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苗木栽培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油茶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要点
2011/1/20 19:46:17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近年来,由于油茶良种成功选育,茶油市场看好,茶油加工水平提升,油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发展油茶产业,既能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又能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油茶病虫害是影响油茶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油茶速生丰产,做好油茶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现介绍我市油茶6种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要点,以供参考。
一、油茶病害
1、油茶炭疽病。是油茶林中最主要病害,在油茶栽培区普遍发生。病害发生后,引起严重落果、落蕾、枝梢枯死,甚至整株衰亡。各地油茶常年因该病减产10-30%,重病区可达40-50%。油茶果实被炭疽病菌侵染后,种子的含油量降低50%左右。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产量的最主要因素。
症状特点:危害油茶果实、枝梢、叶片。果实上的典型病斑为黑褐色或棕褐色圆斑。初期,果面上出现红褐色小点,后扩大,变为褐色至黑褐色,后期的病斑上轮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露水浸润和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颗粒状、粘质的分生孢子堆。一果可有一至十余个病斑,病斑扩展后可联合。嫩叶病斑多发生在叶间、叶缘,半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常有不规则轮状细皱纹,边缘紫红色。老叶病斑下陷,褐色,有时黑褐色,亦常有不规则、较稀轮纹,病斑边缘紫红色。春季嫩梢上病斑多在基部,呈舌状或椭圆形,褐色至黑褐色。夏、秋季以树基、树干、大枝上不定芽萌发梢的病斑占多数,症状同上,部位以中部居多。在2、3年生枝条上病斑为梭形、下陷的溃疡斑。大枝和树干上为轮枝状大型病斑,由外向内逐层下陷,木质部灰黑色。
影响发病的因素:林内湿度大的中等密度林内,如连季套种高秆作物,有利于病害发展。
防治方法:
(1)在普通油茶林,尤其重病区,选择抗病高产单株,就地繁育,及时推广。
(2)禁止从重病区调种;种子在果壳储藏或播种前,用0.2%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拌种处理。
(3)冬季之早春前,剪除病枝与带有病蕾、病幼果的小枝至病部以下1.5寸处;摘除病叶、病果。刮治大枝和干部病斑。刮口和工具经0.1%升汞水或75%酒精消毒,伤口涂敷波尔多液保护。
(4)结合抚育,抹除枝干上不定芽,剪除不定芽萌发梢。
(5)根据当地可能条件,喷药保护。一般在早春新梢生长后,喷洒1%波尔多液进行保护。6—9月果病盛发期,每半月喷一次1%波尔多液。此外,用50%多菌灵或50%特布津500倍液于10月底至11月初和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各喷一次,可减少病果率60%以上。
另外,近年来试验发现扑菌清、叶斑净和宝宁防治效果较好。
2、油茶软腐病。又名油茶落叶病,油茶产区都有发生,是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安徽省森林植物检疫补充检疫对象。
症状特点:油茶软腐病主要危害油茶叶、芽和果实。病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也可在叶片任何部位发生。病斑初呈半圆形或圆形,水渍状,在阴雨潮湿时,迅速扩展为黄色或黄褐色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不明显,叶肉腐烂,仅剩表皮,2-3天内病叶即可脱落。后期病斑上散生土黄色粒状物,在放大镜下呈白色钮扣状,是此病的明显特征。有时染病叶片也能悬挂在树梢上越冬。芽或嫩叶感病后,即可枯黄腐烂而死。果实发病后造成大量裂果和落果。干旱高温时,病斑开裂,裂口不齐,有纵裂、横裂或纵横开裂,后脱落。果实自发病到脱落,约经2-4周,一般自7月份开始落果,直至采收时仍有脱落。
影响发病的因素:油茶软腐病的流行与温湿度,立地条件,茶林的密度和郁闭度有密切关系。茶林密度和郁闭度大的林区容易发病,山凹、阴坡或排水不良以及抚育管理粗放的油茶林或苗圃容易发。
防治方法:
(1)营林措施。密度过大的油茶林要及时整枝修剪或疏伐,使林内通风透光良好。冬季清除病叶、病果,消灭越冬病原。苗圃地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并加强管理。
(2)化学防治。发病时喷洒1:1:12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加水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第一次喷药在春梢展叶后进行,以保护春梢叶片。雨水多、病情重的林份,5月中旬到6月中旬再喷1—2次,间隔20天左右。
3、油茶煤污病。又称煤病或烟煤病,油茶产区都有分布。茶林受害轻的影响油茶树生长,并造成落花落果,降低茶籽的产量和品质,重的枝枯叶落,终至全株枯死。
症状特点:受害油茶树枝叶上产生黑色煤尘状菌苔。叶上菌苔最初常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然后逐步扩及全叶以至叶的背面,并且逐渐增厚,厚度可达0.5毫米。菌苔表面粗糙,或呈绒毯状。在病菌分生孢子器盛发阶段,可见密生的鬃毛状突起物,高可达1毫米。在缺乏营养或环境不适的条件下,菌苔收缩干裂,可自叶面剥离。小枝上菌苔形态相同。有的煤污病的菌苔,初在叶正面呈黑色圆形霉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互相汇合覆盖整个叶面。
影响发病的因素:煤炱菌是植物枝叶表面的腐生物,由于阻碍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使植物受害。它们主要以蚧类、蚜虫、粉虱等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有时也可利用植物本身的分泌物。因此,在这些害虫为害的林分中,常同时发生煤污病。油茶煤污病经常流行于海拔300一600米的林分中,低山丘陵地区虽也常有发生,但一般不很严重。此外,林分密度过大以及处于阴坡和山窝等处的林分也较易发病。
防治方法:
(1)营林措施。油茶煤污病的防治首先应加强油茶林的抚育管理,及时间伐和修枝,保持适当的密度,使林内通风透光,既有利于开花坐果,又可减轻发病程度。初开始发病林分,诱病昆虫和煤污病大都出现在个别或局部枝叶上,可及早除去这些病虫枝叶加以烧毁,以免扩散蔓延。
(2)化学防治。发病后,喷施石硫合剂,夏季用波美0.5-1度液,冬季用波美3-5度液,对煤污病有良好灭杀效果,但对蚧类害虫的效果稍差。如蚧类发生严重,可喷松碱合剂12-20倍液。
二、虫害
1、油茶毒蛾。又名油茶毛虫、毛辣虫、茶辣子,油茶产区均有分布。
为害情况:幼虫取食叶片,吃光后也取食嫩树皮和幼果等,使油茶枯死或大量减产。
形态特征:雌蛾体长10-13毫米,全体黄褐色,雄蛾体长7毫米,全体黑褐色。卵乳黄色,球形。卵块外有黄色茸毛覆盖。幼虫体长11-20毫米。第4-11节两侧各有黑瘤突起两对,背上一对较大,瘤上簇生黄色毒毛。
生活习性:安徽1年2代,以卵越冬。幼虫常聚集为害,在树干附近土中或在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产卵在叶背中脉附近,覆有乳黄色绒毛。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越冬卵期结合茶籽收摘进行人工摘卵。此外,进行油茶抚育、蛹期垦复也有一定效果。
(2)生物防治。4月中、下旬每亩用1.5-2万亿白僵菌孢子喷雾或含孢量100亿/g白僵菌原粉lkg喷粉防治幼虫。
(3)化学防治。4月底5月初、7月底8月初,可用0.2%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烟草水防治:烟草叶0.5kg,加水30kg或烟筋0.5kg加水10kg,浸一天,用时加1-2斤生石灰喷洒;用肥皂水浸泡幼虫,将肥皂或棉油皂切成薄片,用少量水煮溶,加水(不能用井水)配成150~200倍液,将有虫枝叶浸入肥皂水内,随即取出,杀虫率可达100%。
2、油茶尺蠖。又名相思叶尺蝶、量尺虫、吊丝虫,是油茶的主要害虫。各油茶产区均有发生。
为害情况:危害叶片,为害严重时,常吃光叶片,造成落果。如连续受害二、三年,则全株枯死。大发生时可将成片油茶树叶吃光,受害部形似火烧,造成果实早落。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8毫米,灰褐色。幼虫体长可达54毫米,黄色,杂生黑褐色斑点,头顶有显著的三角形凹陷。蛹棕黑色,椭圆形,头顶两侧具有刻纹的耳状突起2个。
生活习性:1年1代,以蛹在茶蔸附近疏松潮湿土面及枯技落叶层中越冬,翌年2、3月成虫羽化。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产卵于枝干上,至4月中旬孵化,幼虫6月上旬开始陆续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①挖蛹。油茶尺蛾蛹期长达8个月,可在秋、冬季结合复垦挖蛹,把翻出土面的蛹直接杀死,被翻入土内的蛹不易羽化出土。②培土埋蛹。蛹多分布在树蔸附近,未经复垦的茶山可采取盖上16.5-23cm厚的土,用锄打紧,使成虫羽化后不能出土。③捕蛾刮卵。成虫飞翔力弱,易于捕捉;卵产在树枝的干阴凹面,粘附不紧,容易刮下。④捕捉幼虫。4-6龄幼虫抗药力强,药杀效果差,可人工捕捉。
(2)生物防治。用苏云金杆菌含孢子数0.5亿-1.0亿/ml的菌液防治3-4龄幼虫;用松毛虫杆菌含孢子数0.5亿-0.7亿/ml的菌液防治4龄幼虫。
(3)化学防治。幼龄幼虫期可喷洒阿维菌素、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鱼藤精300-400倍液进行防治。
3、油茶象。又名茶籽象鼻虫,是为害油茶籽实的主要害虫。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省。
危害情况:成虫和幼虫均为害茶籽,但以幼虫蛀害较严重,造成落果,并引起油茶炭疽病,为害籽仁,使油茶严重减产。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11毫米,黑色。卵黄白色,长椭圆形,一端稍尖。幼虫体长10-20毫米,多为金黄色。蛹长9-11毫米,黄白色。
生活习性:一般2年1代,跨三个年度,世代重迭。成虫喜荫,有假死性。
防治方法:
(1)营林措施。一是选择抗虫较强的早熟品种和迟熟类型的紫红球、紫红桃等为籽种,并培育新的抗虫品种;二是冬挖夏铲,林粮间作,修枝抚育,以降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
(2)物理防治。一是定期收集落果,以消灭大量幼虫;二是在成虫发生盛期,用盆或瓶盛置糖醋液,诱杀成虫;三是摘收的茶果堆放在水泥晒场上,幼虫出果后因不能入土而自然死亡。也可堆放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幼虫出果入土,第2年放水灌田,也可淹死幼虫。
(3)生物防治。在高温高湿的6月用白僵菌防治成虫。
(4)化学防治。在4-7月成虫盛发期,用绿色威雷200-300倍液于成虫羽化前喷1次。
相关信息
□
油茶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要点
2011-1-20
□
油茶主要病虫害防治
2017-8-07
□
柠条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2010-12-30
□
桂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7-8-16
□
银杏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2012-5-03
□
油茶病虫害发生的条件
2011-7-05
□
板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2012-5-12
□
金边黄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2017-7-28
□
银杏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7-8-14
□
桂花主要病虫发生及防治
2017-8-02
□
桂花主要病虫的发生及防治
2019-8-27
□
油茶病虫害防治
2010-9-13
□
吴茱萸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无害化治理技术
2011-7-05
□
秋季花卉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3-10-15
□
花木秋季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010-5-30
□
枣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1-3-12
□
秋季树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017-7-28
□
秋季花木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7-7-30
□
紫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013-12-11
□
红叶石楠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012-9-0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