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黄杨 >> 详情显示

大叶黄杨疮痂病防治

2010/12/26 17:29:21

病原菌 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菌目刺盘孢属真菌。
  危害症状 大叶黄杨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叶面最初出现直径1毫米至2毫米的圆形或近椭圆形斑点,后期病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新梢被侵染时,表面出现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隆起的病斑,如疮痂状,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中央产生1个至2个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最终导致枝条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通常在土壤中越冬,遇适宜条件即传播侵染。蝼蛄、叩头虫、线虫等均可带病菌危害。此外,流水、养护操作也可传播病害。植株过密、生长不良、管理粗放以及风、雨等有利于病害发生和传染。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的条件易造成感病加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增强苗木生长势,减少发病条件。
  2.结合修剪,剪除部分病叶并烧毁。
  3.改善栽植环境,控制植株密度,促进通风透光,特别是扦插苗床。
  4.预防期可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
  5.病害发生期用65%代森锌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退菌特700-1000倍液、百菌清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防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