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常见灌木 >> 桧柏 >> 详情显示

侧柏沙棘混交林建设模式

2011/1/18 14:36:30

侧柏沙棘混交林建设模式1 模式适宜条件 侧柏、沙棘都是黄土高原的主要造林树种。侧柏抗寒耐旱,适应性强,能耐-35℃的低温和45℃的高温,在年均降水量200~1 600 mm,年平均气温5~-17℃的干冷及暖湿气候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在土壤含水量仅3.91%的黄土坡上仍生长正常。具有分布广、寿命长(黄陵县黄帝陵的轩辕柏已有5 000年的历史,仍枝繁叶茂)、材质好、用途广、耐瘠薄、耐盐碱等特点。沙棘的适应力更强,抗寒、抗风沙,并耐干旱和高温,在-50℃的严寒地区也可安全越冬,夏季在地面60℃的高温下也不致枯死,能在各种土壤上生长,即使在pH值达到9.5的重碱土和含盐量达1.1%的盐碱地上都能生存。由此可见,侧伯、沙棘在黄土高原广大地区都可造林。2 技术思路  侧柏造林的立地条件差,幼林生长慢,长势弱,而沙棘为非豆科的固氮树种,根生根瘤菌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营造侧伯、沙棘混交林后,不论哪种立地条件,侧柏、沙棘混交林中的侧柏的生长量都大于纯林侧柏的生长量,表现出很好的种间互助关系。这对于促进侧柏幼林生长,增强防护功能,改变生态景观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 主要技术措施  (1)整地 采用封闭式带状整地,沿等高线开挖0.8~1.2 m的水平带(阶),长度一般为20 m(根据地形可长可短),在水平方向的左右两带间保留1 m宽的植被带,以利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陡坡上采用鱼鳞坑整地。  (2)树种 侧柏、沙棘。  (3)造林技术  苗木年龄:侧柏用2年生容器苗,如裸根苗必须保持苗根湿润,醮浆造林,沙棘用1年生苗。  混交方式与比例:可采用行间混交,带状混交或块状混交。混交比例,侧柏与沙棘为5∶5或6∶4。  造林密度:侧柏和沙棘的株行距均为1.5 m×2.0 m。每667 m↑2 222株,或侧柏1.5 m×4.0 m,沙棘2.0 m×3.0 m。  造林季节与时间:一般春季造林,侧柏和沙棘可同时栽植,亦可在已栽植数年的侧柏林内补栽沙棘,或在沙棘林内栽侧柏。  抚育管理:造林后当年要对混交林进行松土除草,扩带扩穴,侧柏幼树不宜修枝,待8~10 a后再开始修枝,并只修去树干基部30~40 cm的侧枝。沙棘植后第3年可开始平茬以作薪柴用。4 模式成效评价  侧柏沙棘混交林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调查,侧柏与沙棘混交林中的侧柏较纯林中的侧柏,树高增加了59.0%,胸径增加了151.0%,单株材积增加了897.8%。与纯林相比较,混交林中侧柏叶的氮、磷含量分别提高了41.8%和4.0%,叶绿素含量提高了33.7%。侧柏、沙棘混交林的土壤侵蚀量要比纯林减少95%。5 模式典型区及适宜推广区 模式典型区在陕西永寿县渡马乡马莲滩。经过10 a的试验预测,本模式混交林生长稳定,已成为典型示范样板,适宜在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范围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