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花卉病虫害防治-4

2010/12/26 9:57:1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7.朱顶红红斑病
  【症状】叶、花梗、苞片及球根均可感染此病。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点,后期病斑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的紫褐色病斑,病斑互相连接使叶变形枯死。花梗也发生红褐色小斑点。后迅速扩展成赤褐色条斑,使花梗向有病斑一侧弯曲。球根感染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环境潮湿时会出现粒状的深褐色小点霉层。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水仙壳多孢(Stagonosporacurtisii)。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如果种植病球就成为第二年浸染源。病菌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以水仙为前作,或与文殊兰等邻作时会相互感染。【防治方法】①避免连作,选取无病球根种植。种植前应除去被害鳞片,不要种植过密,一旦发现病株、病叶应及时拔除。②发病时,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700倍液,防止病害蔓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8.唐菖蒲病毒病
  唐富蒲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凡是种植唐富蒲地区均有该病发生。主要引起球茎退化,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少、花小。严重影响切花质量。
  【症状】该病主要浸染叶片、花器等部位,感病叶片最初在叶片上出现褪绿圆斑,因病斑扩展受到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最后变为褐色。病叶颜色呈深绿与浅绿相凤严重时黄化、扭曲。有病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少、花小。有些品种的花瓣变色,呈碎锦状。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yellowmosaiCvirus)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nus)。这两种病毒均在病球茎和病残体内越冬。由汁液和多种蚜虫传播。两种病毒的寄主范围很广,很多蔬菜和杂草是它的毒源植物。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对带毒的球茎及时销毁。②有条件的可建立无病植株留种球基地。③清除田间病株和种植地附近的杂草,减少浸染源。④喷施杀虫剂防治蚜虫,消灭传毒介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19.唐菖蒲条斑病
  【症状】感病植株最初在叶片上形成褪绿斑点,斑点被叶脉包围呈多角形,植株变矮,叶片皱缩扭曲,花朵变小,在粉红色花品种上花瓣呈碎色状。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yellowmosaicvirus)。病毒在病球茎及病植物体内越冬,成为次年的初浸染源,病毒由汁液、蚜虫传播,用带毒的小球作繁殖材料也使病毒能广泛传播。病毒均从微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对引进的种球如有病毒,应立即销毁。②建立无毒良种种球繁育基地。③治虫防病,用40%氧化乐果2000倍防治蚜虫,及时拔除田间病株,以防相互感染。④选择较抗病的品种进行栽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20.苏铁斑点病
  【症状】植株感病后在苏铁小叶上有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病斑出现。病斑中央为暗褐色至灰白色。周缘呈红褐色;病斑逐渐扩大,相互连接形成一段斑,其上端的叶组织不久便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苏铁壳二孢菌(Pestalotiacycadis)。病茵在病叶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和栽培管理不善的条件下发病严重。苏铁冬季受冻害后容易并发此病。
  【防治方法】①剪除病枯叶或病枯的叶段为防治的主要措施。②发病初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倍波尔多液,或50%托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1.唐菖蒲枯萎病
  【症状】该病主要发生于田间,感病后的植株幼嫩叶柄弯曲、皱缩,叶簇变黄、干枯,花梗弯曲,色泽较浓,最后黄化枯萎。球茎被浸染时,部分出现水渍状不规则近圆形小病斑,病斑逐渐变为赤褐色到暗褐色,病斑凹陷成环状萎缩,严重时,整个球茎呈黑褐色干腐。当球茎严重感病时,苗纤弱,或很快死亡。当球茎感病较轻时,可以长到正常株,但以后叶尖发黄并逐渐往下死亡。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imVar.gladidid)。病原菌在病球茎和土中越冬,从伤口侵入,是种传和土传病害。连作或种植有病球茎都易加重病害发生。
  【防冶方法】①采取2~3年轮作措施,可控制病害。②大田中发现病株应将病株及根际周围土一起除去。③种植前将球茎浸在50%多菌灵500倍液中半小时,再以50%福美双拌后种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22.君子兰日灼病
  【症状】感病叶片边缘出现不清晰的发黄的干枯斑块。【病原及发病规律】君子兰日灼病(Cliviasunscald)为君子兰生理性的伤害。君子兰日灼病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在君子兰苗期叶片较嫩,太阳光过强的条件下,易发生日灼病。
  【防治方法】①温室种植君子兰时,从6-9月份要适当遮阴。当室内温度超过30时,要加强通风或采取喷水降温。②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③君子兰一旦发生日灼病后,应将被害叶片剪去,防止伤害蔓延,引起其他病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23.君子兰叶斑病
  【症状】该病主要浸染叶片,感病初期叶片有褐色小斑点发生,逐渐扩大成黄褐色至灰褐色不规则形的大病斑。病部稍下陷,边缘略隆起。后期病斑干枯,上面长有黑色小粒点。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真茵。在栽培中过多地施用氮肥,磷、钾肥相对较少时,易发生该病。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或者受介壳虫为害严重时,叶斑病容易发生为害。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叶及病残体。减少浸染源。②防治介壳虫,避免虫害,减少浸染。③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防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24.合欢枯萎病
  【症状】该病为合欢的毁灭性病害,可流行成灾。感病植株的叶下垂呈枯萎状,叶色呈淡绿色或淡黄色,后期叶片脱落,枝条开始枯死。检查植株边材,可明显地观察到变为褐色的被害部分。在叶片尚未枯萎时,病株的皮孔中会产生大量的病原菌分生孢子。这些孢子通过风雨传播。
  【病原】病原为尖抱镰刀菌合欢专化型(Fusariumoxysporwmschl.f.sp.pernciosium)。
  【防治方法】①选择抗病性品种栽培,如深红色花的夏洛特(Chartotte),浅色花驰闻(Tryon)②如枯死植株及感病严重的植株砍除并烧毁,以防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