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车菊菌核病防治

2011/1/20 15:41:32

矢车菊菌核病是矢车菊的主要病害。常导致矢车菊病株茎、叶萎蔫枯死,感病严重时,部分枝条或整株枯死。影响观赏。
症状:
矢车菊菌核病病害多从茎基部发生,使茎杆腐烂。发病初期,感病部位呈现水渍状软腐、褐色,高温情况下,逐渐向茎和叶柄处蔓延。发病后期,病斑变为灰白色,其上生出白色絮状物,为病原菌的菌丝体。有时还可见到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病原:
矢车菊菌核病病原为核盘菌属真菌(SclerotinialiberitanaFuck.),隶属于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
发病规律:
矢车菊菌核病病原菌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侵染危害。该病通过病株与健康株间的接触和土壤内菌丝体的生长蔓延传播。前茬种植十字花科作物时发病严重。雨季发病严重。连作地土壤内菌核数量多发病亦重。土壤干燥、排水好地发病轻。植株间通透性好发病亦轻。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种植。株行距不宜过密,以便通风透光。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②发现病株及时清除,避免菌核落于土中,病残组织应及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液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植株中、下部和地面,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