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法桐 >> 详情显示

梧桐木虱防治

2011/1/21 17:55:59

梧桐木虱
学名 Thysanogyna limbata Enderlein
别名 青桐木虱
寄主与危害:梧桐、楸树、梓树。发生期分泌白色蜡丝,布满树体、叶面,随风飘扬,形如飞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5mm,黄绿色,具褐斑,疏生细毛,头横宽,头顶裂深,额显露,颊锥短小,乳突状。复眼赤褐色,平眼橙黄色,触角细长约为头宽的3倍,褐色,基部3节的基部黄色,端部2节为黑色。前胸背板拱起,前后缘黑褐色,中胸背面有浅褐色纵纹两条,中央有一浅沟。中胸盾片具有纵纹6条,中胸小盾片淡黄色,后缘色较暗;后胸盾片处声有凸起两个,呈圆锥形。足淡黄色,跗节暗褐色,爪黑色。前翅无色透明,翅脉茶黄色。内缘室端部有一褐色斑。腹部背板浅黄色,各背板前缘饰以褐色横带。背板可见8节,腹板可见7节。雄虫体色和斑纹大致与雌虫相似,体长4-4.5mm,翅展12mm左右,腹部背板可见8节,腹板可见7节。
卵 略呈纺锤形,一端稍长,长约0.7 mm。初产时淡黄色或黄褐色,孵化前便呈淡红褐色。
若虫 共3龄,1龄体较扁,略呈长方形,淡茶褐色,半透明,薄被蜡质;触角6节,末2节色较深,体长0.4-0.6mm。2龄虫体较前者色深;触角8节,前翅芽色深,体长2.9mm左右。3龄体呈长圆筒形,色泽加深,体上附有较厚的白色蜡质物,呈灰白色,略带绿色;触角10节,翅蚜发达,透明,淡褐色。
生物学特性
每年发生2代,以卵过冬。来年4月底5月初孵化,沿枝条爬到嫩梢或叶背吸食。若虫有群集性,行动迅速,但无跳跃能力。6月上旬至下旬羽化为成虫,交配产卵。一雌可产卵50余粒,多分散产于叶背面和枝条表面。7月中旬孵化为第2代若虫,集聚于叶面吸食,并分泌白色蜡丝,潜居其中,蜡丝多时,可布满树体和叶面,随风飘扬,形似飞雪,影响叶的光合作用,使叶呈现苍白萎缩。排泄的粘液污染枝干和叶面,易招致煤病,使树势衷弱,严重时树叶早落,枝干枯死。8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出现。成虫的群集性及跳跃力极强,但飞翔力较差。8月下旬开始产卵,主要产于主枝下面近主干处,侧枝下面或表面粗糙处过冬。
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以若虫及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枝嫩干上吸食树液,破坏输导组织,尤以幼树受害最烈。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的正常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色萎缩状。分泌物中含有糖分,常招致霉菌寄生。危害严重时,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慥脆弱,易受风折。
已知天敌有:两种寄生若虫的寄生蜂及四种捕食卵和若虫的草蛉,Chryso-paeristalis属两种及绿姬蛉和深山姬蛉以及食蚜蝇Eristalis cereabis、Sytphus sp 、Clavia sp.、赤星瓢虫、姬赤星瓢虫、黄条瓢虫Clavia sp.等。其中以二种寄生蜂及二种赤星瓢虫作用最大。
防治措施
1 秋末至来年春,用65%肥皂矿物油乳稀释至8倍液喷洒于树干、枝条,消灭过冬卵。若虫期喷洒15倍液效果良好。
2 结合冬季修剪,除去多余侧枝。另外,可用石灰33斤,牛皮胶0.5斤,食盐2-3斤,配成白涂剂,涂抹树干,消灭过冬卵。
3 对郁闭度大的林分,可施放敌敌畏烟雾剂,消灭成虫和若虫,或喷洒25%蛾蚜净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4 加强苗木检疫,防止传播蔓延。
5 保护瓢虫、草蛉、食虫虻及寄生蜂等天敌。


相关信息
  • 梧桐木虱防治 2011-1-21
  • 浅析梧桐木虱的防治 2010-8-25
  • 梧桐的病虫害防治 2010-8-25
  • 梧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2012-1-05
  • 梧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2011-10-24
  • 湖北武汉-梧桐 2011-7-04
  • 梧桐炭疽病 2011-1-21
  • 野梧桐 2007-12-06
  • 梧桐花 2007-12-06
  • 梧桐科 2007-12-06
  • 梧桐的栽培 2011-6-06
  • 梧桐的培植 2008-6-28
  • 梧桐春季育苗技术 2008-6-08
  • 中国梧桐的简介 2008-4-01
  • 梧桐的栽培管理 2007-12-06
  • 海南梧桐图片 2007-12-06
  • 云南梧桐图片 2007-12-06
  • 美国梧桐图片 2007-12-06
  • 八角梧桐资料介绍 2007-12-06
  • 类梧桐资料介绍 200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