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竹

2011/1/23 14:17:32

种名:孝顺竹
种拉丁名:Bambusamultiplex(Lour.)RaeuschelexJ.A.etJ.H.Schult.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簕竹属
属拉丁名:Bambusa
国内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野生或栽培。原产越南。
中国植物志:9(1):108
亚属中文名:孝顺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Leleba
族中文名:簕竹族
族拉丁名:BAMBUSEAETrin.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别 名:
  凤凰竹、蓬莱竹、慈孝竹
  分 布:
  原产于我国,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西南等省区,我园除有普通孝顺竹外,还有经驯化比较耐寒
  可以在江北以及湖南地区保持四季常青的“湖南孝顺竹”。
  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不甚耐寒。上海能露地栽培,但冬天叶枯黄。喜深厚肥沃、排水
  良好的土壤。
  形 态:
  丛生竹,秆高3-8m,径1-3cm。秆直立密生,稍端向外弯曲,形似花篮或喷泉,丛态优美。幼秆微被
  白粉,节间圆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刚毛。秆绿色,老时变黄色,梢稍弯曲。枝条多数簇生于一节,
  每小枝着叶5~10片,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叶表面深绿色,叶背粉白色,叶质薄。
  繁殖培育
  主要移植母竹(分兜栽植)为主,亦可埋兜、埋秆、埋节繁殖。
  变种:
  凤尾竹:比原种矮小,高约1-2m,径不超过1cm。枝叶稠密、纤细而不弯,每小枝有叶10余枚,羽状排列。
  用 途:
  可栽在道路两旁或围墙边缘作绿篱或丛植庭园观赏。竹秆丛生,四季青翠,姿态秀美,宜于宅院、草坪
  角隅、建筑物前或河岸种植。若配置于假山旁侧,则竹石相映,更富情趣。

相关信息
  • 孝顺竹 2011-1-23
  • 孝顺竹 2008-6-12
  • 孝顺竹的资料 2014-2-19
  • 橄榄竹 2008-8-29
  • 龟背竹 2008-6-28
  • 百合竹 2008-6-12
  • 炮仗竹 2008-6-12
  • 鹅毛竹 2008-6-12
  • 龟背竹 2008-6-12
  • 牛耳竹 2008-6-12
  • 青皮竹 2008-6-12
  • 棉花竹 2008-6-12
  • 钓鱼竹 2008-6-12
  • 美竹 2008-6-12
  • 龟甲竹 2008-6-12
  • 罗汉竹-人面竹--寿星竹 2008-5-28
  • 龟甲竹小百科 2014-2-19
  • 龟背竹的资料 2014-2-19
  • 泥竹的资料 2014-2-19
  • 美国竹柳生长习性 20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