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道路绿化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马尾松毛虫防治
2011/1/20 19:44:04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分布于河南、安徽、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为害马尾松、湿地松、黑松、火炬松等。受松毛虫为害后,松树材积生长受到影响,松脂减产,重则针叶食尽,似火烧一样,直至造成成片枯死。幼虫大发生时,在树干、地面到处爬行,其毒毛引起行人皮炎,严重影响森林公园等风景区的旅游观光事业。
形态识别
成虫:体色黄褐、灰褐或茶褐色。体长20~30mm,翅展36~56mm。前翅具4~5条波状横线,亚外横线由8~9个黑色斑点组成,内横线内侧有一小白色斑点。雄蛾触角羽毛状,雌蛾触角短栉齿状。
卵:椭圆形,初产粉红色,近孵化时紫褐色。
幼虫:体色随龄期不同而异,有灰黑色与棕红色两种。头部黄褐色,中、后胸背面节间膜为深兰色横带。自3龄起,腹部各节背面着生扁平毛束,毛束中的毛细片状,毛顶端呈齿状。体侧着生灰白色细长毛。
蛹:纺锤形,棕色或栗色,腹未端臀棘细长,顶端卷曲。茧长椭圆形,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茧外表附着幼虫体上脱下的毒毛。
生活史及习性
马尾松毛虫在长江流域各省一年发生2~3代,福建及珠江流域一年发生3~4代。多以4~5龄幼虫在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内和树干周围的枯枝落叶下、杂草或土、石块下越冬。
一年发生2~3代地区,越冬幼虫3月上旬~4月中旬上树为害,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第一代幼虫5月上中旬~7月上旬发生,成虫7月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7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成虫9月中旬出现;第三代(越冬代)幼虫9月下旬发生,发育至4~5龄后进入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卵常数十粒整齐有序的排列或堆产于松针上,每雌产卵量约400粒左右。
幼虫一般为6龄,1~2龄幼虫有群集和吐丝下垂习性,啃食针叶边缘呈锯齿状,使针叶呈现枯黄卷曲。3龄后分散为害,取食整根针叶,受惊时有弹跳下落现象。5~6龄幼虫食量最大,占幼虫期总食量为70%~80%。老熟幼虫在针叶丛和树皮缝中结茧化蛹,在针叶受害较重的松林,幼虫则下树在林下灌木和地表植物上结茧化蛹。
各虫态历期:在一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虫态交错和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一般卵期6~8d,幼虫期35~80d(越冬幼虫长达200d),蛹期14~21d。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地形地势。在江西海拔400m以上,广西、湖南600~700m以上,四川700m以上的山区,由于林相复杂,低温多湿,日照短,很少发生松毛虫为害。在海拔200~400m的半山区,即使为松树纯林,但林分植被丰富,间有混交林出现,故马尾松毛虫发生数量一般不大,仅在个别年份能猖獗成灾。在海拔200m以下的丘陵地区,有大面积人工马尾松纯林,一般生长较差,植被稀少,人、畜活动频繁,气温干燥,天敌少,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是马尾松毛虫经常猖獗为害的基地。
气候。越冬幼虫,一般在日平均温度10℃左右时开始活动取食。当温度继续升高时,生长发育随之加快,温度愈高,取食愈多,蜕皮愈快。在7~8月,极度高温干燥,对幼虫生长发育不利,地表温度超过40℃时,会使在地面爬行转移的幼虫大量死亡。卵、幼虫或蛹,在相对湿度长期在75%以下时,都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5~6月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将促使松毛虫的大发生。
食物。马尾松毛虫主要发生在干燥型纯松林及10年生左右的幼林,这类松林不仅能满足松毛虫的充足食料,林中的温度、湿度对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也很有利。同时这种林分的生物群落往往比较简单,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及数量也往往较少,使松毛虫不断积累虫口,猖獗成灾而形成虫源地。混交林则因林内生物种类复杂,杂灌繁茂而利于食虫鸟类栖息繁衍,其他捕食或寄生性的天敌昆虫也较多,由此可抑制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及为害。
天敌。鸟类对马尾松毛虫的幼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调查,有20多种鸟类能啄食松毛虫幼虫或蛹,其中常见的有杜鹃(CuculuscanorusL.)和灰喜鹊(CyanopicacyamainterpositaHartert)。一只杜鹃一天可捕食300余条松毛虫幼虫,一只灰喜鹊五分钟内可啄食7~10个松毛虫蛹。松毛虫的卵寄生蜂主要有赤眼蜂(TichogrammaevanescensWestwood)、松毛虫黑卵蜂(TelenomusdendrolimusiChu.)、平腹小蜂(AnastatusgastropachaeAshmead)等。幼虫期主要寄生蜂有两色瘦姬蜂(CampoplexbicolorAshmead)、黑胸姬蜂(Rhytmonotuslakagii(Mats.))、红头小茧蜂(RhogasspectabilisMats.)等。寄生蝇主要有蚕饰腹寄蝇(CrassocosmiazebinaWalker)、松毛虫狭颊寄蝇(CarceliabambylansrasellaBar.)、伞裙追寄蝇(ExoristacivilisRond)等。真菌主要是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细菌主要有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ensisBerliner)等。上述各种寄生蜂、寄生蝇、真菌、细菌可大大降低马尾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减轻松林受害。
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1.越冬代发生预测。在12月至次年2月期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松林设置标准地,每间隔500m设置一块,每块标准地内随机任选样株20株,经调查统计,求出松林有虫株率和单株平均虫口密度。例如在10年生左右的松林内,平均每株虫数1~2条,虫株率<50%,可视为安全;如平均每株虫数5~6条,虫株率50%左右,即准备防治;如平均每株虫数30条左右,虫株率60%以上,则必须进行防治,否则越冬幼虫恢复取食后,可将针叶取食殚尽。
2.幼虫发生期预测。一般在越冬代幼虫结茧盛期后,经35~38d,即为第一代4龄幼虫初期。第一代幼虫结茧盛期后,经28~32d,是第二代4龄幼虫初期,根据上述幼虫发生期,及时进行生物或化学防治。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提倡针、阔林混交,并合理密植,林内要适当保留杂灌木和植被,造成复杂、多样的生物群落环境,以利于天敌的栖息、繁衍和抑制松毛虫的发生、发展。
物理防治。林区空旷地设置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生物防治。在温度24℃以上,相对湿度95%以上的气候条件下,喷雾含孢量120亿/ml或120亿/g的白僵液和白僵菌粉100倍稀释液,防治越冬代和第一代幼虫效果良好。
化学防治。狠抓越冬代幼虫次年活动期及当年第一代幼虫发生期进行防治,由此可以达到少用药,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应注意在4龄前幼虫期进行防治,以减少害虫的抗药性。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幼虫猖獗为害初期或重点发生区、虫源区,及时喷雾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倍液,或参照飞机防治用药,喷施含孢量1200亿/g的高孢白僵菌粉100g+2.5%溴氰菊酯乳油原液25ml+食盐50g+水10kg的均匀混合液。
相关信息
□
马尾松毛虫防治
2011-1-20
□
七措施防治马尾松毛虫
2008-5-13
□
马尾松毛虫
2011-7-15
□
马尾松毛虫灾害控制技术
2011-6-13
□
马尾松松梢小卷叶蛾防治
2011-1-20
□
思茅松毛虫防治
2011-1-20
□
落叶松毛虫防治
2011-1-20
□
松毛虫防治技术方案
2008-5-13
□
马尾松松梢螟防治
2011-1-20
□
马尾松松干蚧防治
2011-1-20
□
马尾松松瘤病防治
2011-1-20
□
松毛虫
2011-7-14
□
樟子松病虫害防治-落叶松毛虫
2010-9-02
□
松毛虫的识别与防治
2010-8-26
□
利用树干围膜技术防治落叶松毛虫
2011-1-20
□
防治越冬代松毛虫三法
2008-5-13
□
用“塑料环”防治落叶松毛虫
2007-12-19
□
落叶松毛虫
2011-7-15
□
思茅松毛虫
2011-7-14
□
马尾松松苗猝倒病
2011-1-2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