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人参果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技术

2011/1/17 13:45:26

人参果系多年生半木质化绿色草本植物,属茄科茄属。其原产于南美洲秘鲁、哥伦比亚和智利安第斯山高地北麓。早期只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进行栽培,后引入我国并逐渐扩大栽培。高寒地区栽培人参果,是利用其日照长、温差大及无污染的冷凉气候资源,采用日光温室,周年均可生产出品质好,肉爽多汁,清香味美的优质无公害人参果。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冷凉地区利用日光温室周年生产无公害人参果的技术要领,旨在引导广大人参果栽培者逐步达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的目的。
1 人参果栽培基地选择
1.1 环境条件 栽培基地要远离工业、生活区和医院等污染源。
1.2 生态条件
1.2.1 温度 人参果是喜温性植物,环境温度在0~40℃范围内均能生存。幼苗及植株生长的最适温为13~25℃,坐果适温为12~30℃。
1.2.2 光照 一般人参果植株在生长期日照时间以保持在12~14h为宜。
1.2.3 水份 人参果植株的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苗期的土壤湿度以60%~70%为适宜,果实膨大期以80%~85%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以65%左右为最好。
1.2.4 土壤 人参果植株根群发达,吸收能力强,对土壤无特殊要求,但要获得高产、稳产和优质,应尽可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pH值5.50~7的微酸性砂壤土为宜。
2 整地、做畦与施基肥
2.1 整地 最好选前茬为非茄科作物、深耕30cm左右的土地栽植。最好经夏季1个月左右的高温闷棚,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能力,减少土壤中的病菌与害虫,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施足基肥 人参果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1:1:1。氮肥能促进茎叶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在植株生长的前期,氮肥的作用更为重要;磷肥在生育的初期对培育壮苗影响极大,磷肥的90%要作基肥;钾肥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向果实输送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推迟植株的衰老,延长结果期,对改进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一般情况下,结合整地,60m标准化日光温室要施有机肥8000~10000kg。
2.3 做垄 一般采用垄沟式吊蔓栽培,垄宽80cm,沟宽40cm,沟深25cm。
3 果苗准备与定植
  采用人参果脱毒苗,从人参果脱毒苗繁育基地预约购入。
3.1 定植期选择 选定植期要根据当地气候及日光温室栽培的特点,一般掌握在温室内5~10cm深处的土壤温度稳定在11℃以上时,开始定植最为适宜。
3.2 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征、栽培方法和土壤肥力等因素来决定。一般60m标准化日光温室定植的密度以2000~2200株为宜。
3.3 栽苗方式 栽苗方式一般选择沟坡栽,苗应栽在坡上端1/3处,先栽苗后浇水。栽苗时不可栽得过深或过浅。栽得过深,土温低,不利于根系生长,缓苗慢;栽得过浅,虽土温高,有利于根系生长,但扎根不稳,浇苗时易倒。一般的栽植深度以幼苗土坨上表面位和沟坡表面相平或稍深一些为宜。
3.4 覆膜 覆膜可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滋生,保持土壤疏松,加快果苗移栽后的缓苗速度,促进果苗根系的生长发育。
4 果苗定植后管理
4.1 灌水、蹲苗与中耕
4.1.1 灌水 栽苗后应及时灌水,最好是经发酵处理过的稀薄的人、畜粪尿水。水量不易过大,因有时气温低,水量太大会使土壤温度降低过多,不利于缓苗。隔3~5d后,幼苗的心叶颜色由老绿转为嫩绿时,再灌第2次水,水量应大,以足以保证蹲苗期的土壤湿度为宜。
4.1.2 蹲苗与中耕 蹲苗是果苗定植初期,为防止果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生长而采取的控制浇水措施。蹲苗时间长短,应根据栽培品种的特性、土壤湿度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与植株生长状态,灵活掌握。中耕松土可提高土壤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促进根系发育。结合中耕适当培土,可以防止植株倒伏,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
4.2 追肥 人参果无公害生产要求施用充足的有机肥料和限定数量的矿物质肥料、化学肥料和微生物活性剂,以达到补充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及生物活性,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参果栽培区。人参果栽培施肥要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平衡施肥,确定合理的轮作施肥制度,合理施肥,合理调配养分,提高肥效利用率。为保证人参果苗定植后迅速生长,可结合浇灌定植水或缓苗水,进行第1次追肥,追肥的数量约占全期追肥总量的10%。蹲苗结束时,植株上的果子已开始迅速膨大,应结合浇水进行第2次追肥,这次是追肥重点时期,追肥的量要大,约占全期追肥量的30%,追施肥料的种类有尿素、碳铵、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等,也可施用人参果专用肥、三元复合肥、有机肥等。以后视苗情进行2~4次追肥。一般全生育期60m温室需追施化肥80~100kg。
4.3 引蔓 人参果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如不引绑就会引起倒伏,不但不方便田间管理,而且由于植株倒伏密集,不利于通风与透光,影响光合作用。同时叶片及果实与地面接触,不仅影响叶片和果实的清洁,而且容易引起病虫害。因此,人参果植株应及时引蔓,以利植株健康生长。
4.4 整枝与抹芽 整枝与抹芽的目的,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调整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之趋于平衡。适当整枝和抹芽(摘除多余的侧枝)不但有利于透光,防止植株徒长,而且可以减少养分的不必要损耗,以集中更多的光合产物供果实生长,从而增加单果重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进行合理的整枝与抹芽,使植株之间不至于过分密集,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5 人参果栽培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人参果栽培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5.1 农业栽培技术防治
5.1.1 安排好耕作和轮作 做好人参果生产的耕作与轮作计划,使病虫草害失去生存的环境条件,不至于造成大的危害。
5.1.2 创造有利于人参果生长发育的条件 在人参果生产中,各个农事环节必须环环紧扣,创造有利于人参果健壮生长的条件,防止病虫草害的发生。
5.2 物理机械防虫 可采用防虫网将害虫阻隔,或棚内悬挂黄板诱杀害虫,或棚内设置黑光灯诱杀害虫,也可人工捕杀害虫。
5.3 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尽可能选用无毒、无残留或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绝对禁用“三无”伪劣农药,并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
5.3.1 人参果病害防治 人参果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疫病、叶霉病、猝倒病、青枯病、病毒病等。防治方法首先要选用无病种苗,其次要做好栽培管理。药剂防治可选用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等。根据病情,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3~7d喷药1次,直到控制病情为止。
5.3.2 人参果虫害防治 危害人参果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防治方法首先尽可能选用抗虫品种。药剂防治可选用敌敌畏烟剂或原液熏杀,或20%灭扫利乳油,或2.50%天王星乳油,或1%杀虫素等交替喷杀,每3~5d喷1次,直到控制虫害为止。
6 适时采收
  根据市场对人参果的质量要求,进行适时采收。首先将达到标准的七、八成熟果进行采摘对外销售。晚熟人参果继续生长,使其达到完全成熟后在本地市场销售。以市场为导向,灵活多变应对。尽可能促进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创造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孙有鑫1,2,马其彪3,高天启3
(1武威市农技中心,甘肃武威 733000;2天祝县哈溪镇人民政府;3天祝县哈溪镇农技农经站,甘肃武威 73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