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蓑蛾防治

2011/1/20 15:38:25

桉蓑蛾(A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Hampson)属鳞翅目Lepidoptera,蓑蛾科Psychidae。桉蓑蛾是棕榈科植物上为害较为严重的一类害虫,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明显加重。
1、桉蓑蛾雌雄成虫异型,雄成虫体长4~5mm,具翅;雌成虫蛆形,体长6~8mm,头小,足、口器、触角、复眼、翅膀均退化消失。桉蓑蛾各龄幼虫的头壳宽度之比为1个常数(约1.3左右)。幼虫利用咬碎的叶片营造护囊,并连带护囊移动。雄成虫一般取食花蜜水或露水。
2、桉蓑蛾在福州地区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6月为成虫羽化盛期,7~9月为害最为严重。幼虫共6龄,主要取食棕榈植物叶片来完成生长发育。在18~30℃温度范围内,该虫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符合线性回归模型。桉蓑蛾在浙江省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于3月开始活动,6月中旬幼虫孵化;第二代于8月中旬出现。
3、桉蓑蛾的种群动态与为害情况,
据调查结果显示,桉蓑蛾在海枣上的虫株率在72.5%以上,最高达到85.0%;虫叶率在盛发期时有78.1%。蒲葵上桉蓑蛾的为害情况,虫株率4月份最低,有65.0%的植株受害,峰值出现在9月份,虫株率有72.5%,虫叶率最高为64.8%。从总体上看,桉蓑蛾在海枣上的雌雄性比为1.0∶0.8;在蒲葵上的性比为1.0∶1 .3。
4、防治方法
桉蓑蛾对45%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最高,其LC50值为87.7118mg/L;。
即选择在幼虫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以傍晚喷药效果较佳。药物可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或20%抑食肼悬浮剂4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在进行药物防治的同时,可结合人工摘除害虫虫囊。

相关信息
  • 桉蓑蛾防治 2011-1-20
  • 茶绿鳞象甲防治 2011-8-05
  • 无患子藤壶蚧防治 2011-7-05
  • 竹柳卷叶蛾防治 2011-7-05
  • 枫杨丛枝病防治 2011-7-05
  • 松苗叶枯病防治 2011-7-05
  • 杉苗赤枯病防治 2011-7-05
  • 松杉苗猝倒病防治 2011-7-05
  • 樟修尾蚜防治 2011-3-07
  • 香泡潜叶蛾防治 2011-1-21
  • 竹小蜂防治 2011-1-21
  • 麻竹实生竹苗根腐病防治 2011-1-21
  • 麻竹煤污病防治 2011-1-21
  • 琴叶榕疫腐病防治 2011-1-20
  • 松突圆蚧防治 2011-1-20
  • 尾叶桉青枯病防治 2011-1-20
  • 松瘤病防治 2011-1-20
  • 松干蚧防治 2011-1-20
  • 尾叶桉茎腐病防治 2011-1-20
  • 竹白尾粉蚧防治 20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