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豆褐斑病

2010/12/26 9:34:20


症状叶上发病,初生褐色小斑点,后形成直径5-14毫米的病斑。病斑融合为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枯死。多在夏、秋季节发病。叶柄、茎、花瓣有时也可发病。
病原CeratophorumsetosumKirchner,分生孢子圆形或纺锤形,隔膜4-5个,隔膜处缢缩,两端细胞色淡,中间细胞色浓,大小为64-80×16-16.5微米。
传染途径以受害茎叶及带菌种子越冬。

相关信息
  • 羽扇豆褐斑病 2010-12-26
  • 羽扇豆褐斑病防治方法 2011-10-24
  • 褐斑病 2010-12-15
  • 人参褐斑病 2014-3-26
  • 葫芦褐斑病 2013-10-29
  • 大花蕙兰褐斑病 2012-4-30
  • 玉竹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瓜叶菊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荷花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万寿菊褐斑病 2011-7-07
  • 大丽菊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金银花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雏菊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凤仙花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鲁冰花褐斑病 2011-7-07
  • 富贵竹褐斑病防治 2011-4-20
  • 菊花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一品红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石竹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梅花褐斑穿孔病 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