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竹秆锈病(竹褥病)

2011/1/21 10:10:28


症状
麻竹竹秆锈病(竹褥病)一般发生在麻竹秆的下部和近基部。受害的竹秆材质变脆,降低使用价值。发病严重的竹林,麻竹秆的中、上部,甚至连小枝也能受害,造成整株枯死,最后导致竹林的衰败。
防治方法
①加强麻竹林的抚育管理,保持合理的竹林结构,密度不宜过大,以增强竹子的抗病能力。
②及时发现竹林中的患病植株,并砍除烧毁。
③对于留养在竹林内的轻病株,可在3月上中旬刮除病部的冬孢子堆及周围的竹青,疗效较好。
④3月份,用煤油或清漆涂于冬孢子堆上,可防止夏孢子堆的产生。⑤加强检疫,防止病株引入。
⑥5-6月份,用粉锈宁250-500倍液或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病竹,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次。

相关信息
  • 麻竹竹秆锈病(竹褥病) 2011-1-21
  • 二针松疱锈病(硬松干锈病) 2011-7-05
  • 药用植物油松(松香)针锈病 2009-4-02
  • 垂柳锈病 2011-7-15
  • 佛肚竹锈病 2011-4-20
  • 五针松疱锈病 2011-1-21
  • 三角枫锈病 2010-12-30
  • 海棠锈病 2010-8-29
  • 合欢锈病 2009-5-22
  • 油松锈病 2009-4-02
  • 秋海棠锈病 2009-3-29
  • 贴梗海棠锈病 2009-3-28
  • 桧柏锈病 2007-12-04
  • 北美松疱锈病菌(柱锈菌属病菌)防治 2011-1-20
  • 竹秆锈病 2011-10-24
  • 落叶松褐锈病 2011-7-15
  • 红松疱锈病 2011-7-15
  • 刚竹秆锈病防治 2011-7-05
  • 红松松针锈病防治 2011-4-27
  • 樟子松松针锈病防治 201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