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红菌性叶斑病

2010/12/27 13:32:24

症状 叶、叶柄及茎发病。叶初生水浸状针头大失绿斑点,后病斑扩大化变褐色,中央呈溃疡状。
病原物 Corynebacterium poinsettiae Starr et Pirone。病原细菌短杆形,大小为1.0-3.0*0.3-0.8微米,发育温限为7-36℃,以15-30℃为适宜温度。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主要由各种伤口侵入,包括损伤的叶片、幼根。 近距离传播主要靠雨水及灌溉水,特别是连阴雨及暴风雨,通过分苗移栽及整枝打杈等操作进行传播蔓延,病菌一旦侵入,通过韧皮部在寄主体内扩展。 温暖潮湿,结露持续时间长及暴雨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5%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及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续喷药至控制发病。


相关信息
  • 一品红菌性叶斑病 2010-12-27
  • 一品红叶斑病 2010-12-27
  • 一品红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1-10-08
  • 鸡冠花镰刀菌叶斑病 2011-1-21
  • 鸡冠花镰刀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2013-9-03
  • 报春花的养殖方法真菌性叶斑病的防治 2013-12-12
  • 一品红花叶病 2011-6-03
  • 一品红病 2011-3-07
  • 一品红卷叶病 2010-12-27
  • 一品红冷害 2010-12-27
  • 一品红缺氮症 2010-12-27
  • 一品红立枯病 2010-12-27
  • 一品红白绢病 2010-12-27
  • 一品红灰霉病 2010-12-27
  • 一品红栽培技术 2010-12-15
  • 一品红白粉病 2010-8-29
  • 一品红疫腐病 2010-8-29
  • 瓜叶菊叶斑病 2012-2-07
  • 富贵竹叶斑病 2011-1-23
  • 建兰叶斑病 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