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根腐病防治

2010/12/26 17:26:57

根腐病是大黄最严重的病害。病原菌Fusarium scirpi iamdetFautr属半知菌亚门。常在收获的当年或前一年7~8月高温多湿的情况下发病,潮湿和连作的地块发病最重。发病后大黄地下根茎最初出现湿润性不规则的褐色斑点,随即迅速扩大,深入根茎内部,并向四周蔓延腐烂,致使全部根茎变黑。地上部分先从植株外缘叶柄基部发病,逐渐蔓延,使叶柄全部变黑,导致全株枯死。
发病特点
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当温度回升到10℃时,病原菌开始萌发,随着温度的升高,特别在7-8月间,温度高,湿度大,发病较严重,水流可传播此病。
防治方法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实行轮作,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也可与党参、黄连轮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或将畦面整成龟背形,以利排水。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的土壤用石灰消毒以避免病原蔓延。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原。发病前或发病中用120倍波尔多液或65%~80%可湿性代森锰锌500~600倍液喷雾或浇灌.每隔7~40天一次,连续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