓝色,非常美观。现将其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采种 

  蓝果树花期4月,果期9月,果实成熟时呈深蓝色。将其采摘后用碱水浸泡数日,然后搓去果皮,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蓝果树种子呈橄榄球形,长1.2厘米,宽0.6厘米,种壳上有5~7条沟纹,十分坚硬。可用水选法除去部分因虫蛀或种胚发育不全的劣种,浮于水面的种子即为劣种。

  二、贮存 

  蓝果树种子需用湿沙贮藏。先在通风干爽处铺一层约3厘米厚的沙子,然后放一层种子盖一层沙,沙堆不超过20厘米。沙子需保持湿润,以用手握不成团但感觉湿润为宜。每隔半月需翻动一遍,以防止种子发霉,同时注意通风,防止鼠害。

  三、播种 

  选择排灌方便、呈微酸性的优质稻田或沙壤土,整地需三犁三耙。每667平方米用50千克生石灰或硫酸亚铁消毒,施足基肥,一般施300~400千克基肥或100千克复合肥。苗床宽1.2米,高15厘米左右,南北向作床,播种时间在3月中下旬。开5~8厘米深的播种沟,行距20厘米,株距3~4厘米,点播为好。播种后盖2厘米厚的无菌土,每667平方米播种量约15千克。

  四、苗期管理 

  蓝果树播种后半个月即开始发芽出土,5月以前基本出齐,种子发芽率为25%~30%。苗木生长高峰期在6~8月,要注意除草松土,加强水肥管理。苗期需施尿素3~4次,每667平方米每次5~8千克。9月以后停止灌水施肥,进行炼苗,以利于苗木越冬。苗木约在10月中下旬停止生长,此后叶片逐渐脱落。一年生苗木平均地径达1厘米以上,苗高1.2~1.5米,每667平方米出苗量约2万株。

  五、绿化 

蓝果树,干形挺直,叶茂荫浓,春季有紫红色嫩叶,秋日叶转绯红,分外艳丽,适于作庭荫树。在园林中可与常绿阔叶树混植,作为上层骨干树种,构成林丛。材质好,可作家具等用。

  大苗培育圃地要求土层深厚、疏松,呈微酸性。按1.6米宽作床,自然长,然后按株行距0.8×1米的密度挖穴,穴的规格为0.5×0.5×0.4米,每穴施基肥1千克。选择长势健壮的一年生苗,剪除主根,然后在苗木尚未萌动时定植于圃地挖好的穴中。苗木成活恢复长势后注意中耕松土除草,按常规管理即可。3年生的绿化大苗胸径可达3~5厘米,高3米以上。

相关信息
  • 蓝果树的繁殖技术 2010-12-15
  • 蓝果树 2013-3-28
  • 文竹的繁殖技术 2014-3-06
  • 枪刀药的繁殖技术 2011-8-16
  • 金苞虾衣花的繁殖技术 2011-7-10
  • 南天竹的技术繁殖 2011-7-04
  • 迎春花的繁殖技术 2011-6-06
  • 波斯菊的繁殖技术 2011-6-06
  • 石竹的繁殖技术 2011-6-01
  • 红王子锦带的繁殖技术 2011-6-01
  • 朱蕉的繁殖技术 2011-6-01
  • 康乃馨的繁殖技术 2010-12-28
  • 木芙蓉的繁殖技术 2010-12-15
  • 虎舌红的繁殖技术 2010-12-15
  • 蟹爪兰的繁殖技术 2010-12-15
  • 荷花的繁殖技术 2010-12-15
  • 安祖花的繁殖技术 2010-12-15
  • 玉簪的繁殖技术 2010-12-15
  • 步步高的繁殖技术 2010-12-15
  • 吊钟花的繁殖技术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