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花木的配置法

2011/1/21 19:08:24

庭院花木的配置法
一)庭院花木的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有木本、藤本、水生等多种类型,其相互配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1、要满足庭院功能的要求
2、园林植物造景要与园林绿地总体布局相一致,与环境相协调
  在规则式庭院中,多用对植、行列植景观;在自然式的庭院园林绿地中,则多运用植物的自然姿态进行自然式造景。如在大门、主干道、
整形广场、大型建筑物附近,多用规则式植物造景;在自然山水园的草坪、水池边缘,多采用自然式的造景。在平面上应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
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轮廓线;在树林中要注意透视线,总之,要有植物景观的总体大小、远近、高低层次效果。优美的园林植物景观之
间是相辅相成的。园林艺术构图要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缓慢过渡,相互间又要形成对比,以利观赏。
 
3、根据园林植物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因地制宜选择适当植物种类
  庭院绿化要选择易活、耐修剪、抗烟尘、干高、枝叶茂密、生长快的特性,山地绿化要选择耐旱植物,并有利于山景的衬托;水边绿化要
选择耐水湿的植物,要与水景协调。
4、要有合理的密度
植物的密度大小直接影响绿化景观和绿地功能的发挥。树木造景设计应以成年树冠大小作为株行距的最佳设计,但也要注意近期效果和远期效
果相结合。采用速生树与慢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相互搭配,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下创造复层绿化。
 
5、全面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香形的统一对比
  植物造景要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
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使园林绿地的各个分区地段突出一个季节的植物景观。在游人集中的地段应四季有景可赏。植物景观组合的色彩、芳
香、个体、叶、花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某一个方面,以免产生杂乱感。



二)庭院花木的具体配置
  一般来说庭园的面积都较小,每个局部绿化都关系到庭园的全局,因此,庭园中的每个局部绿化都需要认真对待。现就庭园的园门、园墙
、园路、水景、叠石、草坪、花坛、花境、花台、树木组景、垂直绿化、阳台、凉台绿化、屋顶花园等各方面分别叙述如下。


1、园门的绿化
每个庭园都有大小不同的出入口即园门。园门对庭园空间的组合分隔、渗透、造景等都有重要作用。由于园门是进出之处,位置显露,因此,
门的绿化最引人注目。由于主人生活习惯、性格不同,所以门的绿化布置形式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性格开朗的主人习惯用显形布置,可以
让外面行人观赏到庭园内部景观;性格内向的主人习惯用隐形布置,不希望外面行人一目了然于内景。园门的绿化在保证出入方便的原则下,
注意内外景色的不同,采用收或放的手法,以增加风景层次深度,扩大空间;还要注意对景、框景的创造。
  
园门绿化常与绿篱、绿墙相结合,其形式很多:
第一,直接用分枝低的龙柏、按柏、珊珊树等为主体,其内部用木材或钢材作骨架,再将常绿树的干、枝绑在骨架上,加以造型修剪,即可创
造生动活泼的绿色门景,它具有一年四季常青的效果,并富有生命力。
第二,与园门建筑相结合进行,将有生命的花木材料与建筑材料相结合创造景观,如将绿色植物栽到装土的空心门柱上,或者让其下垂,或者
在上三面创造观花、观叶门景。要注意门柱的高度,最好使自毛吸管水可以达到植物的根部,否则就要自注意浇水或直接选择耐旱的植物品种
;也可以用盆栽的形式直接放在门柱之上、或门的两侧;也可以在门柱基部设立花台把花木栽在花台之中。
第三,垂直绿化的形式,用钢铁、竹、木、水泥等作出门架,在其两旁种植攀缘植物。绿化南向的门前,可以均衡配置草本花卉及花灌木;北
向的门前比较阴冷,通风差,绿化时应种植乔木,以利通风和夏季遮荫;边门、侧门,或后门东向、西向的园门都可在门前场地上栽植落叶乔
木或建立垂直绿化的屏障。
  
总之,门的绿化要简洁、朴素、自然。园门绿化要有明显的季节感,花与门色彩对比要强烈,选择的花木,花期要长,花型要小。


2、园墙的绿化
为了创造安静、卫生、美化的生活空间,或者由于安全的需要而在外围设立各种式样的园墙,借以创造层次丰富、小中见大的庭园景观,既可
独立成景又可与其他要素结合创造各种景观。园墙的形式很多,如砖墙、石墙、树墙、花墙、挡土墙等,其中以树墙、花墙为佳。
A、树墙
  在庭园的外围或建筑物周围常用生动的珊珊树、女贞、黄杨等木本植物绿化并形成墙的效果称为树墙。树墙和砖、石、水泥墙一样具有分
隔空间、防尘、隔音、防火、防风、防寒、遮挡视线等效果,而且管理方便,经久耐用,可创造生动活泼的造型,具有独特的山林景观效果。
  根据庭园的功能性质的不同,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树种。为了防风、防火、防尘等可用较高的或自然的不透式树墙形式;为了观赏庭园内部
的景观,可用较矮的树墙,即绿篱,或者用半透式的树墙:为了加强防卫等特殊功能的需要,可用香圆、拘骨、藤本月季、云实、木香等具有
刺的树木作绿墙。作为树墙的树种应具有生长健壮、容易管理、抗病虫害强的特点,如香园、三角枫、女贞等;在遮荫处可选择石楠、珊珊树
、据子花等较耐荫的树种;在迎风口应选择深根性、抗风、抗寒能力强的柏树、山植等树种;整形的树墙要选用耐修剪的树种,如龙柏、扇骨
木、珊珊树、火棘、女贞、水蜡、山茶、石楠、木樨等。
B、花墙
  很多庭园的园墙用水泥、砖石、铁栅栏等建筑材料做成各种花墙,尽管花墙建有各种花格、花窗和各种不同的造型,但是它毕竟还是无生
命的建筑物,不能起到净化空气和改善环境的作用。要想弥补这些缺点,最好在墙旁用紫藤、凌霄、常春藤、木香等藤本植物进行绿化,使墙
面披以绿色外衣,生气倍增。美丽的花木翻越墙头,也美化了园外环境。
  如果是粗糙的水泥拉毛墙面,可在墙下土地上种植带有吸盘的藤本植物,如爬墙虎、五叶地锦、常春藤、扶桑、薛荔、凌霄、络石等,使
之爬在墙上成为自然的墙罩,不仅美化墙面,还可防止风雨侵蚀、日光曝晒的作用。在光滑的墙面上,如果创造绿色的花纹,则可用竹、木条
或者铁丝花架装在墙面上,再引种葡萄等藤本植物攀缘而上,不仅形成绿色花纹图案和绿色的墙罩,而且富有季相的变化。向阳的墙面可选用
爬山虎、凌霄等;背阳的墙面可选用常春藤、薛荔、扶芳藤等。如果墙面高大可选用爬山虎、五叶地锦、青龙藤,如果墙面矮小可选用扶芳藤
、薛荔、常春藤、络石、凌霄等。
C、挡土墙
  为了防止雨水的冲刷,在高低相差比较大的土坡处,可以用水泥、砖、石等材料适当设置挡土墙。在其上方土坡可种爬山虎、迎春、素馨
等以覆盖表土及岩石;在挡土墙(护土坡)的下方种根系发达、校叶茂盛的薛荔、络石、金银花等,用下挂、上爬的形式进行绿化;也可分为
不同的高低层次,创造半面立体花台的形式,在每一个层次花台上,配置相类似的花灌木,借以表现群体的特色。不论是花墙还是挡土墙,用
藤本植物绿化时,将藤本植物种在墙基附近15厘米外100厘米内,每株相距1.5米左右。土壤深度约50厘米左右。种植时使梢头向墙面伸展,以
利藤本植物的生长及平时管理。


3、通道、园路
  为了行走的方便,庭园中都有不同宽度级别的道路,它联系着前后门及院内各房舍。园路应是庭园中景观的一部分,通过平面布置,通过
高低起伏、材质、色彩、绿化的配置来体现庭园的艺木水平,所以园路不仅有交通功能,还有散步赏景的作用。从房门到大门口的主干道叫通
道,庭园内的散步小路称园路,另外还有上下坡的台阶、坡路或平台等。
A、通道
  通道既是街道景观,也是联系街道和房门的桥梁。绿化通道要保证行走方便,又要使行人产生舒畅的感觉。目前由于建筑面积较小,所以
通道也较狭窄。为了有利于排水,必须使通道高于马路或用坡度很小的斜坡路。
  造景通道路面的材料很多,如自然石、水泥板、红砖、瓷砖等。北向的通道光线较差,其旁可种植阴性低矮的花木,使光线不良的通道具
有明亮感;向南的通道光线明亮,要使院子显得生气勃勃,可在通道两旁或一边栽植各种阳性花木及带状的花境。并选用红、黄色的花,给人
以温暖、热情和欢迎之感。
B、园路
  庭园中的小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绿化后还有观赏性,还能引人散步。路面铺装材料很多,吉日小草、石头、石板、瓦片、水泥、天然J石
头等。路面的铺装应与庭园环境相协调。路面及两旁的绿化可用草坪、花境、树丛的形式布置,例如草坪上的飞石路面,其飞石块大小可选用
40厘米×50厘米×15厘米。一般用60厘米间距排列,每块飞石之间留有10~20厘米的缝隙,有小草自然生长。
  园林植物造景是按照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合理配置创造各种优美景观,以充分发挥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它是园林
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首先是各种植物之间的配置,如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及意境的创造等;还有园林
植物与园林中其它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它关系到城市园林绿地功能的发挥和整个市容艺术水平的高低。其类型
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式和规划式两种。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如孤植、丛植、群植树木
等等。规划式配置,多以某一轴线为对称或成行成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