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兰组培苗的繁殖及养护

2010/12/15 20:08:40


石斛是兰科石料属植物。为附生兰,茎细长,节部膨大,花序着生在上端节部,上花被片和内花被片形状相似。外侧的花被片与蕊柱合生,呈襄状,唇瓣富于变化,原产我国云南,现主要分布于亚州热带。共有1700种,我国有57种,除可供观赏外,大部分可供药用。目前石斛兰以它的花朵千姿百态,艳丽多彩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切花及盆栽优良品种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倍受青睐,成为人们装点居室、会议厅的精品,是一种正处于发展中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
常规繁殖石料兰多用扦插等方法,繁殖速度慢,病害重,不能满足现代花卉市场的需要,而逐步被茎节培养法繁殖所代替。茎节培养具有繁殖速度快,每年可增殖10-1012株苗。花多,品质优,无病害,性状均一,便于运输及防止种苗带菌传播的特点,因此有着较大的推广普及价值。
l无菌培养物的建立
1.1外植体的选择
选择无病虫、生长健壮的植株。取没有发生小株丛的幼嫩茎段为佳,剪除叶片,用洗衣粉水浸泡1O分钟,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放到培养皿中备用。
1.2无菌苗的建立
将盛有材料的培养皿拿到超净台,有75%酒精灭菌10-60钞钟,再用升汞溶液浸泡约7分钟,用无菌水清洗5-7次,取出。将茎段切成O.5一1.0cm的带节切段,然后放到超始培养基上。超始培养基的配比为:MS+2BA+25%CM+NAA。
培养条件为:接种材料保持在25+2℃,用4O瓦荧光灯每天照射10小时左右。经常检查培养材料,发现有污染的及时淘汰。发生褐变的可降低培养。室光强度,在弱光或黑暗下培养,同时经常转接培养基。过重的在培养基中加适量的水解酪蛋白或、活性炭接种半月后,在节处长出一团白色愈伤组织,40天后分化成原球茎,此时转人增殖培养。
2增殖培养
上述培养结束后,将无污染的球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基的配比为:
MS+SBA+0.SNAA。5O天左右转接一次,将增殖的原球茎株丛在超净台上切成4-6份,按培养瓶大小等距插入培养基表面以5O天为周期,可按需要转人促根培养基。
3促根培养
将需要促根培养的材料从增殖培养基上取出,在超净台上将株丛切开分成单株。小心切去根部变褐部分,保留芽鞘及叶片,将大小相近的转接到同一盛有促根培养基的培养瓶内。促根培养基的配比为:
MS+2BA+0.2NAA
将培养室温度提高到30+2℃增强光照
4试管苗的移植及养护
试管苗移植后能否成活是组培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稍有疏忽便会前功尽弃。在这一过程中,试管苗要从试管中的恒温,保湿,光照适宜,激素适当,无病虫侵染的优良环境转移到一个有菌的不稳定地环境中。植株从异养转到自养,叶片的光合能力,气孔的适应能力和根的主动吸收能力需逐渐发展,叶片表面的角质层和蜡质层逐渐形成。所以在这个剧烈转变过程中要小心控制,使小植株经过逐步锻炼后能在自然环境中成活,具体技术为:当促根材料长出3-4片叶,长出3-4条根,有3-10cm长时,打开培养瓶盖,炼苗,约3天后取出,洗去培养基。用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溶液蘸根,移植到培养钵中,每钵1株,培养钵中的基质可用山毛榉叶,紫箕根,泥炭藓按3:2:l配成,PH值宜在4.5-6.O之间,温度28+2℃相对湿度80%左右,散射光,成活后去掉遮阴材料,每天喷水3次,2-3天施一次1000倍的花肥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