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栽植环境与适地适

2011/1/24 10:36:27

一、适地适树的含义
适地适树,通俗地说,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选用树种的具体化。也就是使树木生态习性和园林栽植地生境条件相适应,达到树和地的统一;使其生长健壮,充分发挥其园林功能。因此,适地适树是园林植树的基本原则。
地和树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二者之间,不一定也不可能永远绝对的融洽和保持长久的平衡,只要求基本部分相适应,达到一定的园林功能效果。例如颐和园万寿山上的侧柏,山上部和山脊的侧柏多呈灌丛状。从林业角度不一定符合木材生产要求,但已达到以常绿色衬托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的园林目的,也并不排除在基本适应的前提下,某些部分或阶段不适应的矛盾。这些可以通过人为栽培措施加以改造和调节来解决。因此适地适树又是能动的。但人为措施的能动作用又应受技术和经济条件所制约。既不能不看到可能扩大栽培的条件,也不能盲目乱引。
二、适地适树的标准
园林树木适地适树虽然是相对的,但也应有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与造林有所不同;它是根据园林绿化的主要功能目的来确定的。从卫生防护、保护环境出发,在污染区起码要能成活,整体有相当绿化效果,对偶尔阵发性高浓度污染有一定抗御能力。以观赏为目的者,要求生长健壮、清洁、无病虫害,供观赏的花、果正常。即使以某种特定艺术要求为目的,如为表现苍劲古雅或成桩景式的树木,其营养代谢应是平衡而稳定的并能维持较长寿,就算达到园林适地适树的标准。
三、园林树木种植设计的科学性
由于园林有多方面的功能,尤其有景观上的要求,但园林树木种植设计的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生态等科学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设计时,既可以先从景观出发,按树选择适合地点或加以局部改造。例如,在湖岸、提边要想达到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除考虑桃红柳绿在物候上相配合选择具体种类外,还应考虑耐水能力问题和柳对桃的遮光问题。对水位及其季节变化必须首先考虑:桃是很不耐水浸的,季节性短期最高水位,似乎不能小于30厘米,更不能有水浸。在湖南岸,栽桃在前于高处,柳可近水于低处,错行栽植。即可解决二者对水和光的要求;在北岸、桃、柳都不能往下近水栽,为不使柳遮桃树的光应同栽高处。问植时,柳应适当稀植为宜。颐和园西堤仿杭州苏堤,由于堤窄季节水位偏高,桃不能活,长期柳也早衰,故未成功。造园有时为特殊景观需要,在岸边栽不耐水湿的树种,往往需采取隔水的工程措施,但这只是少量进行,从适地适树考虑方能保证预想效果的实现,也是最经济的。也可以在了解园林环境的基础上,根据树种特性,提供一批可供选择树种,再从功能要求出发进行比较选用。当然对园林树木知识面广,并经过实地调查的设计师,自然在设计时,方案便可在头脑中一气呵成。
四、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
适地适树,基本有四条途径:
第一,是选择种树。既包括以地选树,或按树选地。以北京为例,在背风向阳处,可选种的树种很多。但对许多南树北移的树种,则必须选种在背风向阳,小气候较好的地方。
第二,是改地适树。该地某些方面不适合某树种植时,可通过人为措施(如进行深翻、换土,及日后养护管理等)来改造栽植地环境,创造条件满足其基本生态习性的要求,使其在原来不甚适应的地方进行生长。这是栽培上常用方法。
第三,适地接树。即嫁接在适合该地生长的砧木上,如选用耐寒、抗旱、耐盐碱砧木,以扩大种植范围。
第四,是适地改树。即通过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某些特性,如经抗性育种等。
通过选择途径,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必须首先充分了解“地”和“树”的特性。对“地”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树木的生态习性与实地生长状况调查结合起来,是个有效的方法,并进行数字分析,最好还进行解剖和生理学研究。
园林树木适地适树,首先应选用乡土树种。如调查当地老树大树,分析其生长良好,长寿的具体生态原因。选用时对照分析预栽地的条件,是否适合。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该树的园林功能,又能反映地方特色。对于边缘树种要注意分析它与边缘分布区环境因子的主要矛盾,通过选择园林小气候条件的办法进行种植,并配以相应的养护措施。
对接砧选地,既要研究砧木与栽培树种品种的复亲力和砧穗相互影响,又要研究砧木对该地的适应能力。
引种野生的或外来树种,应对比原产地与引种地区的条件。经植物园引种驯化试验,逐步推广试种。要进行地区的、历史的分析和考察,以积极而慎重的态度来对待。
综合本章所述,从树木的共性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1.木本植物多年生长于一地,有选择地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因此,栽植时和以后养护管理中,土壤中不断补充营养元素,对树木尤为重要。
2.树木开始以离心生长的方式不断扩大树冠。在该地该树达到最大体积后,即发生向心更新,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死亡。
3.多数树体比较庞大,各级的根、枝结构较复杂。随树体的离心生长,根所吸收的水分和矿质,运到叶片进行光合加工,要经较长距离,树体养分的吸收、运转、分配。生产和消耗以及地上、地下两大器官的物质交换等生理,比较复杂。
4.树木长期生于一地易受外界极端因子的影响,其保护组织比较发达。地上芽器官发达。
5.树体各器官生长发育存在着异质性。不同部位芽质不同。树木对光周期不敏感;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并存,能多次开花结实,实生树上存在着幼年区。
6.树木既有与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相似又有特点的年周期变化,并由许多年周期所组成的生命周期的变化。
7.树木贮藏营养方式明显,有…去年一今年一明年…这种连续影响的作用。
根据树木的以上特点,首先要做到适地适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然后通过人工栽培措施来改善环境条件,满足树木的习性要求。特别要使其贮藏营养水平不断提高。才有利解决各器官间营养输配的矛盾和协调生长。而树体的营养,无非是通过根和叶这两个器官来得。根与叶相互依赖和制约。一般以促为主的树木栽培,根深才能叶茂。可见加强改善根系环境的土、肥、水管理尤为重要。“以无机促有机,以有机夺无机”,如此循环,互相促进,以不断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群体关系(不同层次、疏密;同种与异种;不同龄树的搭配等),整形修剪等来进行调节,提高光合效率,并使有机产物适时向人们需要的某些器官相对集中转移,获得优质高产的产品。
以发挥园林功能为目的树木栽培,还应根据其具体目的。(如为遮荫、赏观姿形、叶、花、果),在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栽培措施加以控制和调节。其原理基本是相同的。学好原理,结合实际,加以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