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胡柚栽培技术标准

2011/1/18 14:35:5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山胡柚树冠管理、定植、修剪、保果与疏果、土壤改良与管理、排水与灌水、营养与施肥、冻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常山胡柚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6868—86剪枝剪
  GB6870—86手锯
  GB7172—87土壤水分测定法
  DB33/T169.3—1993柑桔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主技:指从主干分生出来的大枝条。
 3.2副主枝:指从主枝上分生出来的较大枝条。
 3.3侧枝:指从副主枝上分生出来的骨干枝。
 3.4绿叶层:指树冠下部至顶部之间长有叶片那部分的厚度。
 3.5树高率:指树体高度与树冠直径的比例。
 3.6树冠复盖率:指树冠投影面积与园地面积的比例。 
 3.7摘心:摘去营养枝的顶芽。
 3.8抹芽:抹除或削去嫩芽。
 3.9短截:剪去枝梢的一部分。
 3.10疏删:将枝条从基部剪去。
 3.11回缩:在多年生枝上短截。
 3.12叶花比:树冠叶片数与花数的比例。
 3.13叶果比:树冠叶片数与该树结果数的比例。
 3.14营养生长期:从栽植起到开始结果的时期。
 3.15生长结果期:从开始结果到有一定经济产量的时期。
 3.16盛果期:从有经济产量起经过高额稳定产量期到开始出现大小年和产量连续下降的初期的时期。
 3.17衰老期:从产量降低到无经济效益时,大部分植株不能正常结果直至死亡的时期。
4、定植
 4.1定植时间
 4.1.1春季定植:2月下旬至3月上旬。
 4.1.2秋季定植: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
 4.2定植密度
 4.2.1山地:行距×株距:4m×(3.5~4)m,每公顷栽700株~850株。
 4.2.2平地:行距×株距:4m×4m,每公顷栽630株。
 4.3定植方式
 4.3.1山地定植
 4.3.1.1山地应筑梯地,梯地梯面宽应在3m以上。
 4.3.1.2山地以秋冬挖定植沟,宽1.0m深0.8m,下填有机肥每公顷150t~200t,后复土填平,于春季定植为好。
 4.3.2平地定植
 4.3.2.1平地可挖穴定植,定植穴长宽各1.0m,深0.5m,穴下施栏肥50kg~70kg。
 4.4栽种
 4.4.1在定植沟的定植点上或定植穴上,用表土或其它肥土拌入0.5kg钙镁磷肥,做成高于地面0.3m~0.4m的土墩(定植墩)。
 4.4.2栽种时,在定植墩中心挖个小穴把苗木放在小穴内,将根系自然展开,用细土填入根间,一层根一层土,边填边压实,并使苗木嫁接口高出土面。
 4.4.3以苗木主干为中心,做一直径为30cm左右盘状土穴,用水浇透,再盖上草。
 4.4.4栽后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天晴风大,应勤浇水。栽后10d~15d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死苗,立即补种。
5、修剪
 5.1各生育时期修剪要求
 5.1.1营养生长期(1年~4年生幼树)
 5.1.1.1在苗木定干整形基础上,以整形培养树冠为主,第一、二年培养主枝和选留副主枝,第三、四年继续培训主枝和副主枝的延长枝,合理布局侧枝群,使树形紧凑,枝叶茂盛。每年培养3次~4次梢,并及时摘除花蕾。
 5.1.1.2投产前一年树高率控制在1.0m~1.2m之间,使树冠紧凑,树形开张。
 5.1.2生长结果期(5年~7年生树)
 5.1.2.1继续扩展树冠,培养主枝和副主枝延长枝,布局侧枝群,使枝梢分布均匀,通风透光,生长健壮,任其结果,并促发春秋二次新梢。
 5.1.2.2树高率控制在0.9m~1.1m之间,春季发芽时及时抹去树冠内膛的徒长枝。
 5.1.3盛果期(8年~30年生树)
 5.1.3.1保持生长结果相对平衡,绿叶层厚度120cm以上,树冠复盖率80%~85%。
 5.1.3.2修剪因树制宜,删密留疏,控制行间交叉,保持侧枝均匀,冠形凹凸,上尖下大,通风透光,立体结果。
 5.1.4衰老期(30年以上)
  进行回缩修剪,对侧枝、副主枝轮回缩更新或全部更新树冠,促发内膛或下部的新结果枝群,延长结果年限。
 5.2修剪时期
 5.2.1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中旬;秒季7月上旬至8月中旬
 5.2.2在4月~9月可进行抹芽控梢、摘心、剪除徒长枝、剪花枝等辅助修剪。
 5.3修剪方法
 5.3.1幼龄树和生长结果期的胡柚树修剪
 5.3.1.1修剪宜轻,适当删密留疏,保持侧枝均匀,对空档的徒长枝短截以填补空缺,对扰乱树形的徒长枝和直立枝从基部剪去。
 5.3.1.2抹芽、摘心及适期放梢。幼龄树在每次发梢后在梢长20cm~25cm时摘心,促发新梢,做到一年发梢3次~4次,以迅速形成树冠。初结果树要发好春秋二次梢。在秋梢抽发时,抹去先期萌芽的秋芽,使秋梢抽生整齐。秋梢放梢期为8月上旬至8月下旬。以后抽发的梢应全部抹除。
 5.3.2盛果期的胡柚树修剪。
 5.3.2.1多花树要重剪细剪,疏删与短截相结合,少花树则应轻剪,只疏删部分密生枝和细弱枝。
 5.3.2.2枯枝、病虫枝,从基部全部剪除。
 5.3.2.3衰老枝群应短截更新或疏删,更新枝长度视枝群的强弱和位置而定。
 5.3.2.4交叉枝、徒长枝原则上从基部剪除,但在树冠中、下部较空虚时,可适当短截,作为更新枝或填补空缺。
 5.3.2.5直立枝群适度控枝,促其结果。
 5.4修剪工具
 5.4.1剪刀与锯应符合GB6868、GB6870等要求。
 5.5修剪注意点
 5.5.1修剪顺序:先大枝后小枝,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5.2剪口要平整,不留短桩,锯口要用凿子或刀子削平。大剪口应涂保护剂。
6、保果(花)与疏果
 6.1时间
 6.1.1保花保果在4月中旬至7月上旬。
 6.1.2疏花疏果:蕾期疏花,定果后(7月上旬)分期疏果。
 6.2方法和要求
 6.2.1保花保果
 6.2.1.1叶花比在2∶1以下的树应采取保果(花)措施。
 6.2.1.2对花蕾多而长势一般的树,花蕾露白期适施速效肥。花蕾少而长势较好的树喷多效唑适当抑制春梢生长。
 6.2.1.3根外追施树体缺少的营养元素。
 6.2.1.4生长调节剂保果:选用GA3(“920”)(50mg/Kg)在谢花后喷1次~2次,每次间隔15d。
 6.2.2疏花疏果:多果树控果促梢。在芽前适度修剪、减少花量,促发新梢。在定果后按叶果比60∶1~65∶1进行疏果。疏除病虫果、畸形果、个别特大果和小果。
7、土壤改良与管理
 7.1地力指标
  有机质1.0%以上,PH值5.5~5.6,并有一定量的速氮、速磷、速钾营养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7.2深翻改土
 7.2.1改土的位置:定植前挖定植沟的园地,在定值沟两边改土;定植前挖定植穴的在定植穴的四周改土,逐年外扩,3年~4年完成全园改土。
 7.2.2改土深度:丘陵山地胡柚园50cm~70cm。平地胡柚园30cm~50cm。
 7.2.3改土时间:在根系生长高峰和雨季结束前,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或9月~10月。
 7.2.4改土材料:粗肥有秸杆、垃圾、堆肥、青枝绿叶等;精肥有猪、牛栏肥、饼肥、人类尿、化肥等。
 7.2.5方法:一般有扩穴改土和壕沟式改土。先挖改土沟,分层放置改土肥料,粗肥放在下层,精肥放在上层。一层肥料一层土,填满改土沟,使之高出土壤20cm。
 7.2.6改土注意点
 7.2.6.1改土沟内根系要剪平,直径大于1cm的粗根应尽量保护。
 7.2.6.2山地胡柚园PH植小于5.5,改土时须施石灰,每公顷750kg~1500kg。
 7.2.6.3壕沟式改土的两头要打通,不留隔墙。
 7.2.6.4挂果树改土应在定果后进行,以免因伤根而引起落果。
 7.2.6.5土壤干旱时不宜改土。
 7.3园地复盖与培客土。
 7.3.1复盖范围:复盖面积等于或大于树冠投影面积,幼龄树应不小于定植穴的园面积,即复盖在根系密生分布处。有条件的进行全园复盖。
 7.3.2复盖时间:6月上旬至7月上旬干旱来临前复盖防旱;12月下旬复盖防冻。
 7.3.3复盖方法:先疏松表土,后均匀铺上8cm~10cm厚的秸杆、柴草、栏粪或地膜,其上盖一层薄土。
 7.4培客土
  采收后至12月下旬,结合防冻,每树挑培客土150kg~250kg。客土可用田泥、塘泥或能改善园地土质的土壤,待客土风化后敲碎铺平。
 7.5园地间作与翻耕
 7.5.1园地间作原则:间作物选择应是有利于养地肥地的浅根性矮生作物;对胡柚生长没有不利影响,利于以园养园;高温季节需水量较少及没有与胡柚相同的病虫害。
 7.5.2间作物种类
  冬季——箭舌豌豆、紫云英、苜蓿、苕子、豌豆、蚕豆、俄勒岗黑麦草等。
  夏季——大豆、猪尿豆、印度豇豆、早熟花生、印尼绿豆、藿香蓟、乌绿豆及部分叶菜类等。
 7.5.3间作物与幼龄胡柚主干距离,一般应保持50cm~100cm以上,随树冠扩大,逐年缩小间作范围。定值5年~6年后宜停止间作。
 7.5.4在不套种的园地,提倡留草,旱季前适时割草复盖与化学除草。
 7.5.5园地翻耕:2月中旬至3月下旬,从根颈外围开始,由内向外,由浅入深,翻耕深度10cm~25cm。
8、排水与灌水
 8.1胡柚不同生育期需水量
  胡柚在花期、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20%~30%,相当于田间持水量60%~80%。采前20d内应适当控制水分供应。
 8.2园地土壤需要排水灌水的规定
  应根据土壤性质及含水量的不同,参照表1土壤含水量,确定需要排水或灌水。
表1土壤含水量%
土壤性质需灌水需排水
砂质土≤5≥40
壤质土≤15≥42
粘质土≤25≥45
 8.3排水灌水时间
  伏旱、秋旱与冬旱及寒潮来临前应灌水;春夏雨季及夏秋台风季节,应注意排水。
 8.4排灌水的测定方法
 8.4.1目测法:当旱期中午,叶片出现暂时萎蔫时,应灌水;雨季园地在雨后有积水,应排水。
 8.4.2手测法:取园地5cm~20cm深土壤,对砂质土,手捏不能成团应灌水;对壤质土,打碎后用手握成泥团,稍一挤碰,不易破碎可不灌水,相反不能成土团,需灌水;对粘质土,手握后成泥团,轻轻挤碰发生裂缝,应灌水。
 8.4.3仪器测定:按GB7172规定的方法测出土壤含水量后,按8.2条进行。
 8.5排灌方法
 8.5.1山地胡柚园可采用山塘水库自流灌溉、喷灌、滴灌或浇灌。浇灌以穴状为好,浇水量视天气干旱程度而异,一般成年树每株浇水量100kg~200kg,渗透后即松土复盖。
 8.5.2平地胡柚园可利用排灌系统,旱时沟灌或沟灌与喷灌结合,积水时排涝。也可采用环状或穴状浇水。
9、营养和施肥
 9.1需肥诊断:以4月~7月龄的春梢营养枝叶片,分析其元素含量,或按照树体形态观察其营养状况,诊断缺乏何种营养元素,以确定施肥方案。参见表2。
 9.2施肥时期
 9.2.1幼龄树:每年3月~8月上旬采取薄肥勤施,每月施一次稀薄人类尿或1%~1.5%尿素等速效肥料,8月下旬至10月停止施肥,11月上旬施越冬肥。
 9.2.2结果期:一年施肥3次~5次。
表2  施肥方案
元素叶分析含量缺乏适量过量缺乏时形态表现
氮(以N计)%<2.22.5/2.7>3.0树势衰退,枝梢细弱,叶片小而薄,叶脉黄化,叶早落。
磷(以P计)%<0.090.12/0.16>0.30叶片失去光泽,老叶呈紫红色枯焦,引起早期落叶,果皮厚而粗糙,果心中空,酸度较高。
钾(以K计)%<0.71.2/1.7>2.4叶片厚,叶尖发黄,新梢细弱,短而丛生、果小。
钙(以Ca计)%<1.503.0~4.5>7.0新梢短弱,先端丛芽易干枯,叶缘先出现退绿,逐渐扩展至叶脉间。
镁(以Mg计)%<0.20.30~0.49>0.3老叶侧脉叶肉先行出现退绿,后扩展全叶,叶基部呈倒“V”字型暗绿色。
锌(以Zn计)mg/kg<1825~49>200叶变小,丛生,侧脉间叶肉呈肋状黄色斑块,果小,严重时发僵。
硼(以B计)mg/kg<2036~100>260新叶叶脉不转绿,呈黄白色,叶脉增粗,木栓化,果小呈僵果,粗糙成“硬头果”,严重时叶黄梢枯。
锰(以Mn计)mg/kg<2030~150>200叶片呈极细的绿色网状脉纹,叶脉间呈淡绿色条斑,果实皮薄,着产以不均匀。
铁(以Fe计)mg/kg<4055~120>250叶肉失绿,主侧脉常见绿色,果实淡橙黄色,成“黄胖果”。
  芽前肥:2月下旬至3月下旬施。
  保果肥:对衰弱树、多花树在花蕾露白或第一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时施。
  定果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
  壮果肥:8月上旬至9月上旬施。
  采果肥:采果后3d至5d内施。
 9.3施肥量
 9.3.1根据优质丰产指标,每公顷年施肥量为纯氮650kg~750kg;五氧化二磷370kg~450kg;氧化钾520kg~600kg。其中有机肥占35%~40%。
 9.3.2各次的施肥量如下:
  芽前肥:以氮为主,以速效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的20%~25%。
  保果肥:看树施肥、速效为主,施肥量占全年的10%以下。
  定果肥:氮、磷、钾配合,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肥量占全年的20%~25%。
  壮果肥:速效氮、磷、钾配合,施肥量占全年的10%~15%。
  采果肥: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肥配合、施肥量占全年的30%~35%。
 9.4施肥方法
 9.4.1根际施肥:在树冠滴水线处,用环状宽沟或对称半月形宽沟或放射状沟肥。做到化肥湿施,有机肥和磷肥深施,施后立即复土。
 9.4.2根外追肥宜选阴天、傍晚进行树冠叶面喷洒。
  常用肥料浓度如下:
  尿素:冬季用0.5%,其他季节用0.3%。
  磷酸二氢钾:0.2%~0.3%。
  硫酸钾:0.2%~0.3%。
  过磷酸钙浸出液:0.5%~1%。
 9.5微量元素缺乏症矫治方法
 9.5.1矫治缺锌症:5月上旬至6月上旬,用0.1%硫酸锌加等量石灰或150mg/kg环烷酸锌,每7d~10d树冠喷射一次,连喷二次
 9.5.2矫治缺硼症:花蕾期或盛花期喷0.2%硼砂或硼酸一次,或地面施硼砂每株25g~50g。
10、冻害防治
10.1冻害分级与症状
 10.1.1冻害一般分为六级,其症状及分级见表3。
表3  冻害症状及分极
冻害级别叶片枝杆
O级无冻害无冻害
1级秋梢叶片失绿卷曲或脱落25%以下秋梢受冻
2级50%左右叶片卷曲或脱落秋梢冻死,部分一年生枝受冻
3级全树大部叶片卷曲或脱落近半数一年生枝冻死,部分侧枝受冻
4级全树叶片卷曲或脱落大部侧枝冻死,部分主枝受冻
5级全树叶片卷曲或脱落主枝均冻死,主干也受冻
 10.2冻害预防
 10.2.1农业栽培措施
 10.2.1.1适地适栽,选择良好的地形地势。
 10.2.1.2营造防护林带。
 10.2.1.3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控制晚秋梢,增强树势,提高抗寒力。
 10.2.2寒前预防
 10.2.2.1寒潮来临前根颈培土,高出地面30cm。
 10.2.2.2涂白:用生石灰0.5kg,硫磺粉0.1kg,冲水3kg~4kg,加食盐约20g(一汤匙),涂刷主干、大枝。
 10.2.2.3搭棚复盖。
 10.2.2.4干旱时灌水,寒潮来临前熏烟,喷抑蒸保湿剂。
 10.3冻后护理
 10.3.1及时摘除受冻卷曲未落的叶片。
 10.3.2春季萌芽后,在枝干死活界线清楚时剪除受冻枯枝。重度受冻树应迟剪,待发芽时,剪到发芽处,并注意伤口保护。
10.3.3根外追肥及喷洒杀菌剂,特别注意对树脂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