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特征特性及育苗造林要点

2011/1/18 19:34:27

特征特性
杜松(JuniperusrigidaSieb.etZucc.)为柏科(Cupressaceae)刺柏属植物。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15m,胸径可达100cm。树冠塔形或圆柱形。树皮灰褐色,纵裂。枝下垂,幼枝三棱形,淡黄色。三叶轮生,质厚坚硬,条状刺形,先端锐尖,上面凹槽,内有1条窄白粉带,下面纵脊,横切面内凹:“V”状三角形,雄球花椭圆形或近球形。球果圆形,熟前紫褐色,熟后黑褐色或蓝黑色,常被白粉。花期5月,果期9~10月。
杜松喜光,耐寒,耐干旱,耐酸性土,主侧根发达。在陡壁、阳坡、干燥沙地及岩隙间均能生长,但生长较慢。
栽培要点
播种育苗  调制出的种子最好密封贮藏,在5℃以下可贮藏3a。种子千粒重8~22g。种皮厚而坚硬,有树脂,吸水困难,有隔年发芽现象,应进行催芽处理后再播。一般采用隔年层积埋藏或浸种后沙埋、变温处理。变温处理的方法是种子在室内20℃条件下处理90d,转室外0~5℃条件下处理30d,再转室内处理60d,种子发芽率可达到95%。播种地应选择排水良好及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条播行距15~20cm,播种量18~20kg/667m2,覆土厚度1~2cm,覆草。在幼苗期应进行遮荫。
嫁接育苗嫁接砧木多用侧柏、沙地柏、圆柏(SabinachinensisAnt.)实生苗。接穗选择生长健壮的1~2a生、侧枝顶梢为好、长约10~15cm的接条,摘去下部3/4的叶子。3~4月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接时砧木主干不去掉,过长者可摘去部分顶梢,第二年从伤口处剪掉砧木上部枝条即可,嫁接成活率70%~90%。
压条育苗休眠期将母株根部的健壮枝条压入土中,经一段时间后,即能生根,然后与母株分离,移植再行培养。
扦插育苗杜松扦插生根困难,宜选用长15~25cm的当年生侧枝顶梢,去掉下部1/2针叶,在温室苗床内,按株行距6cm×10cm扦插,保证温(20~25℃)湿度,或于5月上旬扦插,采用露地遮荫覆膜苗床扦插育苗,70~80d生根,生根率达60%。生根后再移入圃地培育。
适生范围
杜松在我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有分布,垂直分布宁夏海拔1400~2200m。
刺柏属其他种分布情况如下:
刺柏(J.formosana)高12m,华东、华中、西南至广东北、广西北,种子千粒重16g;
西伯利亚刺柏(J.sibirica)匍匐灌木,高0.4~1m,东北、西藏、新疆高海拔山地;
欧洲刺柏(J.communis)高12m,华北至长江流域。
开发价值
环境价值杜松主侧根发达,对海潮风有相当的抗性,为陡壁、阳坡、干燥沙地优良的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沿海防护林树种。
经济价值杜松木材坚硬致密,但干后易裂,翘曲很大,耐腐力强,芳香,可供工艺、雕刻、家具等用。
药用价值杜松球果入药,有利尿、镇痛、发汗驱风之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球果倒烂还可外敷。
观赏价值杜松树形优美,叶色苍翠,枝条紧密,小枝下垂,树冠圆柱形,形似宝塔,姿态优美。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