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矮化病防治

2011/1/20 19:43:38

菊花矮化病为类病毒病害,由菊花矮化类病毒(ChrysanthemumstuntPospiviroid,CSVd)引起。
[流行情况]
此类病毒在有病植株内越冬。根据报道,病残体是一种侵染来源。传播途径较多:在修剪、取条、采花、装箱等过程中由手和工具传播;也可以通过汁液、菟丝子等传播。潜育期3~4个月。
[症状]
该病为全株性病害,植株矮化明显,花少、花小或不能开花,完全丧失商品价值。该病在不同的菊花品种上症状表现不一。常见的症状为叶色苍白,新叶有些直立生长;成株矮,只及健株的1/2~1/3高;花少、花小或不开花,或提前开花;有的腋芽抽枝,节间短,叶片重叠在一起;有的只表现为植株矮化;有的叶片小,畸形等。



[诊断]
1、症状观察。
2、实验室制临时玻片镜检。
[预防方法]
1、从健康植株上采条繁殖育苗。
2、种子不带毒可繁育实生苗作母本。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可参考预防方法防止病害发生,同时在种植中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销毁。