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灰斑病防治

2011/1/20 19:46:08

猕猴桃灰斑病是猕猴桃叶片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产区发生较普遍,近年来同猕猴桃的褐斑病发生呈上升趋势,为害较为严重。

症状一般从叶片叶缘开始发病,叶片上有灰色病斑,初期病斑呈水渍状退绿褐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沿叶缘迅速纵深扩大,侵染局部或大部叶面。叶面的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状。病斑穿透叶片,叶背病斑呈黑褐色,叶面暗褐至灰褐色,发生较严重的叶片上会产生轮纹状灰斑。发生后期,在叶面病部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分生孢子器。轮纹状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器呈环纹排列。造成叶片干枯、早落,影响正常产量。

病原由真菌中的烟色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adusta(Ell.etEV)Stey和轮斑盘多毛孢Pestalotiasp.侵染。

发病特点该病害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及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在春芽萌发展叶后产生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嫩叶上进行潜伏侵染,在叶片坏死病斑上产生繁殖体,进行再次侵染。5-6月份,在高温条件下病原菌开始入侵。到8-9月高温干旱,病害发生较严重。最后导致大量枯死,造成大量落果。10月下旬-11月开始进入越冬期。被褐斑病侵染的叶片,抗性减弱,该病原常进行再侵染,所以有时在同一叶片上出现两种病症。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科学修剪,剪出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保持果园适当的温湿度,结合修剪,冬季彻底清园,将地面落叶和枝条清扫干净,集中烧毁。结合施肥,进行果园翻土,大概10厘米以下,减少初侵染菌源。

(2)选择较抗病品种。“贵长”品种相对较抗病。

(3)化学防治翻土后喷波美5-6度石硫合剂于藤蔓。5月份是最佳保护预防期,开花前后各喷一次药会减少初侵染。7-8月,用80%代森猛锌、50%甲基托布津进行树冠喷雾,进行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