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袋蛾的识别与防治

2011/1/11 11:37:33

大袋蛾的识别:
大袋蛾又名大蓑蛾,俗称布袋虫,属鳞翅目,蓑蛾科。
分布与为害:国内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均有分布。该虫食性很杂,寄主植物有600多种,以蔷薇科、豆科、杨柳科、胡桃科及悬铃木科植物受害最重,是果树和城市园林植物的常见害虫之一。80年代后期,该虫曾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农田泡桐林网中暴发,并危及农作物和果树。
为害状:幼虫体外有用植物残屑和丝织而成的护囊,幼虫终生负囊生活,蚕食叶片里大孔洞和缺刻,严重时把叶食光。
形态特征:
成虫:雄成虫体长15-17毫米,前翅外缘处有4-5个长形透明斑;雌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翅、足均退化,头小呈黄褐色,腹大乳白色。
卵:椭圆形,淡黄色,长约0.9毫米。
幼虫:初龄时黄色,少斑纹,3龄时能区分雌雄。雌性老熟幼虫体长25-40毫米,粗肥,头部赤褐色,头顶有环状斑,胸部背板骨化,亚背线、气门上线附近有大型赤褐色斑,呈深褐淡黄相间的斑纹,腹部黑褐色,各节有皱纹,腹足趾钩缺环状。雄幼虫老熟时体长18-25毫米,头黄褐色,中央有一白色“八”字形纹,胸部灰黄褐色,背侧亦有2条褐色纵斑,腹部黄褐色,背面较暗,有横纹。
蛹:雌蛹体长28-32毫米,赤褐色,似蝇蛹状,头胸附器均消失,枣红色。雄蛹长18-24毫米,暗褐色,翅芽伸达第三腹节后缘,第三至第五腹节背面前缘各有 1横列小齿,尾部具2枚小臀刺。
袋囊:老熟幼虫袋囊长40-70毫米,丝质坚实,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也有少数排列零散的枝梗。
生活史及习性:我国大部分地区1年1代。有些年份,较多的幼虫9月化蛹并出现成虫,10月份第二代幼虫出现,这些低龄幼虫在越冬期全被冻死。绝大部分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过冬,越冬幼虫至翌年春季一般不再活动或稍微活动取食。在豫西大袋蛾幼虫于4月下旬至6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为化蛹盛期。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并很快交尾产卵。5月下旬到7月下旬为幼虫孵化期,6月上中旬为盛孵化期,11月以老熟幼虫在枝上封囊过冬。
成虫羽化多在下午和晚上。雄蛾羽化前蛹体向袋囊排粪孔蠕动,当头胸露出袋囊后,雄蛾脱出蛹壳,稍事停息,待翅硬后至黄昏飞去。雌成虫羽化时,蛹体从头部至胸、腹部等五节背面纵裂,头胸部伸出蛹壳外,同时后胸脱下绒毛充塞于袋囊排粪孔外,这是识别雌成虫羽化化的标志。雄蛾于黄昏后,当光照强度60lx时开始飞翔寻觅雌囊蛾交尾,雄蛾于黄昏后当晚即可交尾,雌成虫则多在羽化后 1-2天后进行。交后前雌成虫将头胸伸出袋囊外释放性信息素。从扫描电镜观察到大袋蛾雌成虫胸部背板上布满了“火山口”状的腺孔,向外可以释放性信息素。以中胸最多,头部和腹部第一、二节上也有少数。雄蛾受到招引后迅速飞去,绕袋婚飞数圈后停留在雌虫袋囊上,急剧地煽动双翅。此时雌成虫头胸缩回袋中,雄蛾将腹末伸长塞入雌虫袋囊排粪孔,从雌成虫腹面与蛹壳间插入进行交尾,历时长短不一。雌成虫产卵于蛹壳内聚集成堆,卵堆上由虫体黄绒毛覆盖,虫体萎缩而死。雌成虫产卵量在数百粒至3000多粒不等。
幼虫孵出时间以14-15时最盛。小幼虫先将卵壳吃掉,滞留在蛹壳内2天左右。多在晴天中午爬出母袋,吐丝下垂,以头胸伏于枝干上腹部竖起靠胸足爬行。在枝叶上活动10-15分钟后,吐丝围绕中后胸缀成丝环,继之不停地咬取叶屑粘于丝上形成圆圈并不断扩大,遮蔽虫体,幼虫再在袋内转身于袋壁上吐丝加固,形成圆锥形袋囊,历时85-120分钟。随着虫体增长,袋囊亦不断增大,并以大型碎叶片或短枝梗零乱地缀贴于袋囊外。扩建时幼虫常将袋壁丝质咬开撕松增大体积,然后吐丝缀叶增大加厚。
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末期,大蓑蛾曾在豫西猖獗危害,但到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已被寄生蝇为主的天敌完全控制。据报道,大蓑蛾有如下几种天敌:横带截尾寄蝇,家蚕追寄蝇,简须追寄蝇盈。伞裙追寄蝇、红尾追寄蝇、蓑蛾瘤姬蜂,核型多角体病毒,大袋蛾杆状病毒,白僵菌,灰喜鹊,白脸山雀,重寄生蜂有黑青小蜂,寄生在寄蝇幼虫和蛹中。

大袋蛾的防治:
1.人工摘袋囊:冬季阔叶树和果树落叶后可见到树冠上袋蛾的袋囊,尤其是大袋蛾的袋囊十分明显,可采用人工摘除,把袋蛾幼虫饲养家禽。
2.冬季注意林果苗木上摘除虫囊,可以控制该虫传入新区。
3.化学防治:7月上旬喷施90%敌百虫晶体水溶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OO-15O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5000-10000倍液防治大袋蛾低龄幼虫。
4.生物防治:寄蝇寄生率高,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喷洒苏云金杆菌1-2亿孢子/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