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四)—造林

2011/1/18 14:34:32

第四章八角的造林
 
第一节造林地选择
了解八角生长发育与各立地条件的关系,掌握适宜于八角生长的立地生态条件,是选好造林地的基础,是营造稳产高产八角林分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所谓立地生态条件,是指气候、地形、母岩、土壤、植被等内容。其中大区域地带性立地条件的影响在本文第一章中已叙述,这里重点针对玉林市三大山脉(六万、大容、天堂山)八角引种区的灾害性天气、土壤、地形、植被等与八角生长发育关系,综述八角造林地的选择。
§1灾害性天气
在六万、大容、天堂山,由于有台风、寒流、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八角造林地小地形小气候条件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因受狂风暴的台风和刺骨冰冷的寒流袭击,都会使八角大量落花落果,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折枝损树颗粒无收。所以,选择八角造林地时,首先要避开台风、寒流通道的迎风坡面和高海拔的孤峰以及冷空气易进难出的向北开口的山坳、洼地。而应选择背台风(寒流)、冷空气不沉积、不易发生冰冻的低山、高丘腹地。这里风小、光足、湿度大、不受或少受灾害性天气干扰,是八角生长发育理想的地段。
§2土壤
玉林市三大山脉的土壤,主要是由花岗岩、玄武岩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红黄壤。土壤深厚、疏松、呈酸性、富含有机质(大容山土壤含钾较多),均适宜八角生长发育。但凡长期农垦的坡面、低洼积水或海拨800m以上的草甸土地段,因土壤瘦瘠或积水,此类地段均不宜选作造林地;凡石灰岩发育的土壤,因富含钙质,亦不宜八角生长发育。
§3海拨高度
由于不同的海拨高度上,有不同的日照、温度、湿度、气压、风力、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条件,从而影响了八角的生产能力,并控制了八角垂直分布的高低极限。在玉林市,八角垂直分布海拨范围为300-800m之间,最适宜的垂直高度是400-700m。在800m以上多属孤峰地段,那里全年受强劲的季风和地形风袭击,年平均风速达每秒7m以上,年平均18℃以下,绝对最低温-3℃以下,气温低,&127;年温和日温(早、晚)变辐大,土壤淋溶,土层浅薄贫瘠,生境恶劣,故不宜八角生长发育。在海拔300m以下,均属各山脉前沿向平原(盆地)过渡的低丘台地,这里光照强、气温高、蒸发大、湿度小、又是台风、寒流必经之地。加之人为活动濒繁,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地表冲刷严重、土壤干旱瘦瘠,八角适生的“夏凉冬暖、土肥湿高”的热带南亚热带山原生态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八角生产力极低,不宜发展八角。
在玉林市选择八角造林地时,海拔高度是一个很关键的生态条件。
§4坡向坡位
在玉林市三大山脉的大南坡,应尽量避开台风和强光的干扰,选择阴坡或半阴坡的小地形;大北坡,应尽量避开寒流干扰,选择阳光较充足的半阳坡或阳坡小地形。总的来说,在适宜的海拔高度范围内的高湿静风区和低海拔地段,阴坡比阳坡好;在较高海拔地段,阳坡或半阳坡比阴坡好。
而坡位,会造成水、热、土、肥等主要生态因子明显的再分配,影响较大,一般下坡好过中坡、中坡又好过上坡;若坡面不长,坡度又较平缓的,其上、中、下坡各生态因子变化不大的,则坡位对八角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5、植被(植物群落)
植被,能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出立地条件的好坏,可作为选择造林地的重要依据。
在玉林市,适宜八角生长的海拔范围内,凡生长着的樟科、壳斗科、茶科等乔木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或生长着茂密的喜阴喜湿高草灌木丛地段。即凡是北热带、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或高密灌木草丛地段,都可选作八角造林地。忌选有硬骨草、雀稗、镰刀草等耐干旱草类生长的地段作造林地。
第二节整地
整地前,采伐迹地应进行清理和炼山。
为尽量减轻整地引起的水土的流失,减少投资和提高八角幼林地的自然植被覆盖率,八角的造林整地,宜采用块状或带状定点挖坎整地。
§1块状整地
在陡坡、坡面破碎或四旁植树,均应采用块状整地。按株行距定点挖坎,坎的规格一般50×50×40cm。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先回打碎的表土入坎底,后回打碎的心土放上面,留1/4坎不填土,挖“半明坎”。
§2带状整地
带状整地,又分水平阶梯整地和斜坡带状整地两种方法。
§2-1水平阶梯整地
此法适用于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先按行距定带,在带上本着“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的方法,筑成内低外高反坡水平阶梯带。阶梯带面宽&127;60&127;-70cm。然后照株距在阶梯带面上定点挖50×50×40cm“半明坎”。
§2-2斜坡带状整地
此法适用于坡度15°以上的坡面整地。先按行距定带,其带面(斜坡)宽50cm,带面上的土翻成块不打碎。然后照株距在带面上定点挖50×50×40cm的“半明坎”。
不论那种整地方法,最好在秋末冬初前完成,最迟也要在定植前一个月挖好坎。
全垦整地,水土流失严重,不宜采用。
第三节定植
§1初植密度
要求造林后第三年开花第五年投产的果用八角林,其每亩初植密度实生苗宜&127;34株(4×5m)-55株(3×4m),嫁接苗宜45株(3×5m)-67株(2.5×4m)。&127;宜疏不宜密;若要求造林后第三年投产的叶用八角林,每亩种实生苗220株(1.5×2.0m)-333株(1.0×2.0m)。一般不营造果叶两用林。
§2苗木出圃标准
一年生苗,高50cm地径0.7cm以上的健壮苗;
二年生苗,高100cm地径1.2cm以上的健壮苗。
§3起苗、浆根、假植
§3-1起苗
起苗前1-2天要让苗床充分湿透,用山锄挖苗,保证不伤苗并根系完整。边起苗边按苗木出圃标准依大小分为ⅠⅡ级,同级的每50株一捆进行浆根。凡不合了圃标准的苗木不能上山造林,应种回苗床继续培育。
起苗前1-2周,剪去苗木上全部的侧枝和1/2-2/3的叶片。长距离运输的苗亦可留苗高15-20cm进行截干。
§3-2浆根
使用生荒地的黄坭心土打浆,不能过浓或过稀,以苗根能粘上薄薄一层坭浆为准。拌浆时可加入少量磷肥和适量的3号(8号)abt生根粉。拌好浆后,&127;将捆好的苗木从根颈以下部位轻轻放入坭浆中,让根系充分粘上泥浆。浆好根的苗,集中放在避风阴凉处。运往造林地时,宜用稻草盖苗,以防风吹日晒。
§3-3假植
一般要求当天起的苗当天种完。种不完的要假植在近水边的造林地,次日起出苗再重新浆根、定植。
远处运来的苗,数量多,不能及时定植的,应及时假植,上山前再起出苗重新浆根。
§4定植
§4-1定植季节
八角裸根苗,春秋两季都可定植造林,以早春(1-2月份)春芽萌动之前最适宜。
§4-2施基肥
有机肥的施放方法:凡是用农家肥(猎、鸡粪)必须加适量(5-8%)的饼麸或磷肥充分拌匀沤熟后才能使用。每坎施有机肥3-5公斤。施放基肥时,先将坎内上层坭起出,坎内留1/2的坭,放入基肥与土拌匀,拉平踩实,再回泥入坎至坎面,并稍加踩实,随后定植。最好在定植前1-2周施肥。定植时,肥料不能直接与根系接触,要离苗根3-5cm为宜。
化肥(复合肥)的施放方法:当定植完毕后,将肥料均匀撒在坎内二侧,离苗根2-3cm的地方,再盖上一层2-3cm厚的松土即可。每坎施复合肥0.3-0.5公斤。
§4-3定植技术
采用“深坎定植法”。即定植后坎面低于地面3-5cm。此法定植点应尽量靠近坎上方,定植深度以松土盖过根茎2-3cm为准,若嫁接苗,覆土不能遮盖接穗切口,离3cm以上为宜。
定植时,坎内的泥土必须充分湿润。同时,凡苗根上的泥浆干白了的苗不能再定植,应作废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