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小区绿化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竹子常见病害防治
2011/1/20 14:31:07
1.竹水枯病
水枯病发生在浙江、福建等地区为害毛竹、刚竹、淡竹,受害竹林常成片枯死。福建永泰县,1956年前,有5,000hm2竹林,曾遭受水枯病的为害。
水枯病开始时,竹梢有部分叶子卷缩,变为枯黄至淡红,最后成灰白色脱落。小校逐渐枯死,并向下部小校扩展,致使全株枯死。夏季枯死的竹子,节间有水,色黄而气臭。在2~3m高的节间贮水量最多,近地面节间则较少。秋季枯死的竹子,节间贮水少,或没贮水,有灰褐色斑点。
浙江在2~3月份开始发病,福建全年都有发生,但以5~8月,尤以大小暑期间枯死最多。病株先是零星分散的,后逐渐蔓延扩展成片枯死。病竹从开始发病到整株枯死。一般在向阳坡,竹林稀疏、土壤干燥的地方发病多。在荫郁的山窝、竹林茂密、湿度大的地方发病较轻。砍伐不合理和不抚育管理,使竹林生活力逐渐下降,减弱了抗病能力.
防治方法:
应加强抚育管理和合理砍伐。发病后要及时在病区(病竹)四周(距枯死竹梢远)开沟隔离,以防其继续蔓延扩展。
2.竹笋腐病
丛生竹竹节育苗时为害尖梢嫩叶,发生褐斑腐烂。
防治方法
(1)不选蔬菜、松、杉地作苗圃地,基肥要腐熟。用2年生健壮竹节育苗。
(2)发现叶尖,笋尖已腐的竹笋,要立即从基部剪除。
(3)出苗后(或发病初)即喷50倍波多液或高锰酸钾,每10天1次,直至竹苗生长健壮为止。
3.竹苗生枯病
竹苗茎部受病害,褐色,竹苗枯死。发病时间:出苗1~2月内。
防治方法:
(1)不选蔬菜、松、杉地作苗圃竹苗圃。
(2)施用苏化911或苏农6401,用药量3.4kg/1,000m2按卫:200~300比例和细土拌匀,垫于苗床上复种,或用敌克松0.3~0.5/1,000m2,与20~30kg细土拌匀复种。出苗后发病初撒于床面,每1,000m2/30kg左右。可施用种子重量的0.2%~0.3%退菌特或0.2%苏农6401拌种,或施用0.5%敌克松先拌10~15倍细土,再拌种播下。
4.毛竹苗麻点病
危害部位及特征:叶部散生芝麻大小的褐色斑点。发病时间为生长期。
防治方法:
发病期可试喷1:100~150波尔多液2~3次。
5.毛竹枯梢病
枯梢病发生在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地。毛竹发病后轻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枯梢病常发生在1年生新竹上,最初侧枝叶色逐渐变黄至棕黄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落,枝梢枯死,以至全株枯死。在枯枝基部上往往可看到红褐色舌状斑块,引起校梢死亡或整竹枯死。枯死的竹秆材质变脆,利用价值低。
浙江最早发现毛竹枯梢病,7月上旬,8~9月下旬为盛发期,随后气温下降,发病速度渐缓慢。从历年流行情况看,在发病区,凡遇7~8月份高温、干燥的年份,此病就会大流行。毛竹枯梢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引起的。病菌为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咏球菌属的竹咏球菌(CeratosphaeriaphyllostachydisZhang)。
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结合竹林砍伐和钩梢,把已感染枯梢病的竹株或竹梢砍除,将带病的竹、校及时烧毁。不要用病竹枯枝做篱笆等。
(2)7~8月份发病盛期,应加强调查,发现新竹枝叶枯黄,竹秆节部出现褐色病斑,应及时在发病部位以下1~2节处钩去竹梢,以免病害继续蔓延,造成整株枯死。
(3)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新竹展叶时起每隔15天喷1次。
(4)严格检疫,不要从病区调运母竹。
6.毛竹烂脚病
毛竹烂脚病又称基腐病。主要危害当年出土的毛竹嫩竹。新竹基部的小病斑迅速连合成大块状斑。当病斑包围竹秆一圈时,病竹便枯死。轻度发病则竹秆基部留下伤疤,易风折。
毛竹烂脚病的病原菌有2种:一种是尖孢镰抱(Fusaiumoxysporum),另一种是茁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
在江苏发生在5月初,当竹笋约1.5m左右,笋津开始解脱,如遇降雨,在离地第3~4节处发病。雨水与发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防治方法:
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展叶时起每隔15天连续喷2~3次。
7.竹丛枝病竹扫帚病
竹丛枝病又称雀巢病、扫帚病。已发现危害刚竹、淡竹、苦竹及哺鸡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发现。在浙江、江苏、河南、湖南、贵州等地均有发生。
病竹生长衰弱,只有个别校发病,病枝细弱,叶形变小,有的病枝节数增多,延伸较长。病枝的侧枝丛生,丛生枝节间缩短,叶退化成鳞片状,其顶端叶梢内,在5~7月间,有白色米粒状物,即病菌的分生抱子器。秋后病校多数枯死。病竹数年内全部枝条逐渐发病。最后全株枯死。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Aciculosporiumtakemiyake)。病菌可通过抱子经风、雨水等传播,也可经带病母竹传播。竹丛枝病在衰老、郁闭度高或管理差的竹林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
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砍伐老竹,保持适当的密度。并进行松土、施肥,以促进竹林生长旺盛。发展新竹林时,应从无病竹林中选取母竹。发病初应及早砍除。
8.竹秆锈病
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下图)。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发现。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都有发生。竹秆被害后,材质变黑发脆,影响工艺价值。发病重的竹子可能枯死。被害重的竹林,生长衰退,发笋减少。病害多发生在竹秆的中下部或基部,有时小枝上也发生。6~7月间,受害部分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粉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夏抱子堆),成椭圆形或长条形。到11月~第2年春产生橙褐色如天鹅绒状,着生紧密,不易分离,呈革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冬抱子堆)。这黄褐色垫状物脱落后,竹秆发病部位成黑褐色。
庆后且言自中的一种桥苗(Stereostratumcorticioides(Berk.etBr)Mang)。
病菌通过抱子随风传播。竹秆锈病在生长过密和经营管理不善的竹林内较易发生。病害都发生在2年生以上的竹子上,当年生的竹子未见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竹林经营管理,合理砍伐,不使竹林过密,也可减少病害的发生的机会。
(2)发病轻的竹林,应及早砍除病竹,烧除病部,以免病菌继续蔓延传播;发病重的竹林喷0.5~1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效果较好。
(3)6~10月间于竹林内喷1度(波美)石硫合剂或100~150倍的敌锈钠。
(4)每隔10天左右,用25%可湿性粉500倍液,50%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射2~3次。
9.竹黑粉病
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水竹、箭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发现。在江苏、浙江、江酉、福建、台湾、河南、陕西、云雨和贵州等地区竹林中都有发现。
发病重的竹林影响发笋。笋被害而枯死。病害主要发生在新枝梢上,偶有侵害较老的茎,也能为害笋。4~5月间竹子新枝生长期,被害嫩枝顶端稍肥大,外部包着的叶鞘带淡紫色,以后随着新枝梢的伸长,叶鞘开裂,露出黑粉。发病部(黑粉)逐渐向下延伸,有的使整个新校受害枯死。被害校常形成丛枝(但没有丛枝病形成的丛枝明显)。每年发病1次。弱笋也易发病,受害笋的顶端数节密生黑粉(大竹续内),常因此而败退。
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黑粉菌(UstilagoshiraianaP.Henn.)病菌抱子由风传播。黑粉病在经营管理不善的过密竹林中容易发生,尤其在生长细弱的竹林内,细弱的笋也易被害。
防治方法:
加强竹林的经营管理,适当砍伐,以促使竹林生长旺盛,可减少发病机会。如竹林内出现少数竹株发病时,应及时砍除病竹(最好在黑粉飞散前),并把有黑粉的小枝烧毁,以免蔓延。
10.竹煤病
竹煤病发生较普遍,各种竹子都可能发生。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及小枝上。开始时,叶片正面有黑色煤污状斑点,形状不规则,后扩展使整个叶表面布满黑色煤污层,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病叶常易脱落,致使竹林生长衰弱。
竹煤病由蚜虫或故壳虫的为害而引起。蚜虫和阶壳虫的分泌物正是煤病菌的营养来源。因此,蚜虫或协壳虫的为害常伴随有煤病的发生。在生长细弱而稠密的小竹上常易发生。引起竹子煤病的是真菌中的多种煤污病菌,其中以Meliolasp.为主。病菌可以通过风、雨水及昆虫传播。
防治方法:
防治煤病应以消灭蚜虫和蚊壳虫为主,如用乐果等可防治蚜虫及价壳虫的若虫,松脂合剂可防治以壳虫,石硫合剂可杀死故壳虫的若虫。适当的砍伐使竹林通风透光较好,就可大大减少发病的机会。
11.竹赤团子病
竹赤团子病又称竹肉病(下图)。已发现为害刚竹属及刺竹属等竹种,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贵州等地区荷有发生。
竹赤团子病发生在小枝上。春天小枝叶鞘膨大破裂,出现灰白色小块,质软,颜色也逐渐变黄至赤灰色。以后继续膨大,成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块状物,直径2~4cm,表面肉质,粉红色。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ShirariabambusicalaP.Henn)病菌通过抱子经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1)竹赤团子病多半发生在生长过密的小竹上,应适当疏伐,减少竹林密度,加强抚育管理,促使竹林生长旺盛,可减少发病机会。发病后剪下病枝烧掉。
(2)喷石硫合剂。
12.竹黑痣病
竹黑病病又称黑肿病、竹疹病(下图)。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箭竹、刺竹、苦竹及慈竹等竹种。在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都有发生。
竹黑穗病发生在叶上。8~9月间叶表面产生灰白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纺锤形,颜色也逐渐变成橙黄色至赤色。第2年病斑表面产生黑色漆状小点(块),表面稍肿起。黑色小点(块)的边缘,病斑仍为赤色。发病严重时,一叶上可同时发生很多个病斑,病叶易枯脱落。引起竹黑穗病的病原是子囊菌,其中以黑德菌属(Phyllachora)中的几种为害病菌抱子经风传播。
防治方法:
(1)加强抚育管理,适当疏伐,使竹林通风透光,可减少发病。
(2)历年发病重的竹林可试喷1%波尔多液。
相关信息
□
竹子常见病害防治
2011-1-20
□
竹子病害之竹丛枝病防治
2011-1-20
□
竹子病害之竹水枯病防治
2011-1-20
□
竹子病害之竹疹病防治
2011-1-20
□
竹子病害之竹煤污病防治
2011-1-20
□
四季竹常见病害防治
2011-7-05
□
茶花常见病害防治
2011-6-02
□
龙柏常见病害防治
2011-1-21
□
金叶女贞常见病害防治
2011-1-12
□
广玉兰常见病害防治
2010-12-26
□
竹子病害之竹秆锈病防治
2011-1-20
□
大叶黄杨常见病害及防治
2012-4-18
□
紫薇常见病害及防治
2011-3-07
□
西洋杜鹃常见病害防治
2011-1-21
□
大王椰子常见病害防治
2010-12-30
□
紫荆常见病害的防治
2010-5-17
□
杜鹃花常见病害的防治
2010-5-17
□
红枫常见病害的防治
2009-3-31
□
雪松常见病害的防治
2009-3-30
□
贴梗海棠常见病害的防治
2009-3-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