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我国绿化苗木生产大省,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生产规模、品种、市场、栽培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2008年,广东省花卉业生产面积为79.8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1073元,其中绿化观赏苗木产值约占总产值的35%。
尽管如此,广东绿化苗木产业整体水平仍处于一个低位,生产产品过于集中、规格混乱、产销脱节严重等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市场的供求情况如何?今后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不断深思的问题。
乡土树种前景广阔
虽然目前广东苗木行业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苗木行业仍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乡土树种是未来观赏苗木生产发展的方向,早在2004年,建设部制定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指标中就要求城市绿地的本地植物指数要达到0.7,即70%以上。”张乔松强调说,发展乡土树种大为可为。现今引进的外来树种,除了造价高昂外,还有病害,诸如加拿利海枣的红棕象甲、椰子的椰心叶甲等病虫无法根治,往往给生产苗圃及绿化用苗方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相比于外来树种,乡土树的来源更为广泛,对本地土壤、气候等适应性强,种植成本低,驯化易,且病虫害少。据了解,岭南地区可利用的植物资源近万种,其中过半的本地植物可直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