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法桐 >> 详情显示

杨桐栽培技术

2011/1/18 19:35:47

一、经济特性及市场前景

杨桐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日本居民常用杨桐作祭神品,几乎家家户户把杨桐枝条捆扎成束插放在庭堂上方供神,日本居民又把杨桐称之为神木,一般7天更换一次,消耗量很大。以6~9月消耗量最大,5月和10~12月次之,其它月份相对较少。但一年四季不间断。近几年,我省每年要向日本出口大量的杨桐,价格每束2.0元,由于杨桐野生资源有限,加上近年的出口,资源更加稀少。因此,人工栽培杨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生态学特性


杨桐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朝鲜、日本、印度、缅甸也有分布。杨桐在我省各山区均有分布,如杭州西湖山区、天目山区、浙西南诸山区、四明山区、括苍山区等。垂直分布于海拔100~1000米。杨桐喜阴湿环境,常生于青冈、木荷、苦槠等树种构成的天然常绿阔叶林下,呈零星分布,喜阴亦喜肥,在有杨桐分布的地段,一般土层较深厚,土壤腐殖丰富,因此杨桐多见于山坡下部或沟谷的冲积土地段,并且往往集中分布,数量较多,每亩可达50株左右,在山脊或山坡上部分布极少。


三、树种生长数学模型


年 龄


(年)


2


4


6


8


10


12


14


16


树 高


(米)


0.36


0.75


1.13


1.75


2.42


2.75


2.98


3.17


直 径


(厘米)





0.4


1.00


1.80


2.24


3.10


四、育苗


1.采种


11月当果实成熟时,用高枝剪剪下果枝。采回后,将果实放在竹箩内用脚或手搓去果皮,放在清水中漂洗干净,置通风室内阴干,用潮湿的清水沙分层贮藏。注意经常检查,防止霉烂变质。


2.育苗


选择排水和灌溉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圃地。冬播或春播。播种前,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细致整地做苗床。采用条播,条距20厘米,条宽6~10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播于播种沟上,薄覆一层焦泥灰或细土,盖狼衣草或稻草。每亩播种量2~3公斤。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间苗、浇灌等管理。夏天高温季节,要搭荫棚遮荫。追肥要早施,7月中旬停止使用。每亩产苗约2.5~3.0万株。


五、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


杨桐喜湿耐荫,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造林地以选择低山丘陵土壤肥沃、深厚、潮润的山坡、山谷两侧及冲积地为宜。宜选择阴坡、半阴坡造林。


2.整地方式


采用块状整地。挖定植穴,穴径50厘米、深40厘米。


3.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株行距1.0×1.5米或株行距1.5×1.5米。


4.造林季节


一般在早春,阴天或小雨天造林。


5.造林方式


宜营造混交林。可与马褂木、檫树、木荷、青冈混栽。栽植时,适当修剪去部分叶子并采取根部蘸泥浆的措施,做到随起苗随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植时用表土填在苗根四周和定植穴内,做到苗正、根舒、泥紧。


六、抚育管理


1.幼林抚育


造林后,每年除草松土1~2次,并适当施肥。


2.采收


一般造林后,第5年可采枝,前3年采枝量不能过大,以培养冠幅为主。


七、工程造林施工设计表


阔叶树造林施工设计表


单位:工/亩


密 度


整 地


栽 植


幼林抚育


合 计


1×1.5米


18


6


10


34


1.5×1.5米


14


4


10


28


说明:①块状整地,穴径50厘米,深40厘米;②造林后,头3年每年除草松土1次。


相关信息
  • 杨桐栽培技术 2011-1-18
  • 棕桐的养殖方法|棕桐的种植技术|棕桐的栽培技术 2012-4-01
  • 桢桐多次开花的栽培技术 2011-1-18
  • 琪桐在庭院中如何栽培管理? 琪桐的栽培技术 琪桐的养殖方法 2012-4-09
  • 杨桐、柃木扦插育苗技术 2010-7-09
  • 赪桐 2011-1-03
  • 火桐的介绍 2008-4-01
  • 大叶杨桐的简介 2008-4-01
  • 千年桐的简介 2008-4-01
  • 麻风桐的介绍 2008-4-01
  • 滇桐的介绍 2008-4-01
  • 莲叶桐的简介 2008-4-01
  • 英桐的资料 2008-4-01
  • 异叶海桐 2007-12-03
  • 膜叶海桐 2007-12-03
  • 光叶海桐 2007-12-03
  • 皱叶海桐 2007-12-03
  • 大叶海桐 2007-12-03
  • 窄叶海桐 2007-12-03
  • [苏州园林]桐径公园 200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