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草白粉病防治

2011/1/20 15:38:38

风铃草白粉病是风铃草常见病害之一。以20~24℃、空气干燥时发病最重。病菌粉孢以子囊果在受害组织上越冬,翌年子囊果开裂,散出子囊孢子借风传播,在温和、干燥天气下发病重。
症状:
风铃草白粉病主要在风铃草叶片、嫩梢上布满白色粉层,白粉是病原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发病严重肘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外卷曲,叶片枯-死早落,嫩梢向下弯曲或枯死。
防治方法:
1.及时清扫落叶残体并烧毁。不能用带有白粉病菌的床土培育容易感染白粉病的秧苗。不用有白粉病的母株扦插、分株。避免适合白粉病菌生长的最适湿度持续时间过长。
2.发病初期用下列可湿粉药剂防治:25%粉锈宁2000倍液,或45%敌唑铜2500-30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刚发生时,也可用小苏打500倍液,隔3天一次,连喷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