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园竹种植技术要点

2011/1/17 14:37:30

一、立地条件选择
选择向阳避风的丘陵岗地,坡度15度以下,土壤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
二、竹母选择
竹母应选用1年~2年生,胸径2cm~4cm,生长健壮、无开花、无病虫害的竹株。竹母的鞭龄2年~3年,来鞭长15cm以上,去鞭15cm~20cm,留枝下高1m左右削梢,切口成45度,保留枝5盘~7盘,带宿土10kg左右。尽量以当地竹苗为佳,造林成活率高。
三、整地
全垦整地,开穴种植,种植穴60cm×60cm×40cm。
四、种植密度
株行距2m×3m或2m×2.3m。每亩111-133株。
五、栽植时间
10月~11月或翌年梅雨季
六、造林方法 
竹母浅栽,栽植深度宜以竹母宿土低于地表4cm左右,分层回土,踏实,浇足水,培土成磨菇形。
七、幼林管理
1、除草。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每年人工除草2次~3次。
2、施肥。造林后第2年~3年,在母竹和新竹周围块状施肥,每亩施腐熟的畜肥10kg~15kg或饼肥1kg~2kg。
3、浇水和排水。造林后及时进行浇水抗旱。浇水后进行一次浅松土,并覆盖一层稻草。平坦竹地,在竹园中每隔4m~6m,开一条排水沟;山坡竹地,每隔6m~8m,开一条水平避水沟。
4、留笋养竹。造林后第1年不留笋养竹;第2年每条鞭留种笋1株,一株竹母留种笋2株~3株;第3年后,再留较竹母多2倍~3倍的种笋。
5、钩梢。6月中旬~7月上旬,新竹展叶后进行钩梢,留枝12盘~16盘,视密度并打掉1.0m以下的枝条。
八、成林培育
1、翻地。5月中旬~6月上旬离竹母10cm~15cm进行第一次翻地除草,深度30cm。9月进行第二次浅削除草,翻地深度3cm~5cm。土层不深、肥力不高的竹园,每年秋末冬初加客土3cm左右。
2、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合理搭配,科学施肥。有条件的应施用笋竹专用肥。氮、磷、钾合理配方为5:2:3。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基肥:每年秋季,亩施厩肥、土杂肥等有机肥2000kg~2500kg。
笋前肥:1月中旬,亩施尿素30kg或腐熟人尿粪1000kg。
笋期肥:2月~3月上旬,亩施笋竹复合肥100kg。
行鞭肥:5月下旬~6月,亩施畜肥2500kg~3000kg,配施笋竹复合肥100kg,深施入土20cm。
孕笋肥:9月~10月,亩腐熟人尿粪1000kg,配施笋竹复合肥50kg~100kg,结合灌溉浇施。
3、浇水。秋末冬初,浇水抗旱。
4、留笋养竹
清明节前后一周是留笋养竹的最佳时间,应选近竹母1m范围内,粗壮无病虫的笋作种笋留养,每年每亩留养种笋300支左右,在竹园内分布均匀,留养种笋应增加20%的系数。竹林的合理结构为亩立竹度800--1000株左右,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立竹比例为3:3:3:1。挖去4年生以上老竹和部分4年生竹。
九、覆盖出笋
覆盖时间以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为好。材料采用砻糠、竹叶、稻草,覆盖前进行消毒。
方法:覆盖前在竹地上盖上有机肥料3cm~5cm,浇水渗透至30cm~40cm,盖上30cm砻糠或竹叶,或先铺10cm的稻草再加30cm砻糠,并将覆盖物浇水湿润。覆盖物必须在竹笋收获后清除移开竹林。
覆盖间隔期:同一地块不能连续覆盖,间隔期不低于2年。
十、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防治指标以下。引进竹母时,须经过植物检疫。采用翻地松土、科学肥水运筹、机械或人工除草、疏伐老竹、控制立竹度的营林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草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宜一药多治,提倡合理混用农药和轮换使用农药。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在发笋期间严禁使用化学农药。
主要病虫害防治见下表 主要病虫害 发生期 危害部位 防治方法 竹介壳虫 5月~9月 竹枝节部 1、用2.5%溴氰菊酯1500倍~2000倍喷雾。 2、受害严重竹株清出竹园烧毁。 竹小蜂 5月下旬~9月 竹小枝 1、 用5%高效大功臣(吡虫啉)10倍液注射竹腔,每株0.5ml~1ml。 2、 受害竹枝或竹杆,清除烧毁。 竹螟 6月中下旬 竹叶 1、 用2.5%溴氰菊酯1500倍~2000倍喷雾。。 2、 人工捕杀幼虫 竹蚜虫 4月下旬~5月 竹叶 用尿洗合剂(尿素+洗衣粉+水按4:1:400比例配制)喷浇发生部,或用10%大功臣(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1200倍喷雾。 竹笋夜蛾 4月上旬 竹笋 1、 加强竹林管理,及时拨除禾本科杂草。 2、笋期及时挖除虫蛀笋。 竹丛枝病 — — 1、 强竹林管理,及时挖除病竹、病枝。 2、 不用带病竹母造林。 竹煤污病 — — 1、 消灭蚜虫和介壳虫。 2、 疏伐老竹,降低立竹量。 竹杆锈病 — — 1、加强竹林肥培管理,控制立竹密度。 2、刮锈后用沥青、煤油合剂涂患处或涂柴油与粉锈宁合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