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苹果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苹果无公害栽培技术(二)
2011/1/17 13:45:36
3.1 河北省苹果区域布局
河北省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据2004年统计,苹果栽培面积399.8万亩,产量214.3万吨,列全国第四位。针对我省实际苹果生产特点,依项目实施要求,对冀东北产区的抚宁县、乐亭县,冀北产区的承德县、怀来县、冀中产区的大城县、顺平县、深泽县和冀南产区的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进行了苹果生产调查,通过对不同苹果品种的生长结果表现、品质、产量、经济效益、发展状况、自然条件、市场环境等情况分析,结合苹果适生环境条件的要求,确立划分了我省苹果优势栽培区域。
河北省地域辽阔,从北纬36°到42°,南北横跨6个纬度,虽然在全国最大苹果产区——渤海湾区域内,但各地的生态条件差异很大,既包括苹果的优生区,也有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3.1.1苹果栽培区域划分依据
依据苹果生长结果习性和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进行苹果栽培区域划分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指标。其中三项主要指标为年平均气温、夏季平均气温(6-8)、年降水量;三项辅助指标为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全年≥35℃高温日数、夏季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最适宜区指标值为年平均气温9-12℃、夏季平均气温18-24℃、年降水量200-800mm、夏季平均最低温度13-18℃、≥35℃高温日数少于5天、夏季平均空气湿度60%-70%;适宜区对温度的要求为年平均气温7.5-14℃、12月至翌年2月的平均气温10℃以上、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10~10℃之间、4-10月平均气温16-20℃、6-8月平均气温18-24℃、7-8月最高气温在30℃以下、年平均积温在3000℃左右。
3.1.2我省苹果栽培区域的划分
根据我省各地生态条件和苹果生长结果的表现,重点可划分为5个生态区。
A.北部冷凉区
包括张家口市的怀来、涿鹿、蔚县、阳原等靠近南部的县及承德市的承德县、宽城、兴隆、平泉等,张承两市苹果栽培面积分别占全省苹果面积的14%和10%,该地区气候冷凉,年平均温度6.5~9.1℃,夏季平均温度20.8~23℃,夏季平均最低温度14.4~17.8℃,≥35℃的天数为0.4~4.5天,夏季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1.3%~75%,无霜期131~181天,有效积温2925~3591℃,日照时数2762.5~3090.4小时,日照百分率62%~69%,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果实着色好,但无霜期较短,有的地方晚熟品种生长期不够,个别地区灌溉条件较差,产量较低。(是否应有早熟品种如红夏、甘红、藤牧一号等)中熟品种可选择着色系嘎拉(如皇家嘎拉、丽嘎拉)、红津轻、摩利斯、美国8号等;中晚熟品种可选择金红、新红星、金冠、红乔纳金、新世界、华冠、华帅等,富士品种中应选择早熟型品种,如红将军、弘前富士等。在张家口市的怀来、涿鹿及承德县以南的宽城、兴隆等县也可以选择国光、寒富、红富士等晚熟品种。由于地处山区,海拔高、日照强、温差大,精心管理,仍能生产出优质果品。承德县生产的新红星、红富士,怀来、涿鹿的红国光、金冠,色泽艳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好,颇受市场欢迎,但有的年份有冻害发生。
在北纬41°线附近及其以北的高寒区,冬季最低气温在-25°以下,大苹果越冬不安全,为栽培苹果的不适宜区,可选用抗寒的砧木和接穗组合,也可以小范围进行生产。如用GM256砧木嫁接金红苹果,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B.冀东北部山区
主要包括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的山区县市,如抚宁、昌黎、青龙、遵化、玉田、迁安、迁西等,是我省苹果最佳优生区。
该区年平均气温9~11℃,夏季平均温度22.7~24.1℃,夏季平均最低温度17.4~19.8℃,≥35℃的天数为0.8~3.1天,夏季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3%~80%,年降水量670~786毫米,无霜期160~193天,日照时数2608~2865小时,≥10℃的有效积温3545~3952℃,土壤多为褐土和棕壤土,生态条件完全能够满足生产优质苹果的指标,树体生长势适中,昼夜温差大,热量条件、光照条件有利苹果生长发育,对中晚熟和晚熟品种的着色、糖分的积累提供了优越条件,果实产量高、色泽鲜艳,品质好,适宜建立外向型优质果品生产基地。适宜栽培的品种为国内外最新选出的着色系富士,如2001,烟富3,短枝型富士中的烟富6、优良短、礼泉短及我省选出的昌红、天红一号(J15-1)、天红二号(J017)、富优2-17、富优2-08、富优2-14等新品系和斗南等。中晚熟品种新红星、新世界、无锈金冠、乔纳金,早熟富士红将军、弘前富士等,中熟品种皇家嘎拉、红津轻等。
C.冀东平原、丘陵地
包括唐山市、廊坊市的平原及丘陵县市,如丰润、丰南、滦县、滦南、乐亭、三河、香河、永清、固安等,多为丘陵地及沿海平原。
该区为苹果优生区,年平均气温10~11.4℃,夏季平均温度23.3~24.5℃,夏季平均最低温度18.8~20.2℃,≥35℃的天数为0.8~3.9天,年降水量613~725毫米,夏季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4%~80%,无霜期184~192天,日照时数2545~2687小时,有效积温3762~4089℃,土层较深树体生长势较旺,果实产量高,品质较好,适宜建立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以内销为主,也可向周边国家销售。品种选择上适宜短枝型品种或利用矮化砧木,如短枝富士、红富士+中间砧,新红星、新世界、着色系嘎拉等。
D.冀中南浅山丘陵区
主要包括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市的太行山沿山地带,海拔在400~800米为苹果的优生区。该地区年平均气温7.5~13.9℃,夏季平均温度20.8~26℃,夏季平均最低温度14.3~21.3℃,≥35℃的天数为0.5~16.5天,年降水量469~579.6毫米,夏季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5.7%~73.7%,无霜期160~226天,日照时数2301~2919.5小时,≥10℃有效积温3043~4622℃,由于太行山在河北省境内横跨3.5个纬度,气候条件变化幅度较大,加之海拔高度及成土母质的差异,并非都是苹果的优生区,其中保定市的顺平、满城、唐县、阜平、曲阳、易县;石家庄市的行唐、灵寿、平山、井陉(含矿区)、赞皇;邢台市的邢台县、内丘、临城;邯郸市的武安、涉县均可被列为苹果优生区,所产的红富士苹果品质好,色泽鲜艳,产量高,如井陉矿区天户峪的昊源牌、内丘的富岗牌、顺平的顺富牌、平山的元坊、邢台前南峪、涉县西戌所产的红富士苹果,有的已成为国内外的名牌,其综合品质不亚于原产地日本。
太行山南部地区,由于无霜期较长,有效积温高,树体生长势偏旺,在栽培方式上可以选择矮化栽培,如选用短枝型富士、元帅系第4、5代短枝型品种,普通型品种可采用矮化砧木。晚熟品种选优系红富士、短枝富士、斗南、国红、王林,中晚熟品种选择金冠、新红星、新世界,中熟品种着色系嘎拉、美国8号。
E.冀中南平原区
包括廊坊、保定、沧州、衡水、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平原地区的县市。
该区涵盖范围很广,既有沿海地带,有有黑龙港流域内陆平原、山前平原,盐碱、沙荒、河滩地较多。
该区年平均气温13~15℃,夏季平均温度25.3~26℃,夏季平均最低温度19.8~21℃,≥35℃的天数为10.4~19.6天,夏季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1.7%~75%,年降水量420~642毫米,无霜期195~220天,日照时数2458~2886小时,≥10℃有效积温4260~4495℃,属于苹果生长的次适宜区,果树生长季节气温偏高,雨热同季,树体生长势旺盛,产量高,果实个大,由于昼夜温差小,不利于晚熟和中晚熟品种的着色和糖分积累,故红色品种着色不良,黄色品种易生果锈,果面光洁度较差,病虫害也比较严重。不同年份果实出现问题的程度不同,生产优质果品的难度较大。但是,针对该地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充足,果树生长量大,结果早的特点,可以发展早、中熟苹果。如夏红、早红霞、安娜、藤牧1、美国8号、红嘎拉、摩利斯、红津轻等,可比北部果区提早成熟10天左右,以弥补7、8月份苹果市场断档的不足。如选用富士系品种,最后选择短枝型或早熟富士,以短枝型+矮化中间砧的双矮栽培模式为佳,加上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等措施,也能生产出优质果品。同时,可以适当发展加工用品种。
苹果栽培的区域化应为品种区域化、砧木区域化和栽培技术区域化的有机结合。为此本课题提出我省适宜的苹果栽培砧木种类,具体如下:
(1)适宜砧木的类型
乔化砧木:八棱海棠、黄海棠、山定子;
矮化砧木:半矮化SH17、SH18、GM256、Mark;矮化的为SH40、SH38。
(2)不同生态区适宜选择的砧木
北部地区:山定子、海棠,高寒区GM256;
冀东北山区:山定子、八棱海棠、SH40、SH18;
冀东平原、丘陵区:八棱海棠、SH40、SH38;
冀中南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八棱海棠、SH40、SH18、SH38;
冀中南平原:八棱海棠、Mark,非盐碱地可用SH系。
在推广矮化砧木时,应按照不同生长势的品种与不同生长势的砧木科学组合,采用相应的配套技术。例如:中南部苹果生长旺盛、树势不易控制,应采用在矮化中间站上嫁接短枝型品种,实行“双矮”栽培。
3.2优化栽培技术体系
3.2.1河北省苹果栽培模式与示范
河北省苹果分布广,各地因自然条件差异和栽培技术习惯不同,形成不同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体系,综合有以下4种,分述如下:
A.乔砧密植模式
乔砧密植指的是普通乔化砧木(如八棱海棠等)与普通品种组合后,采用2~3m×3~4m的株行距进行定植的栽培方式。其优点是结果早,早期产量提高快,单位面积产量高。缺点是树冠难以控制,后期控制不好会造成郁闭,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主要技术难点是人工控冠和促花措施。
示范园红富士苹果的产量稳定在30000kg·hm-2,好果率提高到了89%以上,优质果达到了85%以上;果实含糖量2002年平均为13.22%,可滴定酸含量为0.25%,糖酸比为55.51,卫生指标达到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准。每hm2产优质果26450kg,产值为103530元,高于常规园2.65倍。
B.乔砧中冠型模式
中冠型做为普遍采用的类型,在生产上发挥了相当好的作用。它成形快且通风透光,管理容易,树冠好控制。在我省的唐、秦、承德、怀来、以及冀中南地区都有栽培应用。果农已基本掌握此种类型的修剪和生产管理要点。生产的果实从着色、光洁度到内在品质都较好。中冠型对生长势中等的品种如乔纳金、金冠、胜利等表现较好;而红富士、国光、红玉等生长势较强的品种易造成树冠郁闭,需要以果压冠进行控制。
C.短枝型模式
短枝型红富士果园,幼树表现生长健壮,适度修剪成型快。在轻剪缓放的情况下,长枝比例小,形成短枝多,成花容易,树冠紧凑,树势和树冠容易控制,适宜密植。
示范园密度2×4米的12年生短枝富士,干周达55cm,树高3.5米,枝展2.1米,亩枝量10万,枝类比2﹕1﹕8,枝果比5﹕1,外围新梢长37cm,短枝粗0.53cm,平均株产40Kg,单果重240g,果形指数0.898,产投比在3.5﹕1左右。幼树枝条健壮,3年生树1米左右新梢10各左右,4年生树较长新梢20个左右,比较容易整形。成龄后树高可容易控制在3.5米内、枝展2米左右,树势稳定,结果均匀。
D.矮砧密植模式
苹果应用矮化砧,可以有效地控制树势和树冠大小,适宜密植栽培,结果早,产量高,果品质量好,管理简便,省工,修剪量小,技术简单,易实现标准化管理,经济效益高。但是要选择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砧木种类和砧穗组合,应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发挥矮化密植的效果。特别是生长势比较强的品种和比较优越自然条件的情况,更适宜矮砧密植。
示范园与普通园相比示范园的树体生长比较缓和,干周、树高均小于对照园,树体枝展较小,平均为1.79m,为行距(3m)的57.3%,为对照园的64%,行间有1~1.5m的光路,光照充足,树冠各部分光照良好,果实着色好,全园及单株各部位的果实均能充分着色,优质果率≥85%。由于单位面积株数株多,使亩枝量稍多于对照园,达7.7万个。示范园定植后3年形成花芽,第4年有产量,7年生亩产3000Kg,果实大小均匀,平均350g,全面着色,优质果率85%以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5%。
3.2.2不同类型果园优势品种优化栽培技术要点与技术规程
六、整形修剪
目前整形修剪的总趋势是低干矮冠、轻剪长放、冬轻夏重。
(一)冬季修剪方法苹果的冬季修剪多在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的休眠期内进行。其方法除短截、回缩、疏枝、缓放之外,还有如下方法:
1.戴帽在春秋梢交界处或在1、2年生枝的交界处剪截,叫戴帽。在正盲节或轮痕上剪截,剪口附近无瘪芽的,叫戴死帽,可以促使下部枝条萌发短枝,形成花芽。对成技力较强的品种,在盲节或轮痕以上留l~2个瘪芽进行剪截,叫戴活帽。此种剪法,可使盲节或轮痕下部形成较多的短枝,并形成花芽,而剪口下的瘪芽可抽生一两根中、长枝,冬剪时可再去除。此法可用于中小枝组的培养。
2.刻伤在春季发芽前,用刀横切枝条的皮层,深达木质部,称刻伤或目伤。在枝或芽的上方刻伤,有利于芽的萌发,并形成较好的中、长枝。
3.开角对过于直立的枝条,在冬剪时,要采取用支棍支或用绳拉的方法,开张枝条角度,一般主枝开张到60~70度,辅养枝开张到80~85度。
4.破花芽对花芽过多的枝组,在花芽上部三分之一处剪去顶部,称破花芽。破过的花茅,萌芽后不再开花,可很快抽出副梢,多数能形成花芽,翌年开花结果。这叫以花换花。
5.破台对已结过果的中、长果枝,在果台处剪截,称破台。其修剪反应与戴帽相近。
(二)夏季修剪方法在春、夏、秋整个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统称为夏季修剪。简称夏剪。其主要方法有:
1.花前复剪从萌芽到开花前进行的修剪称花前复剪。对花量过多的树或枝,破顶或去蕾,或尽早剪除部分花芽、回缩串花枝,调整花量;对冬剪时认不准花而错留的过密枝、细小枝及遮光大枝,可按要求重新处置。
2.除萌与抹芽在苹果发芽后把无用的芽去掉叫抹芽,萌发生长成嫩稍后掰掉叫除萌。
3.摘心在生长期间,去掉部分嫩梢称摘心,它可促进二次梢的发生,增加分枝数。
4.扭梢和拿枝扭梢是在5月上、中旬,将直立生长达25cm左右的新梢,在半木质化部位(约在基部10~15cm处,表皮已有暗红色条纹)扭伤旋转一定角度。扭梢在多数品种上当年可促进成花,富士扭梢后有的翌年才成花。拿枝是用手将直立二年生以上旺枝,自基部向上,逐段折弯,伤及木质部,发出“咔咔”的响声,使其响而不断,改变生长方向。拿枝可缓和生长势,促进中短枝的形成和花芽的分化。
5.环剥与环割在大枝基部环剥时,要留出基部15~20cm,以便剥口前部削弱后及时更新。环剥或环割要因品种不同而区别使用,一般元帅系品种不宜环剥,环割也不要超过二道。富士生长强旺,幼树期则需连年环剥。与环剥性质相近的尚有主干大扒皮,即将多年生主干上的皮层,扒去15~20cm宽的一段,以缓和树势,促进坐果或成花。
(三)常用丰产树形
苹果丰产树形的树体结构应当是低干矮冠、树形开张;大枝少小枝多,通风透光;枝量充足,分布合理。目前生产中常用的丰产树形主要有:
1.自由纺锤形这种树形干高50~70cm,树高2.5~3.0m,中心干强壮而直立,全树有小主枝10~12个,每隔20~30cm在中心干上单个排列,小主枝上一般无侧枝,同一方向的小主枝间隔60cm以上,基部主枝呈80度角,向上依次递减。小主枝单轴延伸,其上直接着生小型枝组。下部小主枝较大、上部小主枝较小,整个树体呈圆锥状。这种树形,树冠丰满紧凑,通透性好,适用于矮化密植果园,有利于早期优质丰产。我国还有它的改良形式即改良纺锤形、细长纺锤形和圆锥形等。
2.基部三主枝小冠半圆形这种树形干高50cm左右,邻接培养三个主枝,各配备2个侧枝,主枝角度60~70度,侧枝70~75度。第二层主枝距第一层1.2~1.4m,留2个小主枝,不留侧枝,其上中心干形成三杈枝,最后落头,剩下5个主枝。此树形适用于中冠树。
(四)不同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1.自由纺锤形
(1)第一年的修剪
定干:定植后,距地面100~120cm处定干。
生长季节修剪:及时抹除树干上距地面50cm以下的萌芽;在上部选一粗壮、直立的壮梢培养为中央领导干;对竞争梢用疏除或扭梢等方法进行控制,其它新梢在8月下旬拿枝软化,使之角度达80~90度。
休眠期修剪:抽生长枝多的树休眠期修剪时疏除主干上距地面50cm以下的枝条及上部的过密枝;选留5~8个长势均衡、方位较好的枝条缓放不短截;中央领导干延长枝选饱满芽轻短截,长势弱的换头,用下部竞争枝代替。抽生长枝少的树中央领导干延长枝在饱满芽处中短截,疏除竞争枝,其它枝留基部瘪芽极重短截。
(2)第二年的修剪
生长季节修剪:对上年留有主枝的树,发芽前后在中央领导干上选方位适宜的饱满芽刻伤,主枝进行多道环刻或多刻侧芽,促发新梢;6月份对主枝上的直立梢进行扭梢,过密梢疏除,并在主枝的基部进行环剥或环割促进成花;9月拉枝,使选留的主枝处于近水平状态;对中央领导干上发出的新梢拿枝软化,使之平生。
休眠期修剪:主枝继续缓放,其上的直立枝、过密枝适当疏间,两侧生长过旺的1年生枝疏除或极重短截;中央领导干延长枝留饱满芽轻短截。
(3)第三年的修剪
生长季节修剪:生长季节的管理参见第二年树。
休眠期修剪:在中央领导干上继续选留3~5个主枝。注意平衡树势,疏除过粗枝和竞争枝;此期树高已达3m,中央领导干延长枝不再短截。
(4)第四年的修剪
生长季节修剪:发芽前后在中央领导干延长枝上选方位、位置适宜的饱满芽目伤,培养上部主枝,并对所有长放枝进行多道环刻或刻芽;5~6月控制直立枝、过密枝、竞争枝的生长;5月下旬至7月下旬据品种、砧木种类、树势不同在主枝上环剥1次或2次(间隔25天);9月上旬对当年选留主枝拉枝开角。
休眠期修剪:与第三年树基本相同,注意调整过密的主枝,对主枝上的中庸枝甩放,培养小型结果枝组。
(5)第五年及盛果期的修剪
生长季节修剪:生长季节修剪参见第三、四年树的管理。
休眠期修剪:注意调整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株间交叉控制在10%以内;控制枝叶量,在夏季中午树冠投影范围内的地面上有均匀的光斑,树冠透光率达30%;调节生长和结果的矛盾,发育枝与结果枝比例保持在3~5:1;注意长放枝组的回缩更新,衰弱枝组应回缩到壮枝、壮芽处,促发新枝后去弱留壮。
2.改良纺锤形
(l)第一年的修剪苗木定植后,在90~110cm的饱满芽处定干,发芽前在距地面50~70cm对3~4个方位好的芽(2个向行间、1~2个向行内)进行刻芽,促其萌发,将来形成基部一层小主枝,再向上每隔20cm左右插第一层主枝的空刻一个芽,增加枝量。
定植优质壮苗,当年一般可抽生7~9个长枝。8月份选择6~7个方位角好、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小主枝,揉开其基角,使呈65~70度,其余枝除留一个作中心干外,全部拿成80~85度。如果定植的苗木较弱或肥水条件差时,当年只抽生出2~3个枝条,除留一个作中心干外,于8月份将其他枝条的基角揉成60~70度。
冬剪时对于秋季选好的5~7个小主枝,长度在100cm以上的一律采用缓放处理,对不足80cm的小主枝,采用超重短截的方法,在其基部留1~2个芽剪去,促发长枝。短截时,剪口芽留背后芽,第二芽留侧生芽,第二芽如为背上芽时应予抹除。中心干留70~90cm短截,并定向定位刻芽,促发枝条。对于只能选出l~2个主枝的,所选主枝一律在基部1~2芽处进行短截,中心干剪留80cm左右按定干进行处理,注意在缺少主枝的方向刻芽。
(2)第二年的修剪5月上中旬,对主枝和上年拿成近水平的辅养枝背上抽生的直立枝条,采取扭梢、留莲座叶疏除、摘心等方法,培养成小型结果枝组。8月中下旬,对中央领导干上抽生的当年生长梢,除留最上一个作中心干外,全部拿成75~80度。适当疏除内膛萌发的徒长枝和过密枝,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
冬剪时,所有长度在80cm以上的小主枝一律缓放,长度不足80cm的小主枝一律超重短截。中心干留60~80cm短截,并进行定位刻芽,促发长枝。适当疏除中心干上过密、过旺、过大及对生的枝条,疏除辅养枝上过旺的枝条。
(3)第三年的修剪春季发芽前,将主枝的腰角调整到70度左右。5月上中旬,对结果枝组上萌发的直立长梢,1/2的扭梢,1/2的留莲座叶疏除。当每666.7m2的干周达2000cm、总枝量达3万、覆盖率达40%以上时,应及时采取主枝环剥(割)等促花措施,于5月上旬对主枝环剥,剥口宽5~10mm,环割时两切口相距3~5cm。
冬剪时,轻剪基部主枝的延长枝头,即在主枝枝头顶端的半饱满芽段短截,并注意将其角度调整至70~80度。对中心干留60~70cm短截。适当疏除中心干上部的过密枝,严格控制拿平小主枝背上的旺枝,使其保持单轴延伸。
(4)第四年的修剪发芽前,对于生长过大或严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裙枝和结果枝组,在没有花或花极少的情况下,可适当回缩或者疏除,对于串花枝,可根据枝势在适当位置齐花剪。
5月上中旬,对各级结果枝组背上的直立旺梢,继续采用扭、疏、拿等方法及早控制,保持结果枝组的单轴延伸。如树体生长过旺时,应于5月下旬再次对主枝进行环剥或环割。
冬剪时,疏除过大、过粗、过密的辅养枝及裙枝,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通过对中庸枝条破顶,成花后回缩,或对中庸枝戴帽短截,培养中小型结果枝组。对中心干继续留60cm短截。
(5)第五至第七年的修剪
通过4年的修剪,树体已基本成形,在加强夏剪的同时,冬剪重点搞好枝组的修剪和整理工作,维持健壮的树势和连年结果。当树高达2.5m以上时,对中心干缓放,促发短枝,成花结果,以果压势,然后落头回缩。
(五)树高与冠幅的确定与控制
1.树高树体高度的确定与树形、密度及品种等因素有关。一般树高相当于行距的2/3。树高还与树形有关,如采用主干疏层形,树高至少保持3.5m以上,而采用半圆形时,树高则至少保持3.0m以上,采用自由纺锤形或改良纺锤形时,树高甚至可保持在2~2.5m。
2.冠幅一般在现代栽培中,不再注重单株冠幅,而是特别注重群体结构,将一行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要求行内枝条均匀,通风透光,而行间一定要有适当的空间,一般中冠园行间要留出lm左右的空间,密植园留50~70cm。
(六)盛果期树的修剪此期是苹果树大量结果的时期,管理不当易发生大小年结果现象,同时大量结果易使树体衰弱。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有四点,一是保持骨干枝间的平衡,称为平衡树势;二是保持枝组内的生长势,称为枝组复壮;三是调节树体的负载量,使其连年丰产,称为合理负载;四是及时处理辅养枝,使树体结构趋于稳定,通透性良好,称为调整结构。
盛果期树,要根据树势情况确定合理的负载量,通过花前复剪、疏花疏果等措施,严格控制,一般品种每666.7m2产量控制在1500~2000kg范围内,尤其是大年树,要狠抓、抓紧疏花疏果,坚决不超载,以维持连年丰产。,一般大果型品种枝果比3~5:l,叶果比50~70:l,小果型品种枝果比2~3:l,叶果比40~50:l。
(七)不同品种的修剪特点
1.富士系富士系幼树生长旺盛,干性较强,骨干枝开张。对修剪反应敏感,萌芽率高且成枝力极强,枝头中截后能抽生5~6个中长枝。易成花,有腋花芽结果习性,丰产性较好。初果期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大量结果后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坐果率高,果台抽生副梢能力强,但连续结果能力低。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幼树以轻剪为主,除短截中心干延长枝外,基本不短截,缓放平斜枝及下垂枝,及时调整骨干枝及其他枝条的角度。在生长期,采取刻芽、环剥、拉枝、扭梢、摘心等措施,促进成花结果。盛果期要及时回缩下垂枝组及细弱枝,复壮更新枝组,剪截中、长果枝,合理疏花疏果,以取得连年优质丰产。培养枝组要先缓后缩,一般结果后可见果台回缩,弱枝可见花回缩,对中庸枝也可戴帽修剪。
2.短技型苹果品种多数短枝型品种枝条直立,树冠抱拢而紧凑,树体矮化,适于密植栽培。萌芽率高,栽植的前一、二年成枝力中等,结果后成枝力很低。以培养矮冠树形为宜,如纺锤形、圆柱形等,栽植后要连续重截修剪2~3年,促发长枝,尽快形成树冠,并注意开张骨干枝的角度。基本成形后,全树缓放,促进成花结果。结果后注意防止树冠郁闭,疏除背上直立枝和重叠枝、交叉枝。适当回缩长放枝和过长的骨干枝,培养中小型枝组。盛果期要注意控制产量,疏除过多的花芽或花序,避免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结合试验示范园试验数据分析和近年相关研究成果,总结提升归纳出适宜河北省不同区域栽培模式的的栽培技术体系,并制订了相关的用于推广的技术规程(部分内容见附件)。
3.2.2.1不同类型果园树体结构及整形技术要点
随着生产者对果品的要求由产量优先向质量优先观念的转变。苹果树树形也呈动态的发展过程。为满足生产优质苹果需要充足光照条件的特性。苹果树树形由自然圆头形逐渐向疏散分层形、小冠疏层形、双层五主开心形、改良纺锤形、纺锤形、高干开心形发展。树形的选择要与栽培体系和生态条件相应,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时期也有相应的变化。其成形技术也经历了从自然、复杂到简化的过程。
A.乔砧小冠密植
乔砧密植指的是普通乔化砧木(如八棱海棠等)与普通品种组合后,采用2~3m×3~4m的株行距进行定植的栽培方式。其优点是结果早,早期产量提高快,单位面积产量高;缺点是树冠难以控制,后期控制不好会造成郁闭。采用树形为自由(或改良)纺缍形;主要技术难点是人工控冠和促花措施。
(1)树体基本结构
干高50~70cm,树高2.5m左右,中心干上均匀分布着小主枝12~14个,开张角度为75~80°,基部50~70cm内,小主枝间距4~5cm,其上着生中、小型结果枝组;70cm以上每间隔20cm留1个小主枝,螺旋式插空排列在中心干上,其上直接着生小型结果枝组,枝组枝轴长10~15cm,形成单轴延伸的小主枝。
(2)整形修剪技术
第1年的修剪苗木定植后,在离地面50cm以上分别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刻芽,间隔4~5cm,最多不超过10cm,刻完4个方向的芽后,再向上间隔20cm刻1个芽,定干高度为90~110cm。
9月中旬,在4个方向上选择生长良好、健壮的新梢作小主枝,拉枝开角至70~80°,其余枝除留l个中心干延长枝外,全部拿枝软化成80~90°。
冬剪时,除选出方向好的小主枝和中心干延长枝外,其余的枝从基部疏除,中心干延长枝由下至上每间隔20cm插下部小主枝的空刻1个芽,将来萌发抽枝后作小主枝,刻3个芽后再间隔20cm剪截,约保留80~90cm。
第2年的修剪春天萌芽前,对长度不足1m的基部小主枝在基部留1~2个瘪芽进行剪截,1m以上的小主枝缓放;并对1a生枝上的侧芽、背下芽进行刻芽,刻芽数占整个枝条侧芽、背下芽总数的2/3,以提高枝条萌芽率,促发中、短枝。
5月上旬,当小主枝背上萌发的直立新梢长到20~25cm时扭梢;两侧及背下的新梢不动,并对基部小主枝在基部环剥,剥口宽度为被剥小主枝直径的1/2~1/3,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成花率。
9月中旬,在中心干上每间隔20cm选1个壮长枝作小主枝,拉枝开角至70~80°,同时调整好位置,使小主枝螺旋式均匀分布在中心干上。除选出的小主枝和中心干的延长枝外,其余的全部拿枝软化成80—90°。适当疏除内膛萌发的过密枝,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
冬季修剪时,疏除中心干上着生的不作小主枝的长枝,对其余的枝条缓放不剪,中心干延长枝每间隔20cm插空刻1个芽,刻3个芽后再间隔20cm剪截,约保留80~90cm。
第3年的修剪春季发芽前,对1a生枝进行刻芽,提高萌芽率。5月上中旬,当新梢长到20~25cm时扭梢,使中心干上的小主枝保持单轴延伸。同时,于5月上旬对小主枝环剥。9月份对中心干抽生的长枝,按第2年的方法选留小主枝并拉枝开角,适当疏除内膛萌发的过密枝。冬季修剪时,除小主枝和中心干延长枝外,中心干上的其余的枝条全部从基部疏除。中心干延长枝缓放,促发短枝、成花结果。
第4年修剪春季发芽前,对1a生枝刻芽,串花枝可根据枝势在适当位置齐花剪。4月上旬进行花前复剪,疏除多余的花芽或枝条。5月上中旬,对所有直立旺梢采用扭、疏、拿等方法及早控制,并对小主枝进行环剥。冬剪时,疏除过密的细弱花芽及病虫枝、细弱枝,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
第5年以后的修剪基本上沿用第4年的修剪方法,注意控制上部小主枝的长度和角度,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夏季对小主枝进行环剥。
B.乔砧中冠型
乔砧中冠型为目前生产上的主要类型,这种类型能够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可以形成集约化栽培,果品质量好。它的主要树形主要有双层五主开心形、改良纺锤形和纺锤形三种,适合乔砧(海棠)和普通品种搭配的砧穗组合,适用于河北省苹果产区,管理容易。
各树形的基本结构和技术要求为:
a.双层五主开心形
(1)树体结构
双层五主开心形是在小冠疏层形的基础上为提高光照简化而成的。适用于栽植密度3~4×5~6米;其基本树体结构是,树高3~3.5m,具中干,全树5个主枝,第1层主枝3个,第2层主枝2个。1层与2层主枝的层间距为100~120cm。第1层主枝上各留1~2个向外侧斜向上方的小侧枝,占领下部空间,第2层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主枝角度较开张,下层主枝开张角度以70~80°为宜。上层主枝开张角度以60~70°为宜。各主枝上合理配备中、小型结果枝组。层间及其它大空档处,可培养辅养枝。
(2)整形修剪技术
第一年修剪定干高度为0.8米左右。萌芽期,在40厘米整形带内、剪口下第二芽的下方选着生错落、方位角约120°的3个芽进行目伤,剪口下第一年选出1个直立新梢培养成中心干的延长枝,同时再选出3个侧生新梢培养成第一层的3个主枝;当剪口下第二芽和主干高度以下的芽萌发后,及早抹除。5~6月,整形带内的侧生新梢在半木质化前,用竹制牙签初步撑大角度,培养3个主枝的新梢撑大至50°~60°;其它新梢撑大或捋枝至约70°,培养为第一层内的临时辅养枝。8月中旬至9月中旬,对培养3个主枝的新梢开张角度或捋枝至60°~70°,培养第一层内的临时辅养枝新梢捋枝至水平状。9月末,对树上未封顶的新梢进行摘心与剪梢。
第二年的修剪冬剪时,对中心干延长枝剪留约65厘米;对3个主枝剪留约60厘米;第一层内的临时辅养枝长放。夏剪时,萌芽期,在中心干延长枝上,对其剪口下5厘米左右和25厘米左右处选方位相对、不与第一层主枝重叠的两个芽进行目伤,促使中心干延长枝顶端长出1个直立新梢,继续培养中心干延长枝,长出2个稍强的侧生新梢,培养层间的2个辅养枝;在第一层3个主枝和层内辅养枝上,对两侧和侧下方选2~3个未萌动芽目伤。5~6月,在中心干上,对培养层间辅养枝的侧生新梢初步捋枝至70°左右,层间的其他侧生新梢扭梢或连续留10厘米长度,摘心与剪梢到8月上旬止;在第一层3个主枝上,分别距基部50厘米左右选一个稍强的新梢长放培养为第一侧枝,如此处无稍强新梢,可在其前部进行目伤,促其转强;第一层主枝和层内临时辅养枝背上和侧上方的新梢,采取扭梢或连续留3~5芽,摘心与剪梢到8月上旬止,两侧和侧下方的新梢初步捋枝至70°左右。8月中旬至9月中旬,对第一层各主枝和侧枝的延长新梢分别捋枝至60°~70°和70°~80°;其它的当年新梢,一律捋枝至水平。9月末,对树上未封顶的新梢进行摘心与剪梢。
第三年的修剪冬剪时,对中心干延长枝和第一层3个主枝延长枝分别剪留约65厘米和约55厘米,其它枝条均长放。夏剪时,萌芽期,在中心干延长枝上,对其剪口下10厘米左右和35厘米左右,避开南面,选方位相对插在第一层3个主枝空间的两个芽目伤,促使中心干延长枝顶部长出一个直立新梢,继续培养中心干延长枝,长出2个稍强的侧生新梢,培养第四和第五主枝;在第四主枝以下,对所有1年生发育枝的两侧和侧下方选2~3个未萌动芽目伤。5~6月,在中心干延长枝上,对培养第四和第五主枝的延长新梢和其他侧生新梢,分别用牙签撑大角度至50°左右和70°左右;在第三和第四主枝的层间,对2个辅养枝和其他侧生枝条长出的新梢,均捋枝至70°左右,并在2个辅养枝基部进行环剥;在第一层内,3个主枝上距离着生第一侧枝40~50厘米前部的另一侧,各选1个稍强新梢培养第二侧枝;3个主枝、3个第一侧枝的延长新梢和其他枝条的新梢,分别捋枝至50°~60°、60°左右和70°左右,并在临时辅养枝基部进行环剥;树上各种枝条背上和侧上方长出的新梢,一律进行扭梢或连续留3~5芽,摘心与剪梢至8月上旬止。8月中旬至9月中旬,对第一层3个主枝和第二层2个主枝的延长新梢,分别捋枝至60°~70°和50°~60°;对第一层3个主枝上的侧枝延长新梢,均捋枝至70°~80°;其他枝条长出的延长新梢或侧生新梢捋枝至水平。9月末,争取对树上未封顶的新梢进行摘心与剪梢。
第四年的修剪冬剪时,中心干、第一层主枝及其第一侧枝的延长枝均长放,缓和其长势;第二层主枝和第一层第二侧枝的延长枝分别剪留约60厘米和约55厘米;层间2个辅养枝如前部结果后下垂,回缩到近水平状枝处长放;第一层层内临时辅养枝结果后,应疏除1~2个;各枝组上结果后的衰弱枝,适当地回缩或短截到近水平状枝处长放;交叉过密的枝组可适当回缩或疏除。夏剪时,5~6月,因为从中心干上长出的各种分枝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宜以中心干上的各分枝为单位,按距离进行疏花疏果;对第一、二层层内的临时辅养枝和层间的2个辅养枝,在其基部进行环剥,对于元帅系品种进行2圈环割。各种枝长出的新梢仿效第三年的夏剪实施。
第五年的修剪冬剪时,中心干、主枝、侧枝的延长枝均采取长放,缓和其长势;第一层层内的临时辅养枝,全部疏除;第二层层内的临时辅养枝,疏除1~2个(余者翌年冬剪全部疏除);层内的2个辅养枝,如影响上下主枝的生长与结果,需回缩到不影响处长放;层间从中心干上长出的枝组,可适当地疏除一部分(余者翌年冬剪时疏除);主、侧枝和层间辅养枝的枝组上,结果后的衰弱枝适当进行回缩或短截到水平枝处长放。夏剪时,参考第三、四年的夏剪实施。
第六年以后的修剪通过五年的整形修剪双层五主树形基本形成,第6、7年开始为中心落头做准备,先对中心枝头进行环剥使其成花结果,到第10至12年看第4、5主枝发育情况,待第4、5主枝势力稳定后实施落头开心。
b.自由纺锤形
(1)树体结构
纺锤形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苹果树树形,是一种丰产树形。适合密植栽培,可获得丰产。适用于行距3~4m,株距3m。自由纺锤形成形后,主干高50~60厘米,树高2.5~3.0米。中心干上的基枝10~15个,一般12个以上,螺旋式分布在中心干上。上稀(20~25厘米间距)、下密(15~20厘米间距),上短(1.0~1.2米长,或株行距的40%左右)、下长(1.5米左右,或株行距的50%左右)。同方向基枝上下垂直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每个基枝与中心干夹角保持80°~90°。这些基枝均单轴延伸,其上不允许有侧生分枝。每个基枝,特别是中心干下部的基枝,其生长势要控制,主要看其粗度不能超过着生处中心干的1/3;基枝太粗壮,影响全树其他基枝的生长势或使树冠变大。成形自由纺锤形树,全树有60~80个中、小型结果枝组,中型枝组不超过20~25个;中型枝组,也应是单轴的,体积不能大。
(2)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定干选强壮、根系发达的一年生苗木栽植,栽植后定干高度80~90厘米。定干方法是在80~90厘米处选饱满芽、顶风向芽剪干,使第一芽枝发育成中心干。壮苗定干,可稍高些,并自剪口下第三芽起每隔2~3芽选一芽,共3个芽,在上方刻伤,这3个芽应方向不同,将来发育成均衡的基枝。弱苗定干要低些,也不要刻芽促枝,否则基枝分布太低,树势缓过来以后造成下强上弱,自由纺锤形的目标不易达到。
第一年修剪冬季修剪时,幼树应有10个左右枝,一年生枝平均长度80厘米。冬剪时主干上距地面50厘米以下的枝全部疏除,50厘米以上的枝、过旺或直立枝疏除,但不应将邻近的枝连续疏2个,可疏一个、弯一个,总之中心干上不能造成疏剪伤口过多。中心干上选5~7个长势均衡、方位好的枝,轻短截,其他枝一律不剪,缓放。定干时第一芽形成的中心干延长枝,若生长势较强,则疏除其下的竞争枝,中心干延长枝剪留50~60厘米;若中心干延长枝生长势弱,可用竞争枝代替。中心干上的基枝开角,冬剪时可开角,但不如夏剪时进行好,秋分季节,对长度80~100厘米的骨干枝开张角度,是最好的时期,太早易引起开张角度的枝上长出二次枝,太迟则因枝条充实程度高而变硬,易折断。长度不足的枝一律缓放。开张角度的做法用拉、吊或拿枝。用拿枝方法开张角度,第一次在6月上旬,第二次在9月中下旬。基枝与中心干夹角开到80°~90°。
第二年修剪第二年春季萌芽前后,复剪时继续对中心干上的基枝、辅养枝开角,辅养枝大于90°或斜下垂都行。4月下旬至5月初,对基枝、辅养枝进行环割,每15~20厘米环割一道。5月中下旬疏除过密枝和直立枝,对一年生枝上的直立枝进行扭梢或摘心;扭梢、摘心后萌发的夏梢,再扭、再摘心。秋季时对中心干上生出的新梢拿枝开角至水平。第二年冬剪时,每株树枝量应达100个左右。对去年留下的基枝、骨干枝仍缓放,角度未达80°~90°要求的,继续开角,疏除其上的过密枝,两侧枝留中庸或偏弱的枝。
第三年修剪5月中旬至6月上旬,对2年生基枝、辅养枝,实行多道环割或环剥,长势强旺的用环剥方法,以控制其生长势,并促其早出易成花的短枝和腋花芽。其他修剪措施可参照上一年。到第三年冬剪时,每株枝量应当达300~380个,每株应有花芽10~30个或更多。中心干延长枝继续短截,二年生中心干上再留2个基枝,其余作辅养枝,要比上一年少1~2个。其他措施同前一年。这时应细心修剪基枝上2年生段的枝组或短枝,只要空间允许,就要向斜侧外方延伸,无空间的能“拐弯”则拐,不能拐则疏,有花芽的尽量留。夏季扭梢的,有花芽的留,无花芽的可往回缩或削弱其长势,促其成长。
第四年修剪5月下旬至6月初,对树势中庸以上的每株树主干环剥,促使早成花早结果。其他措施同二、三年时修剪。到冬剪时,全树枝量应达700~800个,树高2.50~3.00米以上,中心干上基枝达10个以上。中心干延长枝,不再选生长势强的,而选中庸或稍弱的,轻剪或缓放。至此,整形任务基本完成。
c.改良纺锤形
改良纺锤形为双层五主和自由纺锤形相结合的结构,具中干,主干高度50~60cm,第1层基部3~4个主枝,基部主枝以上的中心干错落着生5~7个单轴延伸的主枝。中心干上单轴延伸的主枝结果树势稳定后施行落头开心。结果几年后对下部主枝疏除1~2个改善基部光照。其整形过程:基部主枝参照双层五主基部三主枝的方法,上部纺锤形参照纺锤形的成形方法。
C.乔砧短枝型
乔砧短枝型组合,宜采用自由纺锤形整枝,其修剪特点是前3年需要重剪促发长枝,骨干延长枝1年短截2次,以加速成形。结果后短枝枝量大,结果稳定。结果后期需控制结果量,防止树体早衰。
(1)自由纺锤形树体结构
树体结构:砧木:乔砧;品种:短枝型;密度:2~3×4~5米。干高40~50厘米,冠高2~3米。中干直立生长,其上分布着10~12个向四周伸展的小主枝。下层主枝长1~2米,开张角度70~90°。主枝上配备中、小型结果枝组。全树紧凑、丰满,通风透光好。
(2)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第一年修剪定干高度90厘米左右。选择长势强的第一芽枝发育成中心干。其余分枝冬剪时一律去掉。中心干在枝条中部饱满芽处约保留50~60cm短截。
第二年修剪对中心干领导枝6月份进行夏剪,保留50cm再短截促发强旺长枝,冬剪时在夏剪短截后生长的新枝上饱满芽处保留50cm短截,其余枝条全部剪光。
第三年修剪萌芽前在中心干上每20cm刻芽2个,螺旋状分布,促进枝条萌发约20个,中心干继续向上生长不再夏季短截,其20个横向生长的长枝于6月再行夏季短截,促发分枝和加长生长,秋季(8月下旬)捋枝至水平。
第四年修剪萌芽时对单轴延伸的横向主枝进行刻芽,促发多个分枝,增加枝量,6月多道环割促进成花,培养结果枝组。培养结果枝组的办法,一是由辅养枝经去强留弱、去直留斜、逐年回缩改造而成;二是由中庸的营养枝,留3~4芽短截,剪口下第1芽萌生中梢,第2芽萌生短梢或叶丛枝,第3~4芽萌生叶丛枝。第2、3芽萌生的短枝和叶丛枝,当年多能成花,第2年修剪时,把第1年抽生的中梢,留3~4芽短截,培养为结果枝组;三是利用果台副梢培养结果枝组。短枝型苹果幼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在结果的同时,一般还可抽生一长一短2个副梢,这些副梢80%以上当年不能成花,需第2年成花,第3年结果。冬季修剪时,长梢留3~4芽短截,短梢当年可能成花。
第五年修剪枝量显著增加,开始大量结果,夏季除疏除徒长枝外,不再进行其它修剪。中干可根据情况,甩放不剪,或拉平成70~80度的开张角度,结果后,再落头开心。
第六年以后修剪主要是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结果枝组更新复壮。
D.矮砧密植
砧木:品种;密度:1.5~2x3.5~4m;细长纺缍型或圆柱型;前期整形、控冠措施(难点或核心技术);前期间作后期生草;稳定2000~2500kg/666.7m2;优质果率60%以上(河北省标准);优点:果品质量,通风透光、后期控冠容易;缺点:树冠整形度;适宜地区和条件:
矮砧密植是苹果栽培技术新体系。砧木为矮化中间砧,密度1.5~2X3.5~4m,适宜细长纺缍型。
(1)细长纺锤形结构特点
树体结构:砧木:矮化中间砧;品种:短枝型或普通型;密度:密度1.5~2X3.5~4m。干高50~60cm,树高2.5~3m。中心干直立延伸,其上均匀着生20个左右小主枝,主枝上不留侧枝,单轴延伸,主枝开张角度80~110°,枝干比不超过0.3。全树紧凑、细高,小枝丰满,通风透光。
(2)细长纺锤形整形技术
细长纺锤形整形的关键是主枝小型化,主枝小型化的技术要点是:多主枝、大角度、留小枝、无分枝和不短截。
①扶干
嫁接在矮化砧木上的苹果树,往往干性减弱,不易形成纺锤形,而且株间差异大,园貌不整齐。在示范果园的整形过程中,首先要培育强健的中心干,有利于尽早成形及形成足够亩枝量,而且可以利用中心干的优势,抑制主枝的生长,使树冠狭长,培养成理想的树形。具体措施有:
立支柱除利用修剪措施扶干外,还要通过支柱缚绑来扶干,定植后每株树都要立一支柱,将中心干延长枝绑在支柱上,保持直立状态,有利于促进中心干延长枝的生长。
控制主枝生长在定植的第一、二年要通过重剪,促进中心干的生长,控制分枝的生长势。具体做法是第一年冬季,将中心干的所有分枝,都极重短截,或从基部疏去,中心干延长枝轻短截,在春梢或秋梢饱满枝处剪截。翌春在去年生长部位的疏枝或重短截的部位,会发出长枝,而且一些短枝也会形成长枝。在中心干延长部分,又会发生5~7个长枝,先端延长枝还会发生付梢,这样第二年冬季,长枝量可达10~15个,通过夏季拉枝,开张分枝角度,控制分枝生长的长度,即可形成基本的树形骨架,以后对分枝不再短截,进一步控制成小主枝。
②培养小型化主枝
冬季和夏季修剪相互配合,合理运用主枝小型化的5项措施。
多主枝全树从中心主干上发生的主枝,控制在20个左右。
大角度主枝的角度控制在80~110°之间。
留小枝中心主干上的大量分枝,也须疏间,选留枝不过粗过旺。控制枝粗首先是选留合理的枝条,其标准有三。a.不留竞争枝;b.枝干比控制在0.3以下;c.主枝年龄要小于中心干年龄。
无分枝主枝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和结果枝组,主枝单轴延伸。
不打头定植后各年冬剪时主枝不短截,中心干在树高达到3m以后不再短截。
③细长纺锤形整形模式依据果树的生长情况,将幼树纺锤形整形过程,归纳成3种模式:
模式1定植后在80~100cm处定干,配合刻芽,当年发生7~10个长枝,冬季疏除竟争枝和枝干比大于1/2的粗枝,留5~7个长枝缓放,中心干延长枝留60~80cm短截。第二年冬季,在上层再选留3~4个长枝,使干上留枝量达到10个左右,中心干延长枝剪留80~100cm;第三年上层再选留3~4个长枝,使主枝数目达到15个左右;树高达3m时,中心干延长枝可不再短截。各个生长季对选留的长枝进行刻芽、拉枝,促生大量中短枝;第三年夏可开始促花。
这种模式适宜生长势强,新梢数量多的情况,留枝早、结果早,但主枝不易控制,容易过长、过大,下部留枝多时易形成下强上弱,中心干延长枝短截过重、竞争枝处理不当,易形成上强。因此在应用时,特别要加强夏季修剪,对新梢的控制要早,而且要严格到位。
模式2定植后在80~100cm处定干,当年冬季将长枝全部极重短截或从基部疏除,树势弱时,基部留1~2个芽短截,中心干延长枝留80~100cm轻短截,第二年春在中心干延长枝中下部刻芽,当年可发生25个左右长枝,枝条生长势均匀,枝干比合适,夏季对所有长枝均拉平或拉成下垂,冬季修剪时疏除竟争枝和过粗枝、重叠枝、过密枝,全树留下20个左右生长势相似的长枝,第4~5年树形已基本成形并且进入结果期。
这种模式,适用于第一年生长较差,发枝比较少,不易留足5~7个长枝,或生长势弱的矮化砧、短枝型品种,或中心干容易弱的品种。这种方法只是在定植后的第一年冬季重剪,以后则轻剪,形成的树冠狭长、整齐度好,比较容易操作。由于留枝比较晚,结果也会推迟,一般第4年开始结果。
模式3在苗木质量好、肥水条件和管理条件均好的情况下,苗木定植后不定干,配合刻芽、环割等措施促枝,当年发枝可多达20余个,且枝条都比较短,约50~60cm。冬季修剪时将其全部重短截,以后的管理与模式2相同。这种模式形成的树形比较狭长,适于密植。
④夏剪
拉枝开角中心干上分枝长度的控制,在当年夏季开始,新梢长40cm时,即可拿枝软化,使基部角度加大,以后连续2~3次调整,使这些分枝当年呈80~90°角。
控制背上枝,对水平大枝上发生的背上枝,要及时控制,当新梢长15~20cm时,基部扭伤,向一侧压平,秋季其长度可控制在30cm以内。由于背上枝发生不一定在同一时期,因此背上枝的处理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随长随处理。
⑤纺锤形的主枝更新苹果纺锤形对主枝生长进行了多方面的控制,先端生长量虽然很少,但主枝仍向外延伸,若控制不当时也会造成果园郁闭,因此主枝的更新对维持一定的树冠大小具有重要的作用。主枝更新有以下几种方式。
预备枝更新主枝下垂后,中后部发生长枝,经培养作为预备枝,待主枝先端生长势弱时,将其下垂的部分剪去,由预备枝代替主枝的生长,这是纺锤形主枝更新的主要方法。当主枝中后部没有合适的预备枝时,可在主枝基部环割、环剥促发分枝,对分枝加强培养使其形成预备枝,然后回缩。对于修剪反应敏感的品种如红富士,主枝回缩后易引起枝条旺长,因此要有计划地进行更新。
异枝更新对部分较密的主枝进行重回缩,使其发出新枝,培养成更新枝,代替附近生长较弱的主枝。
1.人工疏花疏果
(1)疏花从露蕾后至盛花期均可进行疏花,最好的时期是花序分离期。一般间隔一定距离留一花序,大型果远些可间隔20~25cm,小型果则可近些,可间隔15~20cm;树势强旺的可近些,衰弱的可远些。在所留的花序上,一般大型果留2~3朵花,小型果留3~4朵花。疏花朵时,要尽量保留中心花,疏除边花。
(2)疏果未进行疏花或只疏花序的树,最好进行两次疏果,在花后7~10天,幼果子房膨大期进行间果,疏去过密果和过弱果,然后于花后1个月进行定果。定果方法很多,一是简便易行的等距离留果法,即根据果型、品种、树势等,每隔一定距离留1~2个果。一般小果型品种每15-20cm留l~2个果,大型果则每隔20~25cm留l~2个果,多数留单果。另一种定果方法是看副梢定果,即有强旺果台副梢和中等副梢的大型果留单果,小型果留双果;有短小副梢的大型果不留果,小型果留单果。
2.化学疏花疏果化学疏花疏果的优点是省工、省时、工效快、成本低,缺点是受气候因素、树体状况、品种等的影响,效果不太稳定,必须要反复试验后再用。
(l)石硫合剂是一种疏花剂,作用是将未受精的柱头灼烧变褐,使其不再受精。国光上应用较多,一般用1~1.5度石硫合剂在盛花后2~3天喷一次即可。用它疏花安全稳定,无药害。
(2)萘乙酸和萘乙酰胺主要用于疏果。多在幼果直径1.0~1.3cm时喷布,浓度为萘乙酸5~10mg·L-1,萘乙酸胺25~50mg·L-1,元帅系品种最好不用。
3.2.2.2不同类型果园其他配套技术
3.2.2.2.1害虫防治技术体系
无公害优质苹果的生产,在虫害防治上首先从果树、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实施果园害虫的综合控制,一切防治措施围绕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而制定,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阈值以下,从而减少依赖化学农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保持果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防止果品和环境的污染,降低防治成本,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减少虫害所造成的损失,达到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A.防治体系技术要点
a.采用细致清除法,减少病虫害初侵入树体基数
b.冬季清园,搞好果园卫生落叶后至发芽前,将树上各种病虫枝、枯死枝、病僵果及树下的落叶杂草等病残体彻底清除干净,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c.早春适时、合理刮树皮苹果早春适时刮皮,清除其上越冬病虫害,刮皮部位要合理,清除害虫的同时保护天敌。山楂红蜘蛛等害虫在主干部位越冬的少,而在主干分枝以上的部位越冬的多,占全树的70%,而山楂红蜘蛛的天敌如小花蝽、食螨瓢虫在主干翘皮内越冬的达90%,分枝上很少。因此在刮皮部位上重点清除主干分枝以上及主枝中部以下的粗翘皮;在刮皮的时间上掌握害虫尚未出蜇,天敌已能爬动逃生时进行(天敌活动时间早于害虫),一般在三月上中旬刮皮好,能达到既消灭害虫又保护天敌的目的。早春彻底刮皮后,每株树上越冬态山楂红蜘蛛数量仅为未刮老翘皮的3.77%。
d.休眠初期、芽萌动期喷铲除性药剂落叶后的越冬病虫的休眠初期(11月上旬)和芽体膨大期的越冬病虫初侵染期(3月下~4月初),是两个关键时期,喷铲除性药剂清除病虫,可以达到“杀一抵百”全年主动的效果。萌芽前全树喷5ºB石硫合剂防治越冬态山楂红蜘蛛,喷药7d后防效达90%以上。
e.采用果实套袋阻隔法隔绝果实病虫害侵入
在果实幼果期对果实进行套袋,可以使危害果实的害虫难以接触果实,从而减少其侵入果实的机会。通过果实套袋可使红富士苹果的病虫果率从43%减少到5.2%。
f.采用迁移转移法诱杀芽、叶趋光、趋化害虫
黑光灯迁移诱杀黑光灯迁移诱杀是无公害果园中除蚜、螨、蚧以外防治其他害虫的最重要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可诱杀90%的害虫量,且经济,每灯年用电费量不超过30元,可控制面积2公顷。开灯时间在4月15日左右,停灯时间为10月20日。每日晚19点~20点开灯至次日早6点关灯。灯挂在果园边界内60~70m处,挂灯高度为离地面1.5m。挂黑光灯的果园可基本控制金龟子类、食心虫类、卷叶蛾类、天蛾类、夜蛾类、刺蛾类、蝽蟓类等害虫的危害。
性诱剂诱杀对果园发生严重的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棉铃虫、桃蛀螟、苹小、苹大卷夜蛾等可采用性引诱剂引诱防治,每亩地费用不超过10元。方法是:用塑料盆或罐头瓶等固定在铅丝或绳圈内,盆内倒清水,加少量洗衣粉,将其挂在果树外缘树叶较密的第一层主枝上,盆底离地面1.5m以内,将诱芯用细铁丝穿中心,诱芯距水1cm,铁丝两端固定在盆外绳圈上,每1亩设置诱芯2~3个。一般3月下旬挂,每月更换一次诱芯。用CP(Cydiapomonella)也可诱杀苹果蠹蛾和金纹细蛾。
束草把迁移果实采收前后,幼树在主干上绑草把,老树在主枝基部、大侧枝等处绑草把,以诱集山楂红蜘蛛、苹果大小卷叶蛾、苹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的幼虫下树越冬。解草把的时间视草把内天敌数量多少,如内天敌数量多,则2~3月解下,放在背风处,让天敌飞走再烧,如天敌数量少,春节前后解下立即烧掉,达到灭害保益的目的。
采用生态选择防治法,强化天敌制约害虫 麦收前后瓢虫高发期、9月上旬瓢虫、草蛉等高发期采取控制用药,停开黑光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天敌,极大地减少绣线菊蚜、螨类等害虫数量。
关键期一次性化学防治芽、叶刺吸害虫没有灯诱效果的害虫如蚜、螨、蚧,如通过生态选择不能控制其危害时,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对外界最敏感时期或龄期比较整齐的时期,一次性细致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农药,即可达到控制的目的。
B主要害虫防治措施
本地果园危害苹果的害虫多达50种,其中造成严重危害的有食心虫类、卷叶蛾类、潜叶蛾类、食叶毛虫类、蚜虫类、蚧虫类、金龟子类以及螨类等。主要防治技术措施为:
a.食心虫类等果实害虫食果类害虫主要是三小一大,即桃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梨大食心虫,主要防治方法是躲避幼虫危害和诱杀成虫。躲避方法是于成虫出土产卵前,将幼果套上双层纸袋,使成虫不能在果面上产卵,因此避免受害。这些成虫均具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可用黑光灯大量诱杀成虫。
b.食叶害虫类 食叶害虫主要包括苹果小卷叶蛾、褐卷叶蛾、苹果卷叶蛾、顶梢卷叶蛾、苹果白卷叶蛾、黄斑卷叶蛾、黑星麦蛾等卷叶蛾类,旋纹潜夜蛾、金纹细蛾、银纹细蛾等潜叶蛾类,桑尺蠖、天幕毛虫、舟形毛虫等食叶害虫类。主要防治方法是应用昆虫激素(灭幼脲3号)防治幼虫,性诱剂、黑光灯等诱蛾,消灭成虫。
c.叶螨类苹果园常发生的叶螨类主要有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二斑叶螨等多种,主要防治措施是3月20~25日全园喷3~5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于4月25~30日、5月15~20日、6月1~5日以及6月25~30日喷洒0.2度石硫合剂,过于严重时,使用浙江省台州生物农化厂生产的生物碱杀螨剂——40%融杀蚧螨的400倍水溶液,或河北省徐水吉利防生农药厂生产的绿维虫螨1500倍水溶液,或2000~3000倍阿维虫清水溶液。
d.金龟子类金龟子类害虫主要有黑绒金龟子、铜绿丽金龟、小青花金龟、斑喙丽金龟、苹毛丽金龟、白星花金龟等多种,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花期,主要防治方法是人工捕捉和诱杀。于4月8~25日每天傍晚在果园内人工捕捉出土危害的金龟子或每25~30m挂一个糖醋罐,诱杀成虫;同时晚上将黑光灯打开,大量诱杀成虫。
e.蚜虫类苹果园常发生的蚜虫类主要有绣线菊蚜及苹果瘤蚜等,主要防治措施是春季萌芽前彻底剪除蚜虫危害过的枝条,刮除老翘皮,喷5ºB石硫合剂除治越冬成虫。生长季节轻微发生时可剪除虫梢,麦收前后注意果园不要喷药,充分保护麦地转移来的食蚜瓢虫,过于严重时人工释放瓢虫。
3.2.2.2.2病害防治技术体系
苹果园发生的病害多达70余种,危害严重的主要有苹果轮纹病、苹果腐烂病等。病害的防治主要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在培养健壮树势的同时,重点抓好发芽前后的病源防治。于3月5日前,彻底刮除树上的所有老皮、病皮,并全树喷9281的500倍液,喷湿为度。开花后、套袋前各喷一次500倍9281。果实生长期以护果避病为主,在开花后25~35天对果实进行套袋,使病源物不能再侵染果实。去袋后立即喷500倍9281液。
3.2.2.2.3土肥水管理技术体系
肥料是果树优质、高产、高效的物质基础,果园土壤的供肥能力及平衡程度是苹果优质高产高效的主要限制因素。
A.施肥技术
a.施肥方案一
基肥:优质有机肥45-75t/ha,或微生物有机肥7.5-15t/ha,做基肥于早秋施入。
追肥:N为450~700kg/ha,P2O5为300~400kg/ha,K2O500~750kg/ha,配合施用硼肥、锌肥、铁肥、钙肥。做追肥分1-3次施入。
b.施肥方案二
施用有机—无机复合平衡肥,用量4500~6000kg/ha(NPK含量25~30%,有机质含量18~25%,肥料含有钙、镁、铁、锌、硼等中量、微量元素)。早秋与基肥一起施入,地面撒施后浅翻5~10cm。全年只施用一次。
B.土壤管理(略)
C.水分管理(略)
3.2.2.2.4花果管理技术
A.花前复剪于花芽萌动期至开花前进行的补充修剪,调整花量,克服大小年。
B.人工授粉
花粉采集在铃铛花期(大气球期)采花,采粉树应选花发育正常、与富士品种亲和良好且花期较早的品种,或从物侯期较早的地区采集花粉,采花后,立即取出花药,在20~28℃室内晾干备用。
人工授粉采用人工点授,在花开当天进行,授粉工具可用毛笔、纸捻、香烟过滤嘴头等。点授以中心花为主,每花序1~2朵。授粉时应开一批花授一次粉,连续授粉2-3次。使用过筛的纯花粉,可添加3~5倍的滑石粉或淀粉。
授粉还可以采用花期放蜂或壁蜂授粉。
C.疏花、疏果
从花序伸出期开始,依据花量进行,一般每间隔15-20厘米,选留一个粗壮花序,然后把其它多余的花序全部疏除,疏花序时要保留果台副梢和莲座状叶,授粉条件好或花期气候好的果园,还可以疏花朵,一般一个花序只保留一个中心花和1~2朵边花,将其余的花朵全部疏去。花期气候不稳定时,只疏花序不疏花朵,坐果后再行定果,每个花序只留一个果。
落花后10天开始疏果,落花后30日内结束。确定留果量小果型嗄啦系品种一般按叶果比40-50:1,枝果比3-5:1;大果型富士系品种50~70:1;按枝果比4~6:1。或按果间距15-25厘米留一个果,把多余的幼果全部疏除。疏果时应选留果形端正的中心果,多留中长果枝和果顶向下生长的果,少留侧向及背上着生的果,改善果形。及早疏除梢头果、病虫果、畸形果和向上生长的果。
D.套袋和除袋
苹果套袋应选用质量较好的双层果袋,一般外袋表面为灰白色,里面为黑色,内袋为半透明红色的蜡纸,落花后35—40天套袋,套袋前2--3天,应喷一次杀菌剂。套袋时使纸袋呈膨胀状态,以防止袋纸贴近果皮产生日烧或摩擦果实表面,最后扎紧袋口,套袋应尽可能抓紧在短时间内套完。
除袋时期根据市场对果实颜色要求而定,要求色泽鲜艳,在采前10-15天除袋,浓色精品果或着色条件较差的,在采收前20-25天除袋。除袋时先将袋底撕开,除去外袋,隔3--5个晴天后再除内袋。除袋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前进行,以防果实灼伤。外围果于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去袋,内膛果则在晴天下午4时或阴天时去袋效果较好。
E.地下铺设反光膜
于果实着色期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促进果实着色。一般每行树冠下离主干0.5米处南北向每边各铺一幅宽1米的反光膜,而后将反光膜边缘用石块、瓦片压实。采果前将反光膜回收洗净晾干备明年用,一般可连用3年以上。
F.疏枝、摘叶及转果
苹果采前20—30天开始进行疏枝,摘叶及转果,以增加果实的浴光量,增加着色。
疏枝疏除树冠外围和果实附近的密生新梢,重点去除背上直立徒长枝、密生枝和树冠外围多余的梢头枝。
摘叶分2次进行,第1次在9月底,首先摘除贴果叶片和果台枝基部叶片,适当摘除果周围5—10厘米范围内枝梢基部的遮光叶片;第2次在采前7—10天,摘除部分中长枝下部叶片。摘叶量一般控制在占总叶量的30%左右。
转果一般在除袋一周(7—10天)后进行,果实的向阳面充分着色后把果实的背阴面转向阳面,有条件的可用透明胶带固定,促进果实背阴面着色。
G.适期采收和精细采摘
为促进果实着色和提高果实含糖量,应根据收购要求适期分批采收。采摘时,尽量轻采、轻放,避免碰伤和指甲刺伤果实,果实随即剪除果柄。采收用的篮筐需内衬蒲包、旧布等柔软铺垫物,从篮筐到果堆、果箱,要逐个拾拿,禁止倾倒。
3.2.3红富士苹果优质丰产矿质营养标准建立
红富士苹果果实产量在22500kg·hm-2以上,硬度高于8kg·cm-2,总糖高于13%,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低于0.3%是优质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合理指标,要达到这些指标时,叶片各元素的合理诊断时期与含量如下:叶片N素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为6月底,指标为0.80%~1.15%;叶片P素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为5月底,指标为0.08%~0.13%;叶片K素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为6月中旬,指标为1.8%~2.0%;叶片Ca素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为6月底,指标为0.42%~1.14%;叶片Mg素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为8月中旬,指标为0.33%~0.4%;叶片Mn素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为6月底,指标为67mg·kg-1~82mg·kg-1;叶片Zn素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为5月中旬,指标为59mg·kg-1~88mg·kg-1。因此要使果实品质达到优质丰稳产,需使叶片中N、P、K、Ca、Mg、Mn、Zn元素达到以上合理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判断各时期叶片中各元素的丰缺,进而指导土壤施肥。本研究确定的红富士苹果优质稳产的营养诊断指标体系,尚无先例,在其他苹果品种上有人仅就叶片矿质元素与产量或矿质元素与果品质量单方面作了研究,本指标体系既考虑了不同时期叶片矿质元素对产量的影响,又考虑了叶片不同时期不同矿质元素对果实质量形成的影响,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叶片营养指标诊断体系。
第二节树体保护
-、刮树皮及涂保护剂
果树随着年龄增加,树皮增厚缺乏伸展性,妨碍树干的加粗生长,易使树体早衰。且老树皮的裂缝,是许多病虫的越冬场所。因此,刮除老皮,集中烧毁,既能消灭病虫,又能促进树体生长,恢复树势。适合刮皮的果树种类有:梨、苹果、栗、枣等。桃、杏等刮后易流胶,一般不宜采用。
刮树皮的时间,在气候较温暖的地区,休眠期都可进行。在寒冷地区为防止冻害,一般在严寒期过后至果树发芽前进行。要求将老树皮的粗裂皮层刮下为度,切忌过深伤及嫩皮和木质部。刮皮时遇有病斑,应按防治病害的要求进行刮除和消毒。树皮刮完后应立即涂保护剂。刮下的树皮必须及时清除干净,堆集烧毁。
为保护树体及伤口,常给树干涂刷保护剂,例如涂白、刷浓碱水、涂消毒剂等。涂白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冻伤及日烧,并能防治病虫害。涂白剂的配合成分各地不一。一般常用的配方足: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3份、油脂(动肢物油均可)少许。涂白时可用刷子均匀地把药剂刷在主干和主枝的基部。为了提高效率,也可用唢雾器喷白。近年来有的果园利用液体塑料喷洒在树体上减少蒸发,可减轻抽条和冻害。
二、吊枝和撑枝
为防止因结果多而树枝折断、果实摇落;并避免大枝下压重叠和妨碍树冠内部光线透入,常采用吊枝和撑枝。
吊枝是在树冠中心立支柱,用绳索引向各主枝吊起,其形如伞,称之伞状吊枝。
吊枝和撑枝宜在果实膨大期主枝开始下垂时进行。过迟则枝条已经下压,过早果实尚小,不易选择吊枝的方向和重心。吊枝应选骨干枝的重心(约在大枝上部的2/3处)位置吊起,部位不当易使对吊的枝头下垂或中部弯曲。树冠低矮,或结果偏于下方,不便吊枝时,宜采用撑枝,此法用材较多,同时造成树冠下的土壤管理不便。但可以就地取材,简而易行。
三、受伤后的处理
(-)伤口治疗树干和大枝上伤口面积大、历时长不能愈合者,易引起腐烂,形成空洞,影晌果树的生长结果和寿命。因此,对尚具经济价值的树需要及时彻底治疗。
治疗的方法:首先用刀削平刮净伤口,使皮层边缘呈弧形,然后用消毒剂如2%硫酸铜液或石硫合剂5度液等消毒。最后涂上保护剂,预防伤口腐烂,并促其愈合。
治疗伤口用的保护剂要求容易涂抹,不透水不腐蚀树体,同时又有防腐消毒的作用。如桐油、铅油、接蜡等均可。液体接蜡的配方是:松香800克,油脂100克,酒精300克,松节油50克。此外,各地还可根踞具体情况选用当地的保护剂,如陕北果农用粘土2份、牛粪1份,并加少量羊毛和石硫合剂用水调成保护剂就地应用,效果较好。
如伤口已成树洞,则应修补。补树洞的目的是防止树涧继续扩大,增强骨架牢固性并促进树势恢复。补树洞的方法:首先将洞内腐烂木质刨出,清除彻底,刮去洞口边缘的死组织。然后用药剂消毒并进行填充。填充物最好是水泥和小石粒(1:3)的混合物。小树洞可用木桩钉楔填平,或用柏油(沥青)混以3-4份锯末(按体积计)涂塞之,经过补洞可以促进伤口愈含。
(二)桥接和寄根接由于病害或冻害,常造成树干及主枝的部分输导组织受伤,严重减弱树势,影响产量。当局部受伤时可采用桥接。
桥接是通过接于伤口两端的接穗输导养分和水分,使恢复树势提离产量。方法有两头接和一头接两种,桥接的接穗条数也因伤口大小而有不同(表8-8)。
寄根接是对于干都或根颈受害,造成恨系衰弱以及有冻根、烂根的树,立即在树干附近补栽上旺盛的砧木苗多株,将其上端接于上述果树的根颈或主干基部,使两者愈合,挽救病树。
(三)伤折枝的处理伤折枝应根据伤口的位置及伤害的程度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伤折已造成枯死,无可挽救的枝条,可从伤折附近锯平或剪去,涂以保护剂。然后从附近选留新枝或徒长枝加以培养,补充失去部分的树冠空缺。也可采用高接补救,使达到平衡,恢复产量。
对于伤折程度较轻者,要及时抢救。首先要将劈裂枝条顶起或吊起,使恢复原状,把枝体重量移到支柱或吊绳上。对劈枝基部的裂口要清除夹杂物,用绳或铁丝捆紧,使裂口密合无缝,外面用塑料薄膜包严,以利愈合。在劈口的上部,用绳与主干绑紧,或用“冂”形钉加固。也可选主干上的壮枝,使一头插入,桥接在劈枝的中部,以增加大枝的负重量。此外,要加强肥水和病虫防治,促使树体恢复。
未完待续>>
苹果无公害栽培技术(三)
相关信息
□
苹果无公害栽培技术(二)
2011-1-17
□
苹果无公害栽培技术(一)
2011-1-17
□
苹果无公害栽培技术(三)
2011-1-17
□
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
2008-6-21
□
无公害白芍栽培技术
2008-6-11
□
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
2007-9-20
□
藤三七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1-7-04
□
玉竹无公害林地栽培技术
2011-1-18
□
黄栀子无公害栽培技术
2008-6-17
□
无公害苹果的修剪方法
2008-6-22
□
苹果基地无公害控制措施
2008-6-22
□
优质无公害苹果施肥技术
2008-6-21
□
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施肥技术
2008-6-21
□
优质无公害苹果植保技术
2008-6-21
□
无公害玉竹(尾参)高产栽培技术
2011-1-18
□
广藿香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1-1-18
□
日光温室葡萄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2010-9-15
□
核桃无公害栽培技术之田间管理篇
2008-6-22
□
苹果早期落叶病无公害综合控制技术
2010-12-26
□
怎样抓好无公害苹果的土肥管理
2008-6-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