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竹林培育技术

2011/1/19 20:02:33

新竹林建成后是否能安全而迅速地成活、成林和成材,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竹的培育。加强抚育管理,可以实现三年成林、五年成材,粗放管理将是“千年不死, 万年不发”的僵苗结局。因此, 加强抚育管理,集约经营是提高竹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1、护笋养竹。新竹林建造后, 应严禁在林内放牧, 笋期要特别看护, 不准挖笋、剥笋, 及时防治病虫害。


  2、扩塘补植。为加速竹鞭地下行走, 在造林1至2年内进行扩塘, 并及时补缺。


  3、适时灌溉。竹林林地水分状况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加强水分管理对成活和生长极为重要,尤其栽培后的第一年春天,多数地区春季干旱突出,必须进行灌溉。


  4、松土除草。新造竹林,竹株稀疏,光照充足,灌木杂草易滋生, 应尽早清除,保护生长,每年松土除草进行2—3次。


  5、施肥培土。每亩每年施用化肥15公斤左右, 重点施农家肥, 采用以草代肥,割草埋青来解决。


  6、清园保健。按照去小留大、去老留幼、去弱留强、去劣留优的原则, 以加速成林, 提早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