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梅花后管理

2010/12/15 20:08:40

在盆梅花谢至80%至90%失去观赏价值时,即要转入正常的栽培管理,抓紧下列工作,可使盆梅每年都开花旺盛。
修剪 盆梅的修剪,务使各枝条分布合理,保持原有桩头良好的造型态势。先除去所有病虫枝和干枯枝,疏剪掉扰桩形的密生枝、重叠枝;再对保留的枝条依其空间分布和长势及粗细状况在第2芽至第4芽节处剪定。盆梅以疏为美,留枝切勿过多。一定要注意剪口芽的方向,一般以侧芽为好。
换土 因盆土营养的限制和团粒结构的变化,盆梅每1年至2年结合换盆必须进行一次换土。将梅桩从盆中取出,用竹片或木棒戳去其根部大多或所有老土,用利剪剪掉烂根、疏除或剪短部分老根。选择大小适宜渗水透气的泥土盆,用瓦片覆盖好排水孔后,填充沤制消毒好的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磷、钾等矿质养分的培养土。当填土至的1/3时,将处理好的梅桩植入其中,边覆土边轻轻提苗,并用木棒捣实根际土壤,务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盆土不宜填充过满,离盆边要有3厘米左右的空隙。栽植好后,浇一次定根透水,若能采取浸盆法则效果更佳。
抹芽与控梢 经重剪后的盆梅叶芽萌发力强,对过密、方向不当的幼芽应及早抹去,以免耗费营养。抹芽时要细心谨慎,少量多次进行,确保所留枝芽数量和质量。当枝条长至25厘米左右时至萎蔫状态,控制其营养生长,积累养分,促进花芽分化。因枝芽萌发生长有先后,捻心也要分期分批进行。
浇水 梅花最忌渍水,对盆梅浇水应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具体浇水次数及一次浇水量,应根据梅的生长发育时期、天气状况、盆的大小及盆土的持水排水能力,区别对待。春秋季一般每星期2次左右,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每天可浇水1次至2次,并进行叶面喷水降温。5月至6月间,结合捻心当梅达到所需长度时,应适当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即扣水,待新梢叶片出现卷曲,完成花芽分化后,再恢复正常浇水。扣水对促进小、中型盆梅提早开花、增加坐花率很有帮助。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有时还需要倒盆排水。
施肥 盆梅春季发芽后,进入新梢生长期,此时应施入以氮肥为主的稀薄人粪尿、尿素,每周一次,促进枝梢生长。氮肥不宜施用过多过迟,以免枝叶徒长。5月以后花芽开始分化时,增施磷、钾肥,每月施腐熟的饼肥水、过磷酸钙浸出液3次至4次,浓度不宜过高,同时叶面可喷施0.1%至0.2%的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形成和发育。花蕾膨大期,加强一次水肥管理,可让花朵开得精神,延长花期。盆梅施用肥水,必须在盆土干燥时进行,盆土过湿时,吸肥效果差不宜施用。
病虫害防治 盆梅病害虫主要有炭疽病,朱砂型品种感染最严重,往往造成早期落叶而影响花芽的形成。可用退菌特、灭菌威、炭疽净进行有效的防治,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红蜘蛛、蚜虫,使用相应药剂及时防治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梅花对含硫药剂较敏感,像乐果一类不要使用。

相关信息
  • 盆梅花后管理 2010-12-15
  • 盆栽梅花花后管理 2011-9-11
  • 梅花花后修剪 2010-12-15
  • 三角梅花后修剪 2017-9-02
  • 梅花花后修剪技术 2008-6-01
  • 梅花落花后怎么修剪技术经验 2011-12-12
  • 盆栽发财树上盆后管理 2011-1-19
  • 梅花怎样种植管理? 2012-4-20
  • 梅花盆栽与管理 2011-1-09
  • 梅花怎样栽培管理? 2010-12-15
  • 梅花栽培管理 2010-12-15
  • 梅花切花栽培管理 2008-10-12
  • 梅花的水肥管理 2008-8-29
  • 梅花怎样栽培管理 2008-6-28
  • 梅花的栽培管理 2017-8-18
  • 朱顶红花后管理 2014-3-02
  • 柑桔冻后管理 2013-9-27
  • 苗圃灾后管理 2011-6-24
  • 嫁接后怎样管理 2011-3-05
  • 嫁接后怎样管理?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