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果树苗木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圆铃枣的三大瞒害及其综合防治
2011/1/21 16:15:48
圆铃枣是山东省巨野县枣树的主栽品种。在枣树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会发生不同种类病害,有些病害能降低枣果品质,有些病害能使枣树减产、绝收甚至整株死亡。制约我县圆铃枣优质高产栽培的病害主要有枣缩果病、枣锈病和枣疯病;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试验,总结了圆铃枣的三大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供枣农参考。
1 枣缩果病
1.1症状
枣缩果病,又称束腰病,主要危害枣果。果实受害后,多在腰部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块,边缘清晰,随后病点不断扩大。围绕枣果中部发展,由黄褐色变成暗红色,中部微凹陷成蜂腰状。有的病果从果梗开始向萼凹部形成排列较整齐的黄褐色条纹。剥开果皮,果肉呈黄褐色,组织萎缩松软,呈海绵状坏死,继续向果肉深层扩展,果味苦,以后病部转为暗褐色,病果则逐渐干缩凹陷,果皮皱缩,故称缩果病。果柄受害后呈暗黄色,提前形成离层,枣果未熟即先脱落。
1.2发病规律
1.2.1病原自20世纪70年代迄今,已报道过的病原菌有6种真菌和2种细菌。一般认为是由2种或3种病原单独或混合侵染,主要是盾壳霉菌、细链隔孢菌及群(聚)生小穴壳菌3种弱寄生菌和1种细菌,而该4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接种都可产生典型的症状。
1.2.2越冬场所及传播方式病原菌在落果、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等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越冬,其中枣股和落果是病原菌的主要越冬场所。病原菌除风雨作用和叶果自然摩擦造成的伤口传病外,主要是叶蝉、蝽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虫造成的伤口传病。
1.2.3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枣缩果病的发生与品种、发育期、营养失衡、异常气候影响关系密切。(1)品种不同,其发病程度不同,品种间存在抗病性的明显差异。沾化冬枣、平枣、马
牙枣、六月鲜早熟品种较抗病。(2)发病与枣果的发育期密切相关。一般从枣果梗洼变红(红圈期)到1/3变红时(着色期),枣肉含糖量在18%1)3,上,pH值5.5-6.0。气温23-26℃时。是该病的发生盛期;(3)树势强弱与发病轻重紧密相关。树势弱的发病早且重,树势强的发病晚而轻。(4)间作物种类与发病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间作玉米、黄豆的枣园发病最重,间作红薯、花生低秆作物发病最轻。(5)养分失衡也易引发缩果病。(6)异常的气象条件也引发该病。高温多雨、日照少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气象因子,阴雨连绵或者夜雨昼晴。最易爆发成灾。
2 枣锈病
2.1症状
枣锈病,是一种危害枣树叶片的真菌性病害。受害叶片背面,起初散生或聚生凸起的土黄色小疱,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形状不规则,直径0.2-1毫米。大多数生在中脉两旁、叶尖和叶片基部。密生在叶脉两旁的夏孢子堆往往许多个连成条状。夏孢子堆开始产生于叶片的表皮下,当其成熟后,叶片表面破裂,散出黄粉,即夏孢子堆。在叶片正面对着夏孢子堆的地方,出现不规则的褪绿小斑点,逐渐失去光泽,以后变成黄褐色角斑。最后干枯,早期脱落。落叶先从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严重时叶片可全部脱落,只留下未成熟的小枣挂在树上,以后失水皱缩。不堪食用。叶片早落不仅影响当年枣的产量,而且影响生长和翌年的产量。到秋季,病叶上的夏孢子堆旁边又长出黑褐色的角状物,不规则形状,即病原菌的冬孢子堆,稍凸起,但不突破叶的表皮。冬孢子堆比夏孢子堆小,直径0.2-0.5毫米。
2.2发病规律
2.2.1病原属担子菌纲、锈菌目、锈菌属中的枣层锈菌。其生活史中只发现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两个阶段。
2.2.2越冬场所及传播方式病原菌主要以夏孢子堆在病落叶上越冬。也可以多年生菌丝在病芽中越冬。越冬后的夏孢子在3-33℃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4℃。翌年夏孢子堆借风雨传播到新的叶片上,引起初次感染,发病后又可多次再侵染。潜育期7-15天。
2.2.3发病时期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雨水多,湿度大时,夏孢子开始发芽,侵入叶片。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出现落叶,8-10月份。空气中的夏孢子数量很多,进行再侵染,造成大量落叶。在流行期间。老叶、嫩叶均可染病。
2.2.4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1)发病轻重与7-8月份的降水量密切相关。7月份的总降水量达200-300毫米时,发病就早且重,少于130毫米时,则发病晚而轻。(2)发病与间作物有关。间作小麦、玉米等高秆作物的枣园,发病重。间种花生、红薯等低秆作物的枣园,发病轻。(3)枣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差异。(4)发病与栽植密度、枣园排水有关。一般叶面积系数较大,树冠茂密。通风透光差,园内湿度大的密植园,枣锈病发病率较高;相反,树体健壮、结构合理、通风透光好、排水良好的枣园,枣锈病的发病明显减轻。
3 枣疯病
3.1症状
枣疯病,俗称丛枝病,扫帚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一般于开花后出现明显症状。其具体症状是:(1)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2)芽不正常萌发。病株1年生发育枝上的正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叶片小而萎黄。(3)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都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4)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壮枝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凸凹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四处是绿色,果肉组织松软,不堪食用。(5)根部病变。病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枝叶细小、黄绿色,有的经强日光照射枯死呈刷状。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3.2发病规律
3.2.1病原病原为植原体。原称类菌原体,属于柔膜菌纲,植原体属,属于核糖体16SrV-B组,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多形态原核生物。植原体侵染枣树后。分布在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其次为伴胞。主要通过筛板孔。随着树体的养分运转而运转。对四环素族药物(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等)非常敏感。
3.2.2越冬场所及传播方式枣疯病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主要通过各种嫁接(如芽接、皮接、枝接、根接)和分根传染。也能通过中华拟菱纹叶蝉、橙带拟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等几种叶蝉传播。潜育期25天至1年以上。
3.2.3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1)发病与中华拟菱纹叶蝉等几种叶蝉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华拟菱纹叶蝉等几种叶蝉的发生越严重,发病就重。(2)发病与间作物品种有关。间作小麦、玉米的水浇地枣园发病率高。间作花生、红薯的旱地枣园发病率低。(3)发病与树龄大小有关。20年生的幼树发病重。50-100年生的老树发病轻。(4)发病与品种有关。(5)发病与管理水平有关。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发病重,反之发病轻。
4 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园铃枣三大病害的侵染特点和发病规律,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的、物理的、化学的防治措施。从健康栽培人手。培壮树势。提高抗病能力,配合有效的药物,进行病虫并治。
4.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加强肥水管理。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机肥料和钾肥的使用量。特别是杜绝和减少速效化肥的施用:注意适时浇水和排水,雨季要及时排除枣园积水,降低枣园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4.2合理密植及修剪
适当掌握栽植密度,做到合理密植;及时疏果,减少负载量;剪除病虫枝和枯枝,及时疏除密挤枝、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加大层间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造成阴凉透光的小气候。减少病害的发生。
4.3搞好清园工作
晚秋清扫树下落叶,枣吊,病虫烂果,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及枯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和虫卵。
4.4合理间作
枣树行间不宜间作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否则。通风透光差。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可问种花生、红薯等低秆作物。
4.5彻底挖除重病树和病根蘖,修除病枝
枣疯病病株是传病之源。枣树发病后不久即会遍及全株,失去结果能力。有必要及早彻底刨除病株,并将大根一起刨干净,以免再生病蘖。对于小疯枝应在树液向根部回流之前,阻止植原体随树体养分而运行。从大分枝基部砍断或环剥。植原体到根部下行不超过砍断或环剥部位时即可治愈。连续2-3年,可基本控制枣疯病的发生。
4.6防治虫媒
枣园附近最好不要栽植松、柏、芝麻,因为这些植物是叶蝉的越冬场所和主要寄主;清除枣园杂草,减少虫媒滋生场所:生长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乐果1000倍液等高效低毒农药喷洒树冠,以毒杀传病的叶蝉及蝽蟓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同时还能毒杀枣尺蠖和桃小食心虫等害虫。
4.7化学防治
(1)4月上中旬,枣芽萌动前对树干、枝芽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丙环多悬乳荆600-800倍液。杀死树上的越冬菌源。
(2)7月上中旬喷布1:2-3:200-250倍波尔多液,20天后再喷1次。以后可与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50%可菌丹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使用,能有效地控制枣锈病的发生和流行。
(3)7月底8月初,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农用链霉素70-140单位,毫升,50%多菌灵800倍液加土霉素140-210单位,毫升喷布。交替用药,每7-10天1次,连喷2-3次,可防治枣缩果病,枣果采收前15-20天是防治枣缩果病的关键期。
(4)对于枣疯病较轻的枣树。可用四环素族的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在发芽前锯除疯枝;在树液流动期,在病树主干上50-80厘米处,钻3-4个孔,深达木质部。塞人浸有400-500毫升医用四环素300倍液的药棉。并用塑料布包严。或者夏季在病树干四周。钻孔4个,深达木质部,插入塑料曲颈瓶,用蜡封严钻孔,每株注入含土霉素原粉1000万单位液500毫升,10小时后药液即被吸收。此法简便且药液不易流失。
相关信息
□
圆铃枣的三大瞒害及其综合防治
2011-1-21
□
柑桔潜叶蛾的综合防治
2012-9-01
□
桃潜叶蛾的综合防治
2011-1-21
□
桃树流胶病的综合防治
2010-8-29
□
杏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010-8-26
□
桃缩叶病的综合防治
2008-6-28
□
杨桃红蜘蛛的综合防治
2008-6-22
□
梨木虱的综合防治技术
2008-6-22
□
苹果苦痘病的综合防治
2008-6-22
□
果树冻害的综合防治
2008-6-21
□
桃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011-3-06
□
枇杷的习性及其栽培技术
2010-5-09
□
大花第伦桃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2010-5-09
□
金橘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2010-5-09
□
柑桔高接换种中日灼病的综合防治
2012-9-01
□
梨子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2-9-01
□
香蕉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2012-9-01
□
桃蛀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12-9-01
□
苹果蠹蛾的无公害综合防治
2012-8-31
□
桃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2011-8-2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