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花卉养殖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牡丹栽培与繁殖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1/1/18 19:35:00
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又叫富贵花、木芍药、谷雨花等,芍药科芍药属落叶灌木或亚灌木。牡丹是我国原产的传统名花,其根皮入药,称“丹皮”。在民间,它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人们把它看作富贵、吉祥、美好的象征,非常喜欢它。随着科技的发展,牡丹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得以解决,其将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现将其栽培历史与分布、品种与分类、生态习性及栽培管理、繁殖方法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总结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1栽培历史与分布
魏朝和东汉早期就有牡丹治病的处方,至今约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南北朝时牡丹开始作为观赏植物栽培,隋代已有多个品种。唐朝时,牡丹的观赏栽培除了在长安城的皇宫御苑和达官贵人的花园外,扩展到洛阳、杭州及东北牡丹江一带,甚是繁盛。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移至洛阳,栽培和观赏已成为民间风尚。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1034年)是世界上第1部牡丹专著,其后有陆游、张邦基等牡丹专著问世。元代时,牡丹发展处于低潮,到明代,其栽培中心移到安徽亳州,清代又移至曹州(菏泽),又有余鹏年《曹州牡丹谱》(1792年)等专著问世。明清两代北京牡丹栽培也渐繁。中国牡丹在唐代就已经传至日本,17世纪中叶传至欧州,20世纪传至美国。从此各国用中国牡丹和紫、黄牡丹杂交,培育出了一批色彩和性状优异的新品种。我国的牡丹主要分布在陕、甘、豫、晋等省海拔800~2100m的高山地带,立地条件多为阴坡或半阴坡,生长在腐殖质层较厚的林缘或灌木丛中。栽培种遍及全国,以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最为著名,甘肃临洮、陕西西安、浙江杭州、安徽亳州与铜陵等地也享有盛名。
2品种与分类
2.1品种
据统计,世界牡丹品种有1000个以上,我国有600个以上,其变种有矮牡丹、紫牡丹、黄牡丹。
2.2二元分类法
牡丹专家周家琪和李嘉珏提出了牡丹芍药品种的二元分类系统,即2系7群6亚群2类14型。二系中的牡丹系有7个品种群,6个亚群,2种花瓣类型,14种花型。
2.2.1牡丹系7个品种群和6个亚群。①中国中原牡丹品种群:以矮牡丹血统为主,兼有紫斑牡丹、杨山牡丹血统,下有延安、保康牡丹亚群。②中国西北牡丹品种群:主要是由紫斑牡丹演化而来。③中国江南牡丹品种群:该品种群主要由杨山牡丹形成的品种及其与中原牡丹杂交或中原牡丹南移后驯化形成的品种系列组成。其中将凤丹品种系列划为1个亚群。④中国西南牡丹品种群:该品种群是中原牡丹西移、西北牡丹南移并与当地牡丹相互杂交的产物,分为天彭、丽江牡丹2个亚群。⑤欧州牡丹品种群。⑥美国牡丹品种群。⑦日本牡丹品种群,寒牡丹亚群。
2.2.2牡丹系2种花瓣类型和14种花型。牡丹系花瓣类型分为千层类、楼子类;花型分为单瓣、荷花、菊花、蔷薇、金蕊、金心、托桂、金环、皇冠、绣球、初生台阁、彩瓣台阁、分层台阁、球花台阁等14种。
2.3其他分类法
牡丹按株型可分为直立型、开张型、半开张型;按分枝习性可分为单枝型和丛枝型;按花色可分为黄、绿、紫、黑、白、粉、蓝和复色;按花期可分为早花、中花、秋冬和晚花品种。
3生态习性与栽培管理
3.1生态习性
牡丹喜凉厌热,较耐寒,但不能低于-20℃;喜向阳,怕酷暑,最高不超过40℃;喜干燥,惧烈风、水渍;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忌黏重土壤。混合花芽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分化,9月初形成。新生植株4~5年后始开花。江淮地区一般2~3月萌芽、展叶,4月上旬开花,9月至10月底落叶、休眠,一年生枝叶腋有芽的部分木质化,上部无芽部分秋冬枯死,花芽需一定低温才能正常开花。
3.2栽培管理
3.2.1栽植。牡丹应选择光照充分、排水好、肥沃、干燥砂壤地进行栽培,一般在寒露前后结合分株,待伤口阴干后栽植,栽后浇1次水。
3.2.2肥水管理。植株生长时,正常雨水年份,除萌芽前后、开花前后和越冬前浇足水外,一般无需浇水;雨季注意排水。牡丹喜肥,施用腐熟的饼肥、禽畜肥、有机堆肥等最好。一般1年内需施肥3次,分别在早春萌芽后、谢花后和入冬前,分别称为花肥、芽肥和冬肥。花肥、芽肥以速效肥为主;冬肥是最重要的,要施足,以长效肥为主。3.2.3植株管理。牡丹干性较弱,一般为丛状树形,单株留5~9个主枝,每年从基部发出的萌蘖,如不作主枝或更新枝,应除去。成龄植株在11月左右剪去病虫枝、衰老枝、枯枝、徒长枝,缩剪枝条1/3~1/2,并疏蕾,每枝留1~2个花芽。此外,牡丹的病虫害防治好坏对植株的正常生长影响较大,其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锈病、炭疽病、菌核病、紫纹羽病等,虫害有根瘤线虫、蝼蛄等,要及时进行人工和药物防治。另外,为了满足一定时间的特殊需要,可采用促成和抑制栽培技术,使牡丹在当年提前或延迟开花。该技术主要是对适宜植株调控温度、湿度、光照或利用外源激素等来控制植株开花。
4繁殖方法
4.1分株
一般在寒露前后,选择四至五年生健壮母株,掘出后,放在阴凉处2~3d,根变软后,从根颈处分开。若无萌蘖枝,保留枝干上潜伏芽或枝条下部的1~2个腋芽,剪去上部;若有2~3个萌蘖枝,在根颈上部留5cm左右然后剪去,用1%硫酸铜或400倍多菌灵浸泡伤口,壅土栽植越冬。
4.2嫁接
自处暑至寒露均可嫁接,以白露(9月8日左右)为最佳时令。砧木常用芍药根或牡丹根。
4.3播种
常用于药用牡丹、培育实生砧木苗和新品种选育。牡丹种皮硬,可用温水浸种一昼夜或用95%酒精浸泡30min,促进种子萌发。一般情况下即采即播,于9月上旬左右播籽,播深4~6cm,培土厚10~15cm,翌年春平土。
4.4扦插、压条
春秋季,用萌蘖枝作插穗,用萘乙酸处理后扦插;牡丹开花后,选择健壮枝条,在枝条的新老交界处刻伤后,压入土中,翌年秋与母株分离。
4.5组培
用牡丹的花药、种子的胚和上胚轴、茎尖、叶柄等外植体在培养液中培养。
5牡丹的园林应用形式
5.1专类牡丹园
专类牡丹园是牡丹在园林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它以牡丹观赏或生产为主题,牡丹品种多,数量大,最能体现牡丹丰富多彩的的品种和开花时的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蔚为壮观的景象。专类园中牡丹的布置形式可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2种。
5.1.1规则式布置。规则式布置的牡丹园多见于以牡丹生产或者生产兼观赏为主体,或者品种资源收集保存为目的的专类园。在这些园子里,牡丹按照相同的株行距整齐地栽植于规则的地块内,按品种归类,同一品种、规格的牡丹集中连片,不与其他植物、山石相结合。比较典型的代表性牡丹园有洛阳国家牡丹园、甘肃兰州的和平牡丹园、安徽铜陵新桥牡丹园等。
5.1.2自然式布置。自然式布置是指结合地形的变化,把牡丹与其他花草树木相结合,与山石、建筑等园林小品配置一处,达到峰回路转、步移景异的目的。采用自然式布置的牡丹园可以通过地形变化及植物配置为牡丹创造最佳生长环境并产生“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效果。能更好地把牡丹融入园林景观,使人们于游览、休憩的过程中欣赏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这类园子面积可大可小,但都以牡丹为主体,在进行牡丹与其他植物及小品的规划、配置时,要充分考虑牡丹与各类植物、建筑的相互关系,以取得最佳观赏效果为目的。
(1)牡丹与植物。牡丹属落叶小灌木,每年4月开花,花期持续15~20d,10月落叶。整体花期集中,枯黄期长,大面积的栽植会造成开花过后不良的景观效果。然而植物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与牡丹的合理配置,能有效地改善花后景观。能与牡丹相配置的植物种类很多,可以在牡丹栽植区外围进行乔灌结合组团栽植,也可以在牡丹地中间欲留空地组团栽植,还可以用一种或几种植物把牡丹分割成不同的色系或品种等。不论何种形式的配置都应以牡丹观赏为中心,创造优美景观为目的。在牡丹地周围作为背景衬托的植物有合欢、栾树、雪松、棕榈、樱花、海棠、马褂木等。在牡丹地中间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选择一些常绿乔木、落叶小乔木及花灌木,如桂花、樱花、白玉兰、花石榴等,最好不要种植高大的乔木。作为牡丹品种或色系的分割带应选择低矮的花灌木或地被植物,或者主干高度在2.0m以上的乔木,以不遮挡牡丹观赏为目的。常用的有白玉兰、棕榈、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白三叶等。
(2)牡丹与建筑。有些地方为了体现牡丹文化及历史故事,在造园时建有相关的小品、广场等,如花王花后广场、二乔亭。在这些建筑周围要设置一定的牡丹栽植区,选择种植相应的牡丹品种,以突出建筑的主题,体现建筑的含义。
(3)牡丹与地形。自然式布置的牡丹园通常设置有地形的起伏变化,以造就美好的自然景观,在进行牡丹种植规划时,一定要考虑到牡丹的生态习性。栽植区要选择在地势高、排水良好的高燥处;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可配置一些耐水湿的其他植物。在假山上种植牡丹时,要选择阳坡、阳光充足处。适当地遮荫有利于牡丹的生长,但不可把牡丹植于密林下。(4)牡丹品种的选择与搭配。在以观赏为主的牡丹园内,应选择花色鲜艳、花量大、观赏效果好的牡丹品种。在面积、地域许可的条件下,形成色块种植,也就是说,一个品种要有相当的数量并集中栽植,形成花团锦簇的壮观景象。这样色块种植不要求品种多,但一定要开花效果好、花朵直上、花头挺立、花色鲜艳。
5.2公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区内的牡丹观赏园
位于游览区内的牡丹园一般面积不是很大,牡丹不作为主体贯穿整个园子,只是作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属于园中园。因此,牡丹的栽植面积可大可小、数量可多可少,根据总体规划来确定。此种应用形式在园林上被广泛采用。牡丹的布置形式有规则式、自然式、花台式等多种形式。
5.2.1规则式应用。它是指把牡丹栽植区规划成规则的地块,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扇形、圆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规则的花坛、花台。牡丹在这些规则地块内按统一的株行距整齐栽植。这类牡丹栽植区内都设置有方便的游览小路,人们能够置身牡丹丛中仔细欣赏不同花色品种的牡丹花。因此,在进行牡丹种植时,一定要做好牡丹品种的选择及配置。牡丹栽植区面积小,各个品种的数量也不会很多,在进行牡丹品种的配置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花色、花期、株型等生物学特征。在进行色系配置时,要根据牡丹区的总体规划及单个品种的数量,同一色系集中栽植,或者按地形规划成不同的形状搭配栽植。在进行牡丹品种配置时株型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四面观的花坛里,高大型牡丹应栽在中间,低矮型栽在外围,呈中间向外围逐渐变低的观赏面。在单面观的花坛里,高大型牡丹应栽在后面,呈从后向前逐渐变低的观赏面。在进行品种配置时,还要兼顾早中晚花期品种相互搭配。
5.2.2自然式应用。自然式在园中园的应用与专类园中的应用基本一致,只是规模大小不同,在公园或植物园内的牡丹园更趋于小巧玲珑,牡丹的选择在品种上、株型上要精品化,特别是独立观赏点或重要地段。如路口、假山、景石旁边等,一定要选择株型高大、生长势强、开花量大的品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2.3花台式应用。花台的设置是牡丹在园林中的另一种应用形式。花台的设置与否主要考虑植物是否需要或者用于陪衬建筑物。牡丹喜干燥,怕积水,如果种植地点低洼潮湿,就要设置花台。花台一方面提供牡丹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栽植地势提高,更接近游人视线,给人以亲切而深刻的印象。修建花台要以实用经济、建筑风格及牡丹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协调一致。花台内牡丹的种植可以是规则式,也可以是自然式。
5.3道路、街心花园、庭院的应用
牡丹应用于道路、街头绿地的绿化,是一种最佳的绿化方式之一,可形成独特的春季景观,在城市主干道的分车带内、街道两侧绿化带内、街心花园的路旁,以不同品种相配形成连续有变化的景观,也可与雪松、紫薇、海棠、腊梅等配置一起,达到四季有花红叶绿的效果。作为街道、道路绿化应用时,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生命力强、抗性强、花色鲜艳、花量大的几个代表性品种。牡丹在庭院的应用多见于农家小院或厂矿、学校院内,以孤植、对植、丛植等形式出现,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
相关信息
□
牡丹栽培与繁殖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1-1-18
□
泥炭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2-2-12
□
紫花地丁的栽培技术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1-1-19
□
雏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7-7-24
□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0-12-15
□
野花组合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9-12-31
□
柳叶马鞭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20-2-15
□
牡丹在传统插花中的应用
2011-1-04
□
水晶泥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
2011-1-04
□
臭氧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2010-12-15
□
球根花卉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2011-8-22
□
云杉的栽培知识和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
2012-3-16
□
竹子在园林绿化中应用
2011-2-22
□
香樟在淮北平原区园林绿化的应用及其养护技术
2020-2-02
□
矮化技术在阳台花卉栽培中的应用
2011-1-24
□
除草剂在苗圃中的应用
2011-8-22
□
藤本植物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
2010-12-15
□
松竹草的繁殖栽培及其应用
2011-6-01
□
牡丹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2010-5-09
□
关于“醋”在兰花栽培使用中的得与失
2010-12-1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