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藤壶蚧防治

2011/1/7 15:47:07

香樟藤壶蚧是为害香樟的常见虫害之一,香樟藤壶蚧学名Asterococcus muratae Kuwana 为同翅目壶蚧科害虫。它以成虫和若虫寄生在枝干上吸汁为害,导致树势衰弱,影响香樟正常生长并诱发煤污病,造成树冠变黑,大煞园林景观。
雌成虫蜡壳外形似一紫藤编制的茶壶,长4-5mm,搞3-4mm,大小变化大,红褐色,有螺旋状横环纹8-9圈和放射状白蜡纵带4—5条,纵蜡带从壶顶发出直到壶底,后方有一短小的壶嘴状突起,壶顶有红褐色若虫蜕皮壳一个。虫体倒梨形或近圆形,长3-4mm,黄褐色,腹末尖细,有长锥状尾斑2个;体膜质,背突起略呈半球形,腹面平坦或微凹,虫体包于硬质蜡壳内。卵长椭圆形,长约0.5mm,表面光滑,橙黄色,后变灰色,具纵皱纹和黑斑。初孵若虫长椭圆形,长约0.5mm,灰色,分节明显,腹末具长而大的尾瓣一对,长刚毛一对,足发达。
香樟藤壶蚧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的枝干上越冬,春季越冬雌成虫在介壳下产卵、孵化,随后爬到1-2年生的小枝上固定吸食为害,以后分泌蜡质将虫体覆盖,最后形成介壳。
防治方法
香樟藤壶蚧的最佳适期是蚧虫若虫盛孵期,如已形成蜡质介壳防效就差。因不同蚧虫的孵化盛期不同,在防治上就要根据不同蚧虫种类确定防治时间。
1.园艺防治:结合树木管理,及时剪除带虫枝叶,减少基数并创造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对新栽种的要加强虫情检查和扑杀,防止人为传播。
2.药剂防治
①用药时间:蚧虫若虫盛孵期全面用好3次药。第一次用药适期为5月10-14日(根据当地情况而定),以后隔7天再用第2、第3次药。用药阶段遇雨顺延。
②药种及方法:用40%机油杀扑500倍+10%吡虫啉1000倍+助剂杰效剂(100斤药液中加入4小包)喷雾。
③用药要求:全树喷雾,要求树干、叶子正反面均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