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以施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必须经充分腐熟。2.施肥应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或环施或穴施、沟施,沟或穴深0.3~0.5m,沟施或穴施均应分布均匀,施肥位置每年应轮换。3.施肥量应根据树种及土壤肥份情况而定。4.施有机肥以土壤解冻后、树木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为宜。5.针叶类古树(如油松)应注意调节土壤的元素平衡,可增施松林中的菌根土或栎树腐叶土,也可施用专用菌根肥。6.叶面施肥应在生长季节进行。每年可进行2~3次叶面施肥,叶面施肥配比为氮:磷:钾=1:1:1,施肥浓度0.2~0.3%。叶面施肥宜在无风雨的傍晚进行。
5.4 病虫害预防
防治应采用综合治理方法,药物防治应以无、低毒药剂为主。
5.5 保 护
5.5.1 凡树体不稳或树体倾斜的古树,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或支撑。支撑部位要衬垫耐腐蚀性缓冲物,不得损伤树皮。
5.5.2 生长在地势高、空旷处以及高大突出的古树,必须安装避雷装置。
5.5.3 古树树体有树洞必须及时填充修补。修补树洞应先刮除腐烂部分,涂抹防腐剂。可使用聚脂类发泡剂和青灰、石膏、混凝土等材料填充。
5.5.4 严禁在古树名木上乱划乱刻或晒凉衣物;严禁向古树名木乱泼污水;严禁在古树名木旁挖土、取石;严禁在古树名木树冠下修筑建筑、堆积废土垃圾和架线。
5.6 濒危古树复壮
5.6.1 可采用复壮沟技术措施。具体方法如下:复壮沟应挖在树冠正投影边缘处,深80~100cm,宽80~100cm,长度和形状因地形而定;复壮沟添充基质应采用松、栎、槲树的自然落叶和紫穗槐、苹果、杨树等枝条,分层铺放;在松、栎、槲树的自然落叶中,60%的腐熟落叶40%半腐熟的落叶混合,并加少量氮、磷、铁、锰等元素;紫穗槐、苹果、杨树的枝条应截成40cm长,并扎成小捆,分为两层铺放,每层厚10cm,埋入地下;在复壮沟中,每隔5m设一个通气管或渗水井。
5.6.2 因病虫造成危害的,应查明病虫源,对症下药,及时根治病虫害。
5.6.3 因营养缺失造成衰弱的,要根据缺素情况,及时对症施肥,补充营养。
附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编辑:橄榄叶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