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尺蛾防治

2011/1/20 14:11:53

油茶尺蛾
拉丁学名:BistonmarginataShiraki
油茶尺蛾又叫油茶尺蠖
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
分  布:江西(武宁、修水、新建、宜春、萍乡、铅山、资溪)、福建、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台湾;日本。
寄  主:油茶、茶、板栗等。
危害状:被害严重时,常吃光叶片,造成果实不到成熟即脱落,。如连续二、三年严重受害,植株就会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灰褐色,体长13-18mm,翅展31-36mm。体躯粗短,体色灰白,杂有黑色、灰黄及白色鳞毛;一般雌蛾体色浅,雄蛾体色深。头小;复眼黑色有光泽;雌蛾触角丝状,雄蛾羽状。前翅狭长,外横线和内横线清楚,中横线、亚外缘线均隐约可见,较翅底色略深;后翅外横线较直,色与前翅同;前后翅外横线外侧附近到翅基枯灰色,外横线内侧及亚外缘线外侧黑褐色;前翅外缘上有斑点6-7个,外缘和后缘都生有灰白色缘毛;后翅较短小。胸和翅的腹面灰白。雌蛾腹部膨大,未端丛生黑褐色茸毛;雄蛾腹末端较为尖细。
卵:圆形,长约0.3mm。初产时草绿色,逐渐变为绿色,近孵化时为深褐色;卵块上覆盖黑褐色绒毛;卵块长18mm左右。
幼虫:老熟幼虫为枯黄色,并密布黑褐色斑点;头顶额区下陷。两侧有角状突起,额部具有“八”字形的黑斑两块;气门紫红色;胸、腹部红褐色;体长50-55mm。
蛹:纺锤形;长11-17mm;暗红褐色;头部顶端两侧有2个小突起;腹部末端尖细,具臀刺1根,先端分叉。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油茶树蔸周围疏松土壤中越冬。翌年2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交尾、产卵。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产卵盛期,3月下旬孵化出幼虫,6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后下树化蛹,越夏、越冬。
防治方法:
1、秋季结合垦复进行培土将蛹埋在2寸以下土中,使之不易羽化。
2、利用成虫假死性,于清晨进行捕打,或用灯光诱杀。
3、幼龄幼虫期可喷洒阿维菌素、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鱼藤精300-400倍液进行防治。
4、利用尺蛾的天敌——寄生蜂、寄生蝇、鸟类和菌类等防治。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每毫升1~2亿孢子的菌液喷杀2~3龄幼虫,灭虫率达90%以上。此外,鸟类中的大山雀、棕头鸦雀、白头鹎、鹑鸡、竹鸡等,寄生蜂中的姬蜂、土蜂等,都是油茶尺蛾的主要天敌。

相关信息
  • 油茶尺蛾防治 2011-1-20
  • 油茶软腐病防治 2011-1-20
  • 油茶炭疽病防治 2011-1-20
  • 油茶根腐病防治 2011-1-20
  • 油茶宽盾蝽防治 2011-1-20
  • 油茶赤叶斑病防治 2011-1-20
  • 油茶叶肿病防治 2011-1-20
  • 油茶象防治 2011-1-20
  • 油茶病虫害防治 2010-9-13
  • 油茶主要病虫害防治 2017-8-07
  • 油茶织蛾 2011-1-20
  • 油茶烟煤病的防治 2011-1-21
  • 油茶炭疽病及其防治方法 2017-7-31
  • 油茶叶甲的防治技术 2013-8-07
  • 油茶茶苞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2012-5-12
  • 油茶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要点 2011-1-20
  • 油茶病虫害 2012-9-12
  • 油茶茶苞病 2011-7-15
  • 油茶栽培技术 2011-1-19
  • 油茶嫁接的方法 2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