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虫害之竹毒蛾防治

2011/1/20 14:31:05

竹毒蛾主要有刚竹毒蛾和华竹毒蛾,均属鳞翅目毒蛾科,是竹子的主要害虫,为害龙竹、慈竹、绵竹、苦竹、毛竹和金竹等。幼虫取食竹叶,成竹受害后严重影响发笋,并造成竹子材质变脆,降低竹材的使用价值。
形态特征
刚竹毒蛾成虫雌虫体长13毫米,翅展约36毫米。体灰白色,复眼黑色,下唇区黄色或黄白色,触角栉齿状,灰黑色。胫板和刚毛簇淡黄色。前翅淡黄色,前缘基半部边缘黑褐色,横脉纹为一黄褐色斑,翅后缘接近中央有一橙红色斑,缘毛浅黄色。后翅淡白色,半透明。雄蛾与雌蛾相似,但体色较深,翅展约32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浅黄色,前缘基部边缘黄褐色,内缘近中央有一橙黄色斑,后翅淡黄色,后缘色较深,前后翅反面淡黄色。足浅黄色,后足胫节有1对距。卵鼓形,边缘略隆,中间略凹。白色,具光泽。直径约1毫米,高约0.9毫米。初孵幼虫长2-3毫米,灰黑色,老熟幼虫体长20-22毫米,淡黄色。具长短不一的毛,呈丛状或刷状。前胸背面两侧各有1束向前伸得灰黑色丛状长毛,1-4节腹部背面中央有4簇桔黄色刷状毛,第8腹节背面中央有一簇橘黄色刷状毛,腹部末节背面有1束向后伸得灰黑色丛状长毛。茧长椭圆形,长15毫米,丝质薄,灰白色,附有毒毛。
发生规律
刚竹毒蛾1年3代,虫态不整齐。以卵和初孵幼虫越冬。2月中旬越冬卵开始陆续孵化,2月中旬卵孵化完毕,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3月上旬至4月下旬幼虫大量取食。幼虫5月中旬至5月下旬化蛹结茧,6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并大量取食,7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结茧,8月中旬位羽化盛期,8月中旬位产卵盛期。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第二代幼虫期,9月幼虫大量取食为害猖獗,10月中旬为羽化盛期。12月上旬出现第三代幼虫,此时的幼虫和未孵化的卵开始越冬。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防治方法
(1)采用人工摘除虫茧以及灯光诱杀成虫的方法进行防治。刚竹毒蛾绝大部分茧结于竹竿背阴面,切分布集中,把镰刀捆绑于竹竿上,用人工刮除虫茧比较方便,对降低冲口密度,减轻为害,有一定作用;
(2)由虫株率50%以上,冲口密度100头/株以上的受害竹林采用氯氰菊酯加马拉硫磷混合粉剂防治,高龄幼虫以及虫口密度大的受害竹林每公顷喷药22.5千克,低龄幼虫以及受害较轻的竹林每公顷喷药15千克;或用阿维苏云粉剂每公顷300克加中性载体10千克喷粉防治。成虫期黑光灯诱杀能杀死大量成虫。
(3)4-5月份是华竹毒蛾越冬成虫羽化、产卵孵化期,刚竹毒蛾越冬代幼虫期。可按每亩施放2-4个白僵菌粉泡。
(4)喷烟防治。大发生时,按每亩用2.5%溴氰菊酯15-30克,或10%速灭菊酯乳油75-150毫升,加柴油2250-6000毫升,用喷烟机喷烟防治,以迅速降低虫口,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