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种子小蜂防治

2011/1/20 13:57:02

落叶松种子小蜂学名 EurytomalaricisYano 英文名Japaneselarcheurytomid;Larchseedchalcid 又名落叶松广肩小蜂,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山东等地,
1. 主要为害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的种子。
2.为害特点被害种子外观上无被害痕迹,但比重较轻。
3.分布 中国、蒙古、日本、前苏联(中亚细亚及远东海滨地区)、法国。
4.寄主 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朝鲜落叶松、华北落叶松。
5.主要鉴定特征
成虫 雌蜂体长3mm左右,体黑色,无金属光泽。复眼赭褐色,口部、足的腿节末端、胫节、跗节黄褐色,头部、胸部、腹部末端以及足和触角上密生白色细毛。头球形,略宽于胸。单眼3个,呈矮三角形排列。触角着生于颜面中部,位于复眼下缘连线的上方,共11节,柄节长,梗节短,环节小。索节5节,均长大于宽,第4、5索节近方形,棒节3节,几乎愈合在一起。胸部长大于宽,前胸略窄于中胸。小盾片膨起,卵圆形。前翅长大过腹,长约为宽的2.5倍,缘脉长约为痣脉的2倍,后缘脉略长于痣脉,痣脉末端膨大,呈鸟首状。翅面上均匀地布有细毛,后翅缘脉末端具翅钩3个。后足胫节背侧方及第1、第2跗节上具有较粗状的银灰色刚毛,在胫节上的刚毛排列成1列。腹部显著侧扁,长于头胸合并之和,第4腹节最长,产卵器鞘突出与腹部末端数节共同形成略微向上翘起的犁头状突起。雄蜂略小于雌蜂,体长2mm左右,触角和腹部的形状与雌蜂不同。触角10节。索节5节,呈斧状,向一侧突出。棒节2节几乎愈合在一起。腹部第一节很长,呈柄状,其余部分近球形。
卵 乳白色,长椭圆形,长径约0.1mm,具丝状卵柄。
幼虫 老熟幼虫白色,蛆状,呈“C”状弯曲,体长2~3mm,无足,头极小,上颚发达,前端红褐色。
蛹 体长2~3mm,乳白色,复眼红色,将羽化时体变为黑色。
6.生活习性
 由于幼虫具有滞育习性,故1年发生的代数较为复杂,有1年1代,2年1代,还有3年1代的,以老熟幼虫在种子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但继续滞育的幼虫则不化蛹,仍以幼虫在种子内越过第2个甚至第3个冬天。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在幼嫩球果内产卵,7月上旬幼虫孵化,蛀入种子取食种仁。每粒种子内只有1条幼虫,每条幼虫一生只食害1粒种子,无转移为害习性。被害种子直至成虫羽化,外表看不出任何被害痕迹。成虫羽化后从种子内向外咬1小孔飞出,羽化孔圆形,边缘较整齐。成虫一天内各个时刻都有羽化,但以早晨居多。成虫在种子内形成后,大部分都能咬破种皮飞出,但也有少数成虫无力咬破种皮而死在种子内。
7.传播途径
成虫能飞,但传播距离有限,主要是幼虫、蛹借助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由于幼虫具有滞育习性,时间长达2年之久,因此,不仅当年的种子需要检疫,隔年的种仍需要检疫。
8.检验方法
剖粒检验 把抽取的种子检验样品逐粒解剖(一般不少于100粒)。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手术剪在种子的一端剪1个小口,再用昆虫针逐渐剥离,把发现的幼虫或蛹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比重检验 此种检验方法通常在种子含虫率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抽取的种子检验样品放入清水中,种子与清水的容积比为1:5,充分搅拌后,静置8~12小时,捞取上层漂浮种子逐粒解剖,可大大缩短剖粒检验的时间。
软X光摄影检验 事先把2号或3号放大纸在暗室用黑纸包好,把种子检验样品放在放大纸具有药膜的那一面,置于Hy-35型农软X光机载物台上拍摄。根据受检种子数和被害种子数,便可统计出该批种子的含虫百分率。
软X光照片判别 种皮内颜色均为暗色者为空粒种子,种皮、种仁联为一体均为白色者是健康饱满的种子。种皮内有一个呈“C”型弯曲的幼虫影像,其余部分为暗色者为落叶松种子小蜂寄生的种子。种皮内有多个白色的影像重叠在一起,其余部分为暗色者为小蜂的寄生昆虫。
9.有关检疫规定 落叶松种子小蜂是中俄植检植保双边协定中,中方提出的检疫性害虫,应严格施行检疫。
10.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种子随意调运。
(2)加强林区管理。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增强树势,减少为害。
(3)保护与利用天敌。
(4)种子处理。
①加热干燥。调制时,先将落叶松球果在温水中浸泡10min,然后送入干燥室加热干燥,干燥室内的温度在40-45℃,干燥3-4天,直到果鳞干透,再取出脱粒。
②药剂熏蒸。在产地用塑料布覆盖熏蒸,在常温(10℃以上)条件下,硫酰氟45g,熏蒸72h,种子含水率在10%以下时,对种子发芽率无不良影响。
③真空熏蒸。利用ZX-350型真空熏蒸消毒机进行处理。在减压条件下,真空度为730-740mmHg(负压),熏蒸室内的温度为15-17℃,溴甲烷或硫酰氟50g,熏蒸2h,种子含水率不超过12%时,对种子发芽率无不良影响。
④微波加热。利用ER-692型微波炉进行加热灭虫,每次处理1.5kg,当种温达60℃时,持续处理1min,杀虫效果达100%,在种子含水率不超过12%,对种子发芽是安全的。
(5)药剂防治。利用内吸性强的药剂进行打孔注射,直接杀死球果中的害虫;或喷洒无公害的化学药剂如杀铃脲、抑食肼等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